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有用嗎?什麼叫做洗錢?美國會退出WTO嗎?

這幾天有朋友在留言中問了三個問題,我覺得很有意義。這三個問題,它們分別是:GDP有用嗎?什麼叫做洗錢?美國會退出WTO嗎?

這三個問題,每個都不夠用一篇文來單獨敘述,所以我們把它們合到一起來簡要的給大家介紹下。

我們先說第一個問題:GDP到底有沒有用?

我相信很多人都可能看過一篇關於GDP的文章,那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是說:雖然我們現在的GDP是僅次於美國,但是中國人太迷戀GDP了,GDP其實沒有用!

甚至有人舉例來說明,比如我把雞蛋以1塊錢賣給你,然後你把雞蛋再以1塊錢的價格賣給我,然後我再把雞蛋以1塊錢再賣給你……這樣,這1塊錢就產生了無數倍的GDP。

他的這種說法對嗎?GDP到底是如何計算的?GDP到底有沒有用?我們該不該追求GDP?

很顯然,他說的不對!

所謂的GDP是指國民生產總值,它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

假設養雞場的雞一年只下一個蛋,那麼GDP的計算只是一個蛋的產值,中間無論你倒賣過多少次,都不會產生GDP。

比如農業的GDP計算方法就有好多種,一種是根據國家收購的糧食和消耗掉的糧食進行計算,不過這種方法是有缺點的,因為消耗掉的糧食是比較難統計的;第二種是根據中國耕地的面積與每畝的產量相乘得出糧食的產量,這個也是有缺點的,因為畝產不一樣。

所以,通常情況下,兩種方法同時進行計算,如果兩者差值不大,那麼基本可以確定GDP了。如果相差比較大,那麼就要分析問題出在哪裡,然後進行不斷的修正。

在貨幣數量不變的情況下,GDP的值越大,說明錢運轉的速度越快,生產的產品越多,創造的價值也就越多,經濟發展也就越好。

假設中國只有10萬億人民幣,但是最終我們計算出來的GDP是100萬億,那麼則說明我們的10萬億人民幣創造了10倍價值的商品。

簡單的舉例,我們假設我是種植白菜的,你是種植水果的,白菜和水果的生長週期是一樣的,我的白菜賣給你以後,我在用從你那賺來的錢再購買你的水果,這個時候你從我那購買的白菜已經被你吃光了,然後你再用錢購買我的白菜,這時我購買你的水果也被我吃光了,我再拿你買我白菜的錢再去購買你的水果……如此循環下去,循環的次數越多GDP的值就越大。

從上面的這個過程我們來看,“白菜”和“水果”之間的交易,貨幣的量並沒有增加,但是生產能力和消費能力確實增強了。

現在我們再來看一個現象大家就會明白了!

比如有人說,你看中國的GDP十年翻了十倍,但是十年前我沒有錢,現在我依舊沒有錢,GDP增長了,老百姓的存款沒有增長,於是說GDP沒有用!

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對於很多人來說,雖然我們的存款可能沒有增加多少,但是GDP增加了,我們的財富也增加了,比如十年前你沒有房子、車子、彩電、空調等,而現在你都有了!

即使你的存款沒有增加,你的任何財富都沒有增加,但是你也享受到了GDP增長的福利。比如十年前,你所生活的地方沒有動車、沒有公園、沒有馬路,現在都有了,這些也是屬於你的財富——你享受了更加優越的“服務”。

所以,GDP很重要,它是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

第二個問題:什麼叫做“洗錢”?

所謂的洗錢就是將非法所得合法化的行為,主要指將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通過各種手段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使用假名矇騙,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

這個說起來簡單,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是如何洗錢的?

我們繼續來舉例:

比如我是一個政府官員,假設我一年工資是5萬,我工作十年了,那麼我的全部財產加起來應該是50萬,現在我貪汙受賄了100萬,這100萬我要麼存銀行了,要麼買房、買車了……

有人發現我的消費水平和我收入不相符,於是舉報了我,相關部門一查,把我所有的存款和資產一合計,發現我確實多出來100萬財產,那麼肯定要問我這100萬哪裡來的?

這個時候我只能交代了,因為我沒有其它收入來源啊!

如果我不交代(害怕被行賄的報復等),那麼國家也無法說你這多出來的錢是貪汙受賄來的,但是也能定你一條罪,叫做“鉅額財產來歷不明罪”!

那麼,你如何才能把這貪汙的100萬變成自己的,不讓國家查出來呢?

