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本文來源 :智東西 【ID:zhidxcom】作者 Kiva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看點:16個月,5次出拳,解開華為手機全面AI化的套路和玩法。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從2017年開始,AI技術已逐漸落地到終端應用,而作為與人們“形影不離”的消費類電子產品,手機無異成為AI在終端側爭奪的焦點。全球手機三大巨頭三星、蘋果、華為都在全速進軍手機AI。就在剛剛過去的4個月裡,國產手機四大巨頭華為、OPPO、vivo和小米都悉數交上了主打AI功能的旗艦機,這也預示著手機行業的AI大戰已經正式開始。

目前看來,華為在手機終端AI佈局相對完善,已經形成了一套以芯片為基礎、HiAI平臺為核心、貫穿終端、芯片、雲、生態的完整行業打法。然而,華為這一整套行業打法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斷累積AI技術、在硬件、軟件以及生態上打好基礎,並以五款旗艦機探索AI功能和市場逐步形成的。

從2012年建立華為2012實驗室研發AI技術,到2016年末推出第一代AI夢想機榮耀Magic,華為率先開啟了AI手機的探索模式。隨著2017年華為推出自有手機SoC芯片,並將其搭載在華為Mate10上,使手機終端計算力實現了大幅度的進階 。之後,榮耀V10的推出使華為的AI應用呈現快速增長,同時這也是國產手機首次將AI能力下放到中端機型中。進入2018年,兩款AI旗艦機華為P20、榮耀10的推出,正式確立了華為AI生態閉環的全面形成。從2016年12月榮耀Magic的推出到2018年華為P20、榮耀10的推出,華為經歷了整整16個月的時間。

華為五款AI手機在不斷升級優化的同時,也折射出了華為AI能力的快速完善和進步。那麼這16個月內通過2款品牌以及五款手機,華為是如何步步為營,將AI手機從萌芽狀態逐步鋪成從雲到端的全線AI生態的呢?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全軟件定義AI夢想機:榮耀Magic

2016年是人工智能基礎技術迅速發展的一年,大數據、雲計算、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感知交互技術日漸成熟,但AI在終端設備上的應用尚未正式開啟。

就在這一年年尾,華為旗下手機品牌榮耀將華為2012實驗室研發的人工智能引擎Magic Live,首次在手機終端進行嘗試,並推出了一款以全軟件定義的AI手機榮耀Magic,而這款手機的推出也標誌著通過軟件實現對AI功能的設想已基本形成。

據榮耀總裁趙明的介紹,榮耀Magic的設計初衷是一款面向未來的手機,其外觀設計即便在今天看來也是非常超前的:八曲面的設計(即正面四邊和背面四邊都是曲面)、厚度只有2.8mm、材料則是3D弧面玻璃加航空級金屬中框。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採用八曲面的設計的榮耀Magic

說榮耀Magic是全軟件定義AI夢想機,原因是這款手機首次搭載了華為2012實驗室的人工智能引擎Magic Live,並第一次在手機上實現了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眼球追蹤、抬手亮屏等AI功能。

榮耀Magic的攝像頭採用的是前後雙攝,前置攝像頭中的紅外相機搭配眼球追蹤技術,使Magic可以識別用戶意圖。比如當用戶拿起手機,只需看一眼屏幕就可實現自動亮屏,而當眼神遊離時,Magic將實現自動鎖屏。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Magic Live人工智能系統的引入,也為榮耀Magic添加了聽歌識曲、掃碼識別、附近生活服務推薦等功能。在Magic Auto的駕駛場景功能中,系統還能為用戶提供接打電話、導航定位以及播放音樂等多項體驗。此外,這款手機還有Magic Play投屏功能、 Magic Link文件傳輸功能等多項方便用戶日常生活的功能設置。

不過在今天看來,這款手機的AI功能還特別基礎,畢竟Magic是款全軟件定義的AI手機,沒有AI終端芯片加持。因此,許多AI軟件功能很難在手機終端實現。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算力的劃時代進階:華為Mate10

隨著深度學習算法對數據量的需求加大,AI技術開始了在提供計算力的芯片上開啟了探索。2017年9月華為自研出手機SoC芯片,內置專用於神經網絡計算的NPU模塊,為安卓機實現終端AI計算能力提供了硬件基礎。

隨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華為就推出了搭載了這一芯片的安卓機華為Mate10,作為華為第一款具有專用AI芯片加持的人工智能手機,這款手機主打視覺、語音、語言三大AI體驗。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右為Mate10 左為Mate10 Pro

在視覺AI方面,對於目前手機廠商都在主打的AI拍照功能,Mate 10也提供AI美顏功能和AI場景識別等功能。通過人臉識別技術,Mate 10可自動檢測人臉並進行美顏。經過了1億張照片的訓練,Mate 10能夠智能識別13種場景和物體,同時還能根據屬性自動調整相機參數、主動去糊。

