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獨時,你覺得讀哪一首詩詞比較合適?

每天讀宋詞


在孤獨時,你覺得讀拿一首詩詞比較合適?

在孤獨時,我覺得讀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比較合適。人在孤獨、寂寞、惆悵彷徨、苦悶時。最適合讀蘇軾的詞。


蘇軾是個才華橫溢的詩人,詩文、繪畫、書法集一身。可稱曠世奇才。但他的人生卻不是一帆風順。他在逆境中,不悲觀,不孤獨。表現一種豪邁的達觀。他那種隨遇而安,樂觀曠達的情懷,值得人學習。

蘇軾把這種情懷,人生的際遇容入詩文。使詩文充滿一種哲理的沉思。




蘇軾一生容儒、釋、道三家學說完美的結合。表現古代知識分子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思想。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詩是從自然景物出發。不要聽外界的風雨敲打樹葉發出的聲音。只求內心的平靜。自己一邊走一邊唱。慢慢領略欣賞周圍景色,且行且珍惜。自己浪跡天涯,竹杖芒鞋,比香車寶馬。要舒適自在。不怕,風吹雨打。一生就是歷經風雨再多也是無所謂。

春風料峭自己更加清醒,雖然感覺有點寒冷,但山頭出來了太陽,感覺到了溫暖。看到了希望。自己回過頭來看自己走過的坎坷之路。已經一切無所謂了。回去吧,不管是風雨,還是晴天了,都能走過去。這就表現出一種樂觀的自適。一切不如易的都會隨之而去。正如他的詩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看穿世事。又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豁達。讓人心靈上尋找到一份寧靜。不再孤獨。


淡月晗嫣1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孤獨,是獨處的孤單和寂寞;孤獨,是“獨我”的存在;孤獨,是被遺棄的無奈,孤獨,是茫茫千古的一個人。在孤獨時,哪一首詩詞比較合適?當首推柳宗元的《江雪》。人間到處雪,孤舟一釣翁;天地一人,是何等孤獨!還有一些著名的詩篇,孤獨之時,會帶給我們共鳴,這裡列舉幾篇: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登幽州臺歌》是唐代詩人陳子昂的詩。雖是弔古傷今,但是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陳子昂(659/702),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之陳拾遺。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春怨》是盛唐詩人劉方平所作。春光漸去,夕陽西下,寂寞空庭,梨花滿地,還有美人遲暮,獨影一人,何等地落寞!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草樹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這首《夢微之》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摯友元稹離世九年後所做的一首七律。其中“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讓人讀來很是傷懷!千金易得,知己難求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是北宋詞人晏殊的代表作。表面雖是傷春惜時,卻實為感慨抒懷,懷念故人。猶似唐代詩人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中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蘇軾在王弗去世十年後,夜夢愛妻,沉痛不已,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出自民族英雄岳飛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故國不堪回首,壯志亦是難酬,一腔熱血又誰知?

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點絳唇·閨思》。當時丈夫趙明誠外任,李清照獨居青州;春日漸去,詞人由傷春道出孤獨,盼丈夫歸來。畢竟在那個年代,兩人身處異地,如天各一方。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出自愛國詞人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以行為表現出孤獨和無奈,慨嘆空有恢復中原的抱負,南宋統治集團中沒有人是他的知音,意義同岳飛的“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詞作。納蘭性德妻子盧氏多才多藝,和他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可惜的是成婚三年後,妻子亡故。而今睹景思人懷舊,是不盡的孤獨與淒涼!納蘭性德寫了很多篇悼妻詞,首首令人潸然:“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


滄海人間




謝悟空邀!

孤獨,是人的一生相隨而不可缺少的情緒,不管或多或少,因為情緒像音樂,有中調,有高調,也有低調。遇低調再不能低了,再低就淪為憂鬱而不可排解。故孤獨時要適度抬高調門,使旋律的情緒悠揚不已。

《菩薩蠻》,是比較早的詞牌之一,據考此調在唐初就形成了。起初西域人,尤以美女多稱,“危髻金冠,瓔珞被禮,號菩薩蠻”,遂以制曲,從邊關傳到朝野。此為絲綢之路的見證,其高度的文明景象和繁榮的經濟文化魅力,引來多少詩人詠誦。





菩薩蠻

行 旅

山迷雨打雲頭落。波光草亂風無縛。路杳夜初長。望中流水涼。

計當何處宿。勸說酒兒熟。相認但傾壺。高燈低火爐。(1)