比如,你成立一個公司,生產牙刷,每支牙刷的價格成本只有1塊錢,你賣成1000塊一支。然後,你把100萬分給100個人,讓他們來購買你生產的牙刷。

通過這種方法,相關部門再來查你財產的時候,問你這多出來的100萬是哪裡來的時候,你就會說,這個是我做牙刷生意賺來,並且有帳可查。這樣,你就把貪汙行賄得來的黑錢變成了合法的錢——這個過程就叫做洗錢!

“中國特色”的洗錢方式有:

一是先撈錢後洗錢,即公職人員大量貪汙、受賄後,辭職下海辦公司或炒股,用新身份來解釋他不正常的暴富;

二是邊撈錢邊洗錢,即搞“一家兩制”,自己在臺上利用權力撈錢,親屬則利用“下海”身份掩蓋黑錢來源;

三是連撈錢帶洗錢,即政府官員或國企老總創辦私人企業、代理人企業,企業表面上是別人的,但大權由自己控制,既可通過經濟往來把黑錢轉移到這些企業的賬戶上,又可通過正常的納稅經營再賺一筆。

娛樂圈的洗錢和這個過程是一樣,一般方法是拍攝那種預算很高的電影,但在真正的電影場面,使用膠片和設置佈景只用很少的錢。大量的錢用作其他方面,這些錢就變成了那些相關公司的合法利潤。這樣,電影公司看上去是在虧本,但實際上黑錢都通過電影公司漂白了。

第三個問題:美國會退出WTO嗎?

這幾天關於美國退出WTO的信息非常的多,先是美國媒體AXIOS報道稱,特朗普多次告訴白宮高級官員,他希望讓美國退出WTO。

AXIOS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特朗普經常對顧問說:“我們總是被他們(WTO)搞得一團糟,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做。WTO就是美國之外的世界為了摧毀美國而設計的”。

這並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做出這樣的表態。在2016年7月總統大選期間,特朗普對NBC記者Chuck Todd表示,“WTO完全是一場災難”。

不過,後來被特朗普“否認”,特朗普稱:“我沒有說退,我是說他們一直對我們不公平”。

緊接著多家美國媒體在7月2日報道稱,特朗普政府已經起草一份法案,允許美國放棄世界貿易組織(WTO)基本原則,並賦予美國總統特朗普更大的自由裁量權。若該法案獲得通過,意味著美國將在事實上退出WTO。

不過這則消息又被白宮否認!

GDP有用嗎?什麼叫做洗錢?美國會退出WTO嗎?

那麼,美國會不會退出WTO?

我可以肯定的說:一定會!

因為WTO所承擔的歷史使命在2001年中國加入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一半,在2012年俄羅斯加入後就已經徹底的結束了其使命!

WTO的使命是什麼?

WTO誕生那一刻的使命是:在世界貿易上孤立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關貿總協定中倡導“自由貿易”和“市場經濟”,而社會主義國家在當時採取的是計劃經濟體系。

簡單的說,WTO除了經濟目的外(促進經濟發展),它還有政治目的(瓦解社會主義)。

大家想想二戰後美國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國家沒有被破壞,而且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它沒有必要和其它國家開展自由貿易,因為其它國家除了資源外,根本沒有東西賣給美國。

簡單的舉例,你是一個富人,你非常有錢,你擁有生產生活必須的全部工廠,根本不需要和別人合作,而你的鄰居全部是窮人,也沒有什麼工廠。

這個時候你為了讓這些鄰居都認你做老大,於是你把一些利潤比較差、比較辛苦的工廠承包給你的鄰居,讓他們給你做又苦又累的活,這樣你的鄰居就能賺到錢,而你則能享受到更加廉價的商品服務,這就是產業分工體系。

本質上來說:這是一種雙贏的事情。

但是,這樣的分工顯然是帶有其政治目的的——和你關係比較好、能聽你話的“鄰居”,你才會把一些自己不想幹的產業分配給他!

那麼問題就來了:中國為什麼能加入WTO?

