美國制裁中興事件後,阿里達摩院正自研AI晶片

美國製裁中興事件後,阿里達摩院正自研AI芯片

看點:阿里不僅在2016年已成中天微最大股東,智東西還獨家獲悉,阿里在近日猛砸50億元收購了全球第二大Wi-Fi芯片公司。

美國製裁中興事件後,阿里達摩院正自研AI芯片

智東西4月20日上午剛剛得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全資收購號稱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微),收購金額暫未透露。

而事實上,除了阿里收購中天微消息外,智東西在一週前就已經從產業鏈獨家獲悉,阿里巴巴已經以50億控股物聯網芯片公司樂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這是全球第二大WiFi芯片商,以其低功耗的 Wi-Fi 芯片和藍牙芯片知名全球。

“美國製裁中興事件”本週出現後,仍在持續發酵,牛鬼蛇神齊出沒,後續阿里成為這波熱點中的另一個關注對象,過去幾年在芯片方面的佈局也開始浮出水面,民族芯片產業要振興不假,但這招買買買的組合拳更像是提前圈地搶地盤,下一個誰出手?

美國製裁中興事件後,阿里達摩院正自研AI芯片

杭州中天微:阿里在2016年已成最大股東

中天微擁有針對各種嵌入式應用場景的CPU業務線,目前開發了7款嵌入式CPU,覆蓋高中低嵌入式應用,能夠以ing用語物聯網、數字音視頻、信息安全、網絡和通信、工業控制、以及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

在這項收購之前,中天微還與阿里巴巴集團進行過深度合作。2015年,阿里巴巴宣佈與杭州中天微合作,面向物聯網各細分領域開發雲芯片(Yun on Chip)架構,2016年1月,阿里就入股中天微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但是具體的融資金額並未被披露。

美國製裁中興事件後,阿里達摩院正自研AI芯片

獨家爆料:阿里50億收購WiFi芯片商樂鑫

除了中天微的消息外,在一週前,從智東西深入北京、深圳等產業鏈後,經過多方探訪獨家獲悉,阿里近期50億控股物聯網芯片商樂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智東西向物聯網產業鏈多位人士求證,均獲得肯定的答案。

樂鑫成立於 2008 年,總部位於中國上海,在大中華地區、印度和歐洲都設立了子公司。這是一家研發設計低功耗的 Wi-Fi 芯片和藍牙芯片的廠商,尤其是其WiFi芯片憑藉較低的價格而廣受歡迎,據瞭解樂鑫可謂稱為全球第二大WiFi芯片廠商。

2017年12月,樂鑫宣佈,其旗下物聯網芯片累計出貨量突破一億大關。樂鑫在 2014 年成功推出第一款物聯網芯片 ESP8266EX 後再次憑藉旗艦芯片 ESP32 創造佳績,其物聯網芯片累計出貨已達到一億片。此外,樂鑫還在去年宣佈與小米合作共同打造全球最大智能硬件 IoT 平臺。

阿里雲近期剛剛宣佈進軍物聯網領域,把物聯網看做是繼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後的第五主賽道。阿里雲總裁胡曉明當時就表示,阿里雲計劃在未來5年內連接100億臺設備。

而物聯網設備的一個關鍵就是聯網化,就要用到WiFi芯片。智東西從產業鏈獲悉,僅僅是亞馬遜周邊的WiFi插座、WiFi開關燈設備的出貨量在過去一年就超3000萬,而這背後是連接類設備對WiFi芯片的大量需求。隨著國內智能家居、物聯網產業的發展,WiFi芯片的需求將迎來井噴。

阿里憑藉對樂鑫的收購,便有能力面向物聯網領域提供雲服務和物聯網芯片、WiFi芯片,正在構建一盤物聯網的大旗。

中興危機,引來芯片行業震盪

最近一週來,芯片行業的震盪幅度簡直前所未有。

事情要追溯到幾天之前。自從前幾天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佈,由於中興違反了美國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的制裁條款,因此制裁未來7年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從此開始,芯片市場就進入了一波接一波的動盪當中。中國企業芯片自主研發能力薄弱,許多關鍵技術關鍵產品受制於人的“缺芯”問題被推倒了聚光燈下。

而就在昨天,阿里巴巴達摩院表示,其正研發一款神經網絡芯片Ali-NPU,該芯片將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inference)計算。

阿里達摩院研究員驕暘介紹,Ali-NPU基於阿里機器智能技術實驗室等團隊在AI領域積累的大量算法模型優勢,根據AI算法模型設計微結構以及指令集,以小成本實現大量的AI模型算法運算。按照設計,該芯片的性價比將是目前同類產品的40倍。

同樣在這幾天裡,根據知情人士消息,近日處在輿論風口浪尖的Facebook也正在組建一個團隊來設計自己的芯片業務,以降低對英特爾、高通等芯片製造商的依賴。

根據Facebook網站上的招聘信息顯示,這家社交媒體公司正在聘請專人建立一個“端對端SoC/ASIC,固件和驅動程序開發組織”。這表明,這項工作還處於初級階段。不過早在2017年10月時,Facebook就已經被報道出正在和英特爾Nervana合作開發AI芯片的消息。

阿里巴巴的AI芯片夢

在BAT三大巨頭當中,阿里算是在芯片、AI芯片等話題上投入最多的一項,不僅一直以來都在加碼AI和AI芯片,在投資領域也持續動作不斷。

除了2016年1月入股中天微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之外,近兩年來阿里在AI及AI芯片方面的投資還包括:寒武紀、曠視科技、思必馳、小i機器人等等,其中涉及AI在細分垂直領域的諸多應用,包括區塊鏈、邊緣計算、新型存儲、量子計算等。

2016年11月,阿里與騰訊一起參與領投了可編程芯片公司Barefoot Networks的2300萬美元C輪融資。

2017年8月,阿里投資了AI芯片公司寒武紀的近1億美元A輪融資,寒武紀也因為麒麟970而被稱為全球第一個成功流片並擁有成熟產品的AI芯片公司。

2017年11月,阿里集團內的資金又領投了另一家AI芯片公司耐能,相關數據顯示,它所需體積可以縮小至主流神經網絡芯片的1/40。

美國製裁中興事件後,阿里達摩院正自研AI芯片

結語:芯片市場戰火紛飛 大老玩家齊齊上陣

近年來,我國芯片自給率不斷提升。但在很多領域,國產芯片還有較大差距。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進口芯片金額高達2300億美元,花費幾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缺芯少魂”的問題,再次嚴峻地擺在人們面前。

不過,AI芯片的崛起,為中國長久以來只能埋頭追趕的芯片行業打開了一扇新大門。國家對於人工智能及AI芯片的重視程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據《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指出,我國已經將神經網絡芯片(AI芯片)提到了三大核心技術之一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