語音AI方面,Mate 10將語音助手“小E”也進行了AI功能升級,使小E更加智能,可以做到熄屏喚醒、自定義喚醒詞,並通過不斷學習用戶習慣和場景分析,為用戶提供定製個性化服務並在手機的負一屏顯示。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Mate 10系列的拍照翻譯功能

在語言AI方面,Mate 10還提供了自動回覆及情緒識別功能,通過文本實體提取、情緒識別、智能自動回覆等功能。比如當你在聊天中輸入文字“復仇者聯盟3”,Mate 10就能自動推薦觀影信息。同時,Mate 10搭載了微軟定製的AI驅動語音翻譯系統,通過NPU加速實現實時文字交互翻譯和識圖翻譯,比傳統翻譯快了300%,能夠支持50國語言。

除了三項主打的AI功能為,Mate 10還具有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實現了AI降噪,將車噪場景下的語音識別率從80%提升到92%。

此外,還有一個特殊的AI應用,即通過分析本地數據,理解用戶個人習慣,在保證用戶體驗不被影響的情況下,關閉後臺一些無效應用。

具有了AI芯片作為計算力的硬件支撐,Mate10用戶帶了來更“快”的體驗,也預示著更加多樣化的AI功能將在手機終端遍地花開。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快速生長的AI應用:榮耀V10

手機作為佔據用戶日常時間最長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其硬件性能只是提供服務的基礎,而各種原生應用體驗、APP應用等服務性軟件,才是豐富用戶體驗的關鍵。

然而,AI從硬件基礎到APP應用之間還需要眾多軟件級與系統級的優化,以芯片為基礎實現手機端AI應用開發還將涉及到芯片底層架構兼容的要求。因此,在華為將AI芯片植入到手機終端後,軟件工程部門在硬件基礎上進行了上層資源的開發,為第三方開發者提供各種應用接口,豐富終端上的AI應用體驗。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極光藍色的榮耀V10

在這個時期,華為推出了中端旗艦機榮耀V10。榮耀V10可以說是華為第一次把硬件AI能力下放到中端機型中,同時也添加了更多的AI應用。比如,與iPhone X的Animoji功能類似的3D人臉表情捕捉+3D動畫表情重建功能,下圖展示的就是這一功能的演示,左邊的動畫大熊貓與畫面右邊的Animoji一樣,可跟著人的表情進行變化。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在人機交互模式上,榮耀V10機保持了前置指紋識別功能,不過與Magic按鍵式的Home鍵不同的是,V10將指紋識別模組直接貼合在玻璃面板上,而這一設計被容易總裁趙明稱為“金鑲玉”設計。

榮耀V10不僅支持前置指紋解鎖,同時也支持人臉識別解鎖、抬手亮屏、與iPhone X一樣支持防閉眼解鎖、並且有智能限制鎖屏功能。此外,躺下玩手機的時候,V10可以跟蹤你的目光,讓屏幕不會自動旋轉或者息屏。而支持人臉識別的硬件模塊是深度攝像頭,也使得V10能夠做到3D人臉建模+人臉識別,精度達到亞毫米級、人臉識別400ms解鎖。

此外,與Mate 10相類似,榮耀V10還擁有AI美顏、AI場景識別、AI語音助手、AI隨性翻譯等功能,並且支持天際通、華為錢包、華為閱讀、Party模式等多項場景服務。

榮耀V10的推出,已經能夠清晰地看出華為在終端AI上的持續發力,無論是主打高端商務的Mate系列,還是主打年輕時尚的榮耀系列,華為正將AI軟硬能力全面下放到自家的手機產線上。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AI 生態閉環全面形成:華為P20、榮耀10

2018年手機行業的AI爭奪戰全面展開,僅在3、4兩個月的時間裡,vivo x21、小米MIX 2S、OPPO R15 、華為P20以及榮耀10相繼推出,至此國產四大手機品牌已經全部推出了AI功能旗艦機,手機AI功能的技術壁壘已經下移,終端AI能力競賽進入了下半場——AI生態全面比拼。

在上個月舉行的榮耀10發佈會上,華為正式提出了AI2.0的概念,並前後腳發佈了華為P20和榮耀10兩款新旗艦機,可看作是華為AI2.0時代的典型代表。據華為榮耀總裁趙明介紹說,AI2.0的概念主要體現在AI平臺建設和軟件應用上的健全,具體來說,華為手機AI 2.0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獨立NPU AI芯片、AI攝影、AI自拍和AI應用生態。

華為P20和榮耀10都繼續採用具有獨立NPU模塊的自研手機芯片。在這一AI硬件的加持下,手機的功能也更加高效。比如P20自帶的摳圖功能,可以更準確地進行動態視頻摳圖,比使用Prisma更快。同時,在使用AI版的WPS Office時,手機還可以識別文檔,進行自動校正,一鍵生成PPT等。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採用激光鍍膜玻璃材質的幻影藍色版榮耀10

榮耀10在AI 2.0拍照方面的升級還表現在,在拍照界面加入了一個AI標誌,拍照時可以對圖像進行語義分割、分區調優。在人像拍照方面則可以做到精準虛化、智能構圖、自然美顏、包括柔光、蝴蝶光、經典光等多種光效的3D人像光效。對於手機廠商都在主打的AI自拍方面,榮耀10也進行了優化,可以實現像素聚合、多幀疊合,解決光學畸變、智能補光讓膚色更穩定等多重功能。