(1)馬同儒著:《三上詞話.詞譜》卷中,中國書店,2016年,第235頁。


三上詞話作者


孤獨的時候,喜歡把柳宗元的《江雪》、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還有白居易的《問劉十九》聯繫在一起讀,為自己構造一副風雪夜歸圖。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內心孤獨的時候,就像柳宗元的這首《江雪》,彷彿天地萬物只有自己一個人在靜靜思索。一葉扁舟,一身蓑衣,孤獨得只能釣取那一江寒雪。其實,垂釣的何止是江雪,還有自己的滿懷心事、一世離索。孤獨的時候,可不就是這樣,躲在角落,靜靜地想自己的心事。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朝為孤舟落笠翁,暮為風雪夜歸人。垂釣完自己的心事,多麼希望能有一個港灣供自己休憩。老翁風雪裡來,風雪裡歸,卻不曾想到自己的茅屋裡,已經有一位遠道而來的朋友在等待他這位風雪夜歸人。柴門犬吠,穿林打葉,不管誰是歸人,誰是過客,相逢是緣分,也是驚喜。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綠蟻醅酒,紅爐溫茶,這樣一個寒冷的冬夜,因為有了朋友的陪伴,終究少了幾分蕭索。不再懼怕孤獨,不再擔心冷清,一起溫酒煮茶,一起開懷暢飲,此刻所擁有的浮世清歡抵得上風雪裡來、風雪裡歸路途中所有的疲憊與憂傷。

每當把這三首詩讀完,彷彿故友就在此刻,就在身邊。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堅信總有一天,你會提著老酒,我藏著滿懷心事,一起相逢在孤獨的街頭。你不是歸人,我也不是過客,我們只是蒼茫人海中渴望溫暖的孤獨靈魂。


此箋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溪清數魚


有時候,一個人很孤獨寂寞,但是又不想和外界接觸。因為自己很清楚,無從說起,只是感慨。

詩人李白的【月下獨酌】就很符合心境,也讓人心靜。表面是行樂,實際是非常地孤獨寂寞。然而,詩人是面對現實的,不沉淪,嚮往光明。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在花叢中擺上一壺美酒,我自斟自飲,身邊沒有別的親朋陪伴。

然而,明月並不能理解我此刻開懷暢飲的樂趣,影子也只不過是隨形。

我只好暫時與明月和清影作伴,趁著此刻美景良辰,及時娛樂。

我吟詩時,月兒也隨我徘徊著,我舞動,影子也隨形起舞。

清醒的時候,我和你們一起分享歡樂,沉醉時卻再也找不到你們的蹤影。

讓我們結成永恆的友誼吧,哪怕來日在浩邈的雲天之上相聚。


清心一棧


獨處時,品一杯清茶,讀一首小詩,閒看庭前花開花謝,靜觀天上雲捲雲舒,不管世界多大,不管時光荏苒,不管滄海桑田,不管歲月更迭,流年似水。靜心靜氣。

只有一個人獨處時,沒有外界的干擾,沒有世俗瑣事的糾纏,只有你一個人,你的內心世界完全由你掌控。

你可以來讀讀王維的《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是一個佛性詩人,詩裡充滿了詩情畫意,雖然這首詩並沒有直接描寫景緻,但讀起來能很明顯感覺到一個閒人在大自然裡穿梭,山川是他的,樹木是他的,河流是他的,風雲為他變換,山雨聽他驅使。他愛去哪就去哪,去幽谷飲山泉,去山間輕撫雲霧。

完全是一種閒然自得的態度,可以靜靜的感受天地間風起雲湧,潮漲潮落。


樂乎文思


人在孤獨時,解決的辦法較多,人都有各自的愛好,喝酒打牌,竄戶聊天,獨自散步,自找活幹。

如果用詩詞歌賦來打發時間,也要根據各人的愛好來選擇類型,如果是我,我就選擇柳宗元的: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粵文身地,獨自音書滯一鄉。


窮光旦


這個問題,可能是代表害怕孤獨。其實我告訴你,孤獨不可怕,孤獨甚至是用來享受的,也是常人沒有的享受。學會享受孤獨,你的心境才更接近成熟。

人生最好的朋友是誰?會有人回答是自己嗎?其實學會和自己做朋友,這是人一個人各方面都成熟的體現。很多人覺得一個人的時候倍感孤獨,但我卻覺得,人越多,越有孤獨感。一個內心和思想豐富的人,是不懼怕孤獨的。孤獨時沒有適合你的詩,但孤獨時適合自己寫詩。學會與自己對話,把自己的心境,用朦朧的語言記錄下來,不求多數人看懂,只求一個偶然經過的知音,那怕一生遇不到,或許更有意義。畢竟,人生不能少了期待,期待是一種難以言表的美妙。

也許有人看不明白我的意思,沒關係,多讀一些書,或者你不是形象思維,不是形象思維的人,對詩歌和藝術可以說就沒有天賦,但不影響你在抽象領域有成績。


石三2132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