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備考時間如何把控?別人一天學15個小時,咋做到如此超凡的?

考研備考時間如何把控?別人一天學15個小時,咋做到如此超凡的?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複習計劃?

1. 一定是要適合自己

什麼叫適合自己?簡單而言就是效率高,自己很享受複習的那個過程!

2. 複習時間長短不能決定考研勝負

3. 嚴格執行制定好的計劃

其實大家多和前輩們交流不難發現,那些成功的前輩都是很有自信地矢志不渝地堅持自己的複習計劃的,在不斷調整計劃後找到適合自己的並堅持按照此計劃走下去。

4. 分配好專業課和公共課的複習時間

前輩們對自己的複習科目是有著合理安排的,上午複習什麼,下午複習什麼,晚上又該複習什麼,都是明晰清楚的!

7、8月份基本上屬於備考中期,這是我們大幅度提升自己知識儲備的時期。考研建議大家在複習專業課時,做真題和看書要穿插進行。如果不做真題,我們就難以掌握出題重點和趨勢。只有多做多分析真題,才能使我們的努力不偏離軌道。我們千萬不要幾個星期持續地看某一門專業課。很多同學有急於求成的心理,把大塊兒時間砸到某一門專業課,期待取得突飛猛進的進展。但是這種做法會導致另一門專業課和公共課的複習時間減少。因此,我們在備考時間的安排上一定要分配好專業課和公共課的複習時間。

5. 注意考研備考科目複習順序。

一般情況下,英語,數學,政治,是三門考研必考科目,外加專業課,英語和數學一定要放在整個複習的前半部分進行,這兩部分可不是突擊能帶來什麼奇效的,政治部分放到9月份考研政治大綱出來之後去做,背老師劃的重點就行,基本市面上所有政治老師的課都差不多,主要聽劃重點的內容。考研專業課有時間的話,暑假開始要找一些歷年的真題來做,主要的任務就是在刷歷年考研真題。

6. 不要太拼,勞逸結合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考研是一場持久戰,所以前輩們都有留一些時間給自己鍛鍊呢!不能一屁股坐下去就不起來了,那樣子很傷身體的,多眺望遠方,出去跑跑步,散散步,這都是極好的呢!千萬不要革命還沒有正式開始身體就先垮掉了。

7. 瞭解自己,不要人云亦云

坦然地接受和麵對真實的自己,比如你是一個天生覺多的人,那你如果非跟著覺少的人睡7個小時,你第二天的複習效率可能會很低,而別人照樣狀態很好,然後你就懊悔不開心,自己跟自己生氣。這樣其實很不利於複習,不妨晚上少玩會兒手機少看會兒書,早睡一個小時,第二天精神飽滿去複習,會學的更好。

能以小積大,這是時間的獨特之處。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我們可以好好利用這些碎片時間,但不要強迫自己晚睡當夜貓子。

下面就是重頭戲,看看這位一天學習15個小時的哥們是怎麼安排備考時間的。

►“兄弟,咱拼了”考研人士(平均每天15小時)

我們每天有24小時可供自由支配,如果沒有其他瑣事的話,我們的複習時間除去平常的吃飯、睡覺和正常的一些日常事務(比如信息回覆、洗衣服、上廁所、倒開水、眺望遠方等)真的是可以達到15個小時了。

從早上六點起床到晚上二十四點躺下,這就有18個小時了,除去早中晚預留的3小時雜事處理時間的話,的確是有15個小時呢!

他們的具體規劃是這樣的:

6:30準備起床,其實六點那會就在那蠢蠢欲動了;

6:30—7:00晨跑,你以為我是單純的跑步嘛,那你就大錯特錯啦,我其實是邊跑邊回顧知識點或是制定今天的複習計劃呢;

7:00—7:10洗漱、收拾,有時候五分鐘就好了,反正又不化妝,哈哈~~

7:10—7:30早餐,我一邊吃就一邊聽英文廣播;

7:35—12:30給我五分鐘扔個垃圾,接著複習那八門的專業課啦,我背呀背,背了又忘?我再背,誰讓重複是記憶她娘呢~~

12:35—13:00給我五分鐘上個廁所,之後吃個午餐去,有時候會吃久一些啦;

13:10—13:30散散步,之後站著看一會課外書,多半是學術刊物、小說之類,或者看一下有沒啥信息需要及時回覆的;

13:35—14:00可以午休啦;

14:10—17:30午休過後給我十分鐘緩衝一下,那個白日夢還沒做完呢~~公共課複習起來~~

17:30—19:00吃點晚餐,麥片就夠了,也不用出去,然後看看相關考研新聞,掌握考研動態,跟研友水一水;

19:10—21:30在圖書館複習到閉館咯;

21:40—23:30宿舍太吵看不下去嘛,搬個小板凳,我承包整個過道了~~

23:30熄燈了,我也要睡啦~~躺著想一下知識點或是聽聽廣播,半小時後自動入睡~~沒辦法,我就是打了雞血一樣,每天都元氣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