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兩面夾擊 資中縣城安全度汛的「治水神器」

7月13日10點,沱江洪峰通過資中城區已經12個小時了。在重龍鎮芋子田村4組,段太四大爺正在清理屋裡屋外。牆上1米多高的水漬,顯露了洪水這隻猛獸留下的爪印。

他告訴記者:“昨天白天,看著逐漸上升的水位,當時想著要遭了。”沒有想到的是,“過了晚上十點鐘,水位開始下降了。好險!”

受上游連續強降雨,7月11日,資中縣接到水文部門的水情通報稱:資中縣登瀛巖水文站7月12日20時左右將迎來最大洪峰,測算水位將高於城區防洪堤高程,系自1981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洪峰,城區存在被淹風險。

7月11日起,沱江資中段的水位和流量就逐步增加,7月12日下午1點時許,超過317.8的警戒水位,即將超過部分防洪堤的堤頂高程。水位並無消退跡象,還在繼續升高, 晚上10點左右達319.64最高點。

“在資中縣城有谷田河、廣義河穿資中古城而過,最終流入沱江。如果沱江水位繼續上漲,將倒灌進水位更低的谷田河,必將導致城市內澇。”資中縣水務局副局長、堤防管理所所長易良勝告訴記者。

12日早上8點,他們決定關上防洪閘門,阻止了沱江倒灌進谷田河。

遭受兩面夾擊 資中縣城安全度汛的“治水神器”

抽水泵

而在此時,在資中北部的烏龜山水庫由於連續降雨正在洩洪,以每秒2立方米的水量從上而下注入谷田河。

“平時谷田河的水都是自流進沱江,現在把閘門關了,谷田河的水流不出去,怎麼辦?”易良勝告訴記者,這要擱以前,資中老城區必將成為內澇區。

資中位於沱江沿岸,老城區原有雨水管道系統標準偏低、管道損壞嚴重。“一旦下大雨,大家都提心吊膽!”在重龍鎮迎賓橋做水果生意的韋淑珍大姐告訴記者。“今年真是奇怪,這麼大的洪峰,谷田河還有水來,按理來說水位應該高於迎賓橋1米左右,但卻看見水位比迎賓橋低2米左右。”

“重龍鎮黨委政府協調組織公安、城管、房管、社區幹部、黨員和志願者近100人,分析洪峰來臨的水位預判高於狀元街地面1米,已經做好了文物等貴重物品的相關轉移準備。而洪峰到達時,沒有洪水倒灌現象,大家感到很吃驚!”重龍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袁宏告訴記者。

遭受兩面夾擊 資中縣城安全度汛的“治水神器”

重龍鎮迎賓橋未出現明顯漲水

“幸好我們提前建設了排澇站。”易良勝表示,此次資中城區沒有出現內澇,都是排澇站的功勞。

遭受兩面夾擊 資中縣城安全度汛的“治水神器”

谷田河處於低水位

排澇站全稱為資中縣城區谷田河排澇站工程。2017年6月,新一屆資中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在調研城市建設後,獲悉城市弊端,經商討,決定立即啟動建設排澇站建設工程。

2017年7月初,資中縣水務局就組織施工單位進場施工,加班加點,在年底就完成了主體工程,經多次調試,在2018年5月實現了工程的正式投運,具備了排洪功能。按設計,排水能力可達到4.2立方米/秒。

7月13日,記者來到位於資中沱江岸邊的排澇站,一樁古樸風格的建築便是此次“治水神器”的所在地。一走近排澇站,耳邊傳來的是一片機器的轟鳴聲。

“左邊是閘門室、中間是機電設備室、右邊是配電室。”堤防管理所副所長李文告訴記者,現在水位低,我們只開了一個機組。

李文介紹,昨天上午關閉閘門後,為了防止谷田河水位上漲,先開啟了一臺機組往外排水。後來得知烏龜山水庫在洩洪,加開了一臺機組。

“兩個機組按照2.8個流量不斷往沱江河排水,到目前位置一共排出20多萬立方的水。這就是為什麼資中城區沒有出現內澇的原因。”

今年入汛以來,資中縣先後經歷兩場大暴雨和一次大洪峰,水位創歷史最高水平,但城區未發生大面積長時間積水現象。

近年來,資中縣高度重視防汛排澇工作,提前謀劃,提早建設,為奪取排水防洪攻堅戰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川經濟日報 崔紅剛 記者 毛春燕 李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