原因很簡單:美國不得已而為之。

1998年東南亞經濟危機爆發,中低端製造遭受重大打擊,雖然美國通過製造經濟危機獲得了大量的經濟利益,但是大量血汗工廠破產,中低端製造商品嚴重不足,導致全世界,尤其是發達國家非常不好受。

在那個時候,中國已經擁有了完整的工業體系,但是處於沒有市場的境地,中國也非常的想加入WTO,於是做出了很多資本主義國家沒有的承諾。

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敏感的,很多承諾到現在也沒有公開。比如農業問題,比如中國商品必須使用美元結算。

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終中國在付出很大代價後加入了WTO。

當然了,與付出的代價相比,中國獲得的利益更加的多,這個是遠遠出乎美國預料的——當時的美國完全沒有預料到中國在加入WTO後的發展是那麼的快,以至於現在很多美國人後悔讓中國加入了WTO。

事實上,不僅僅美國,就連中國自己都沒有想到會發展的那麼快,因為中國加入WTO後發展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所以當時一些對中國不利的條款反而顯得比較“保守”了。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就能清楚這件事了。

比如你投資我100萬,然後你和我說,如果我賺錢了,那麼每年要分我20%的利潤。

這個時候,你肯定不幹啊。

於是,你們開始協商,你提出的建議是:如果一年賺到100萬,那麼我就要給你分紅20%(20萬),200萬就給你分紅15%(30萬),400萬就給你分紅10%(40萬),1000萬就給你5%(50萬)……如果賺到1個億,那麼我就不給你分紅了。

按照正常的理解,無論是你,還是我,都認為我這個公司一年的利潤最多也就100萬。

1個億?

那是在做夢啊!

於是,兩個人愉快的簽訂了協議。

但是,事實都超出了你我的預料,結果我這個公司年利潤竟然真的達到了1個億。

於是,你的心裡就和吃了一個蒼蠅一樣的難受。

而我呢,也因為賺的錢有點太多了,有點過意不去,然後主動提出給你增加點分紅。

這個過程和中美貿易戰的過程是一模一樣的——中國加入WTO後允諾逐步開放市場,美國沒有想到中國發展那麼快,中國也沒有想到自己會發展那麼快,所以當時入市的時候很多承諾是低了,成了中國單方面的受益。

這個時候美國必然不幹,而中國說:你看,當初我們的約定在這呢,白紙黑字!

美國沒有辦法,只能拿撕毀協定來威脅中國,而中國為了不讓美國撕毀協定,於是也決定適當加大開放市場。

現在,中國的網絡上總有一些人以為自己是最聰明的,對國家制定的政策指手畫腳,說這個政策不能實施,那個政策是賣國……

要知道國家政策的制定都是由無數人在背後反覆的研究,經過各個領域的頂級專家反覆論證,多方面綜合考慮的出來的,你所看到的只是最狹隘的一面,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是解讀政策,而不是批評、指責國家的政策——你還沒有那個能力去指責!

這段內容說的有點多了,也有點跑題了,但是我覺得有必要和大家說下。

中國加入WTO後快速發展,而且在WTO框架內做大了——中國成為了15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比美國還要多幾十個,很多國家都離不開中國了。

這個時候,美國已經沒有辦法遏制中國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提出了TPP和TTIP。

其目的就是為了重新組織一個新的貿易組織替代WTO,再次把中國和俄羅斯排除在外。

原本奧巴馬的策略是:TPP為美國提供中低端製造,TTIP是美國和歐洲對中高端製造業進行產業分工(美國人口不足以支撐所有的高端製造),然後弱化WTO的作用,讓中國和俄羅斯面臨二次入市的局面,繼續遏制中國和俄羅斯。

但是,這個時候美國的經濟已經不再像二戰後那樣強大了,美國債務高企,人民大量的失業,收入銳減,而美國提出的TTP並沒有改變美國中低端製造的現狀,只不過是原來由中國提供變成了由TTP其它國家提供。

簡單的說,這個組織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中國擠出美國市場(政治目的),對美國並沒有額外的經濟好處,也沒有增加美國的就業崗位,這個政策顯然和特朗普的政策不一致——特朗普需要的建立自己國家的中低端製造產業,把工作崗位留給美國人。

於是,特朗普退出了TPP。

也就是說,在奧巴馬的時候就已經準備退出WTO後,只不過沒有那麼直接的說出來,而是成立新的貿易組織替代WTO,而特朗普的政策比奧巴馬還要激進——美國要建立自己的中低端製造。

所以,無論如何,最終美國一定會退出WTO的,否則美國沒有辦法擺脫中低端製造由中國提供的現狀,也沒有辦法為本國人民提供就業崗位,只能讓美國的經濟不斷的變弱。

當然了,如果美國退出WTO會對世界有影響,但是現在的WTO已經形成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組織,各方利益已經深度的融合在了一起,即使美國退出WTO,那麼也會讓美國損失巨大——雖然丟了美國市場,但是又何嘗不是把美國孤立於世界?

所以,一旦美國退出WTO,那麼中國很可能會扛起全球化的大旗!

因為,中國有那個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