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堅持的究竟是原則還是偏見?

待人處世的過程中,

“堅持原則”本來很正常,

問題是:

你所堅持的究竟是原則?

還是自己的偏見?

你所堅持的究竟是原則還是偏見?

如果任何事都

堅持自己想法才是對的,

堅持要用自己的做法,

只管自己,

別人的建議和商量,

都不願接受,

也不願意為任何人改變,

不替別人設身處地著想,

到最後可能

於人於事都會造成傷害。

你以為這是堅持“原則”,

其實不是!

你所堅持的,

不過是個人的偏見,

這就是“我執”。

堅持原則,

是指自己所堅持的,

也會為其他人所接受;

不僅現在的人可以接受,

未來的人也可以接受,

甚至過去也曾被接受過,

這才叫做原則。

你所堅持的究竟是原則還是偏見?

做人有做人的原則,

做事有做事的原則。

做人原則首先要“保護自己”,

可是保護自己並不表示傷害他人;

考慮自己的同時,

也要尊重他人,

自己受益,

也希望對他人有幫助,

秉持彼此互惠互助的立場,

這種原則才是對的。

做事的原則,

應該要以大多數人利益為考量,

如果所堅持的原則,

是出於自私或為了少數人,

或貪圖一時的方便,

這就是偏見,

就是執著。

但許多人經常分不清

到底是“擇善固執”,

還是把個人偏見當成原則?

其實,

只要觀察別人對這件事情的觀感,

就能判斷出究竟是偏見還是原則。

如果你的想法和做法,

讓每個人都覺得受不了、痛苦,

每個人都覺得是錯的、有問題的,

只有你認為是對的,

那很可能就是偏見。

能夠符合每一個人或是多數人

共同的的想法和意願,

那才是原則。

原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它會隨時間區域環境等不同而改變,

唯一不變的是:

一定是為眾人著想,

能夠為大家所樂於接受的。

你所堅持的究竟是原則還是偏見?

執著偏見的人,

就是我執太重。

我執會帶給我們很多煩惱,

因為自我意識太強,

自我中心太堅固,

就會堅持自己的性情或想法,

全身如同刺蝟般長滿利刺,

“稜角”很多,

動則傷人,

而無法圓融待人。

所以有人說:

“做人處事要內方而外圓”,

“內方”就是原則,

“外圓”就是不傷人。

時時提醒自己“內方外圓”的原則,

也是化除我執的方法之一。

更進一步說,

如果我們能夠放下我執,

不以自我為中心,

任何事情都能

看得開、看得淡、放得下,

而且能夠包容所有人、所有事,

自然而然就不會有偏見,

當然就沒有煩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