為便捷用戶體驗,榮耀10還在AI相冊下進行了場景分類,通過圖像識別功能,智能識別照片內容並進行分類管理。比如,對人像識別後按單人或合影分類,可分類的場景也非常多樣包括生日、聚會、畢業、夜遊、運動、婚禮等。

此外,榮耀10在人機交互上還進行了人性化的優化,通過UI設計做到可隱藏式的劉海設計,並在前面板下部內置了隱藏式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模塊,整合三個導航鍵,一個非常推出的特點是可以溼手解鎖。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極光色華為P20 Pro

作為主打科技時尚的華為P20 Pro,也將AI拍照作為一個重要功能。為了實現優越的拍照功能,P20 Pro採用了全新的4000萬像素+2000萬像素+800萬的徠卡三鏡頭系統,像素高達1.55um,可在逆光、暗光情況下拍攝。AI場景識別也是手機AI的一個重要功能,Mate10中就已具有13種場景識別能力,而在P20中場景識別更加多樣細緻達到了19類500多種。此外,P20還具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即可以在熄屏狀態下通過雙擊音量鍵進行抓拍,速度僅需0.3秒。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華為P20 物體識別後可鏈入淘寶網址

在AI 2.0生態方面,華為通過HiAI平臺,將自身AI能力提高給第三方開發者,並不斷在擴大合作伙伴生態。

在HiAI平臺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了HiAI API後,開發者便可在搭載AI芯片的移動設備上編寫AI應用,HiAI平臺也因此成為華為構建AI APP生態的核心。目前,HiAI平臺可向開發者提供3大類的50個API,包含CV機器視覺引擎、ASR引擎和NLU(自然語言)引擎,以及和微軟合作的IDE計算模型等。

對於能力不同的開發者來說,HiAI平臺也提供不同層次的能力需求。對擁有AI開發能力的、使用TensorFlow或者Caffee等架構的APP開發者,HiAI會提供相應的工具,讓開發者可以快速遷移已有的模型到HiAI平臺。而對於普通APP開發者來說,HiAI可提供已經封裝好的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開發者們不需要自己做基礎AI研發,直接可以調用HiAI中封裝好的AI技術直接應用。

目前華為的應用市場就已設有AI應用專輯,包括來自搜狐、微軟、淘寶、WPS、抖音、Prisma等公司的優化應用。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華為AI應用專輯

在手機AI化方面,華為走在了國內手機廠商的前列,率先提出了AI 2.0的概念,而背後暗藏著的是AI生態閉環的全面形成,從終端、芯片、雲再到生態,華為正憑藉軟硬上的技術實力全面鋪開終端AI佈局。無論是推出自研的手機SoC芯片,還是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HiAI平臺,還是在終端部署語音助手、指紋識別等多種人機交互模式,以及提供基於雲的各種場景服務,都能看出華為正在積極引領AI2.0時代的到來,積極響應AI技術給手機行業帶來的變革。

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是,華為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並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行業打法:以AI芯片為基礎、HiAI平臺為核心、貫穿終端、芯片、雲、生態全線佈局。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華為:16個月五款產品!AI手機極速進化

結語:華為終端AI能力的穩步完善

16個月前,華為推出了首款全軟件定義的AI手機榮耀Magic,藉此正式開啟國產手機的AI時代。之後,以AI芯片為硬件基礎,華為在AI手機上又先後進行了三次產品迭代,至今已推出了四個階段的五款AI手機產品。

然而華為在手機AI化上的打法並不盲目,而是有章可循、步步為營的。從華為這四個階段的AI手機的演進,能夠看出華為在硬件、軟件以及生態等多方面,不斷完善終端AI能力,其中不僅有AI芯片、基於手機終端的原生AI應用、更有以HiAI平臺為核心的第三方應用開發者平臺,華為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迅速構建起手機終端的AI生態閉環。

AI芯片入局手機行業,以及各種手機體驗和應用的AI化,正逐步改變著未來十年手機行業的競爭格局,手機行業的玩家們也將面臨著更加激烈和殘酷的競爭,2017年在蘋果和華為的帶領下這場競爭進入了開局之年,2018年OPPO、vivo、小米等安卓陣營玩家紛紛湧入進來,相信今年下半年這場降臨在手機行業的AI風暴將更加猛烈,擁抱手機AI化將成為玩家們的必然選擇。

今年下半年在華為推出新的人工智能芯片之後,搭載新一代芯片的華為Mate系列也將問世,不難預料,新一代的華為Mate系列將會在芯片和軟件上再次升級。而在華為新的手機AI芯片推出的同時,蘋果A12芯片也將搭載在新一代iPhone上亮相。而三星、高通等業內巨頭更不會坐以待斃,必然會積極擁抱手機的AI化。屆時,全球手機廠商將掀起新一輪的手機AI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