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長時間缺乏睡眠會顯著降低認知能力和注意力

在全世界範圍內有成千上萬人承受著每天睡眠不足帶來的影響,如大腦死機,皮膚暗沉,眼睛脹痛,情緒波動等 [1]。然而工作還沒做完,又或者手機咋這麼好玩,我們還是不知不覺地就睜著眼睛迎來了新的一天……可別仗著年輕就不睡覺了!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長時間少睡會讓我們變得“又呆又傻”,注意力變差,反射弧變長,最可怕的是,我們自己一點都意識不到!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睡眠不足”這位朋友。提到“睡不夠”,在我們大腦中會立刻閃現,沒睡夠 8 小時能叫睡覺?

科學家們將睡眠不足分為以下兩種情況:一種是實實在在的睡眠時間明顯過短,在非睡眠時間不用長時間保持清醒,也就是單純的睡得少,比如熬夜看球的小哥哥小姐姐們,這場世界級的狂歡讓他們主動放棄睡覺,雖然晚上只能睡 3、4 個小時,這就是球迷們心中的愛。

另一種是在睡眠時間相對較短的基礎上,清醒時間卻過長,例如由於工作性質,有一類人群需要長時間使自己不得不保持清醒,像長途貨車駕駛員們,可以說很辛苦了。

接下來在 32 天的住院試驗方案中,試驗組的參與者每“天”睡 4.67 小時,清醒 15.33 小時,在 24 小時節律中就相當於睡了 5.6 小時;對照組的參與者每“天”睡 6.67 小時,清醒 13.33 小時,在 24 小時裡睡了 8 小時。睡眠 4.67 小時確實就有點睡眠過短了。

在清醒狀態下,參與者完成了一系列認知神經行為測試。

睡不夠的參與者走神程度竟然是好好睡覺組的 5 倍,“反射弧”也長了一倍。最可怕的是,根據參與者自己的反饋,他們自己還沒意識到自己“又呆又傻”了呢!

換句話說,睡眠不足的你,反應力和注意力都發生了“質”的下降,你卻對此還一無所知。

科學家發現長時間缺乏睡眠會顯著降低認知能力和注意力

圖 A、B、C 表示清醒時間對認知神經行為的影響

圖 D、E、F 表示晝夜交替對認知神經行為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還對承擔社會責任的參與者的主觀警覺性和客觀表現進行了觀察。

當你的主觀警覺性與客觀表現之間出現脫節的情況,也就是傳說中的腦袋“斷篇兒”,這種情況會對你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3,4]。

如果你從事需要體力的工作,這種主客觀脫節的情況會更加明顯。長期睡眠不足的司機朋友們,或許你對自己的狀態擁有“迷之自信”,事實上是你已經在打瞌睡了。

科學家發現長時間缺乏睡眠會顯著降低認知能力和注意力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認知功能有問題,但是記憶力還行

慢波睡眠(SWS)為記憶力形成非常關鍵的時期

很多人心想睡眠不足的問題還不好解決嗎?挑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呼呼大睡上一天半天,不就滿血復活了。或者採用“曲線救國”的方式,一天三睡也不失為一種補覺良策。

覺覺不是你想補,想補就能補!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在夜晚沒有得到充足的睡眠,除了會對人體造成較大的損害之外,最重要的是在白天補覺作用不大,言外之意就是白天睡再久也都是在做無用功。

同時,該研究還強調了長時間睡眠的重要性,分散睡眠也不會改善睡眠不足的狀況 [5,6],傳說的達芬奇睡眠法也是騙人。

劃重點:別熬夜了,我們欠下的“睡眠花唄”,是時候還了。

研究人員表示,將一天 24 小時晝夜節律變成 20 小時也不是毫無根據,該研究採用這種強制不同步 (Forced Desynchrony ,FD) 的設計 [7],主要是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晝夜節律不一致帶來的試驗誤差。

這也正是該研究獨特的創新之處。

目前,該研究並不是為了模擬日常生活中長期睡眠不足的實際情況。它旨在闡明長期睡眠不足這種生理現象對人體認知神經行為的影響。

儘管如此,該研究結果確實對數百萬人長期睡眠不足的人們產生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做一個元氣滿滿的少年

生活節奏再快,工作再忙,也不能缺覺。那些主動缺覺的寶寶們,請放過手機,早點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