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步完成基槽驗收,監理應該這麼做,看了不吃虧!

首先要知道驗收程序

基坑挖至基底設計標高並清理後,施工單位必須自檢合格後,報監理單位,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勘察、設計、建設、施工等單位共同進行驗槽,合格後,方能進行基礎工程施工。有人說質監站不是也參與麼?其實質監站的參與主要是為了監督和抽查,在最後的驗收記錄上不簽字蓋章的。驗槽其實更側重於勘察單位的意見。

5步完成基槽驗收,監理應該這麼做,看了不吃虧!

驗槽時必須具備的資料和條件

(1)勘察、設計、建設、監理、施工等單位有關負責及技術人員到場。

(2)基礎施工圖和結構總說明。

(3)勘察報告

(4)土方開挖及基槽施工記錄等相關施工資料。

(5)開挖完畢,槽底無浮土、鬆土(若分段開挖,則每段條件相同)。

5步完成基槽驗收,監理應該這麼做,看了不吃虧!

驗槽方法

主要採用觀察法為主,對於基底以下的土層不可見部位,要先輔以纖探法配合共同完成。這裡具體談一下觀察法。

(1)觀察槽壁、槽底的土質情況,驗證基槽開挖深度,初步驗證基槽底部土質是否與勘察報告相符,觀察槽底土質結構是否被人為破壞。

(2)觀察基槽邊坡是否穩定,是否有影響邊坡穩定的因素存在,如:地下積水、坑邊堆載過大或近距離擾動等(對難於鑑別的土質,應採用洛陽鏟等手段挖至一定深度仔細鑑別)。

(3)觀察基槽內有無舊的房基,洞穴,古墓,古井,掩埋的管道和人防設施等,如存在上述問題,應沿其走向進行追蹤,查找其在槽內的範圍,延伸方向,長度,深度等(並請設計人員拿出處理意見)。

(4)在進行直接觀察時,可用袖珍式貫入儀作為輔助手段。

驗槽重點注意事項

驗槽時應重點觀察柱基、牆角、承重牆或其它受力較大部位,如有異常部位,要會同勘察、設計等有關單位進行處理。

簽好驗槽記錄表

當參與驗槽的五方責任主體對驗槽結果沒有異議時,分別簽字蓋章。注意這個驗收記錄必須參與各方技術負責人現場簽字,要不你到人家單位蓋公章的時候會很費事的。

5步完成基槽驗收,監理應該這麼做,看了不吃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