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诞生

一本书的诞生

一本书的诞生

本文共计 5015字 | 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书籍,是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知识载体。从甲骨文到青铜器,从石刻到竹简,从丝绢到纸张,几千年来知识的载体一直在不断变化。

一本书的诞生
一本书的诞生一本书的诞生

15世纪,古登堡改良了活字印刷技术,这一划时代的技术变革,使纸质图书第一次在全世界得到普及。几百年后的今天,图书已成为每个人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一本书的诞生

约翰内斯·古登堡

1397年出生于德国美因茨,1468年2月3日逝世于美因茨,是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的发明导致了一次媒介革命,迅速地推动了西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是与东方的毕昇相比肩的历史巨人。

一本纸书,看似平常,但它的出版却涉及诸多复杂的流程和工序,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而图书发行,一般由出版社的发行部来完成,发行工作通常也需从选题策划阶段就开始介入,包括选题前期的市场信息收集、分析、整理,图书营销方案制定和实施。图书出版后面向各销售渠道的铺货和宣传以及图书账款结算等诸多工作。发行部是连接市场和出版社的重要环节,是出版社把握图书市场走向,获取一手信息的重要媒介。

今天我们要重点说的是,图书的

印刷制作

图书印制通常也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印前——印中——印后,下面我们详细来说。

印前

指印刷前的工作。主要包含图书装帧设计、调色、印刷工艺分析、打样等。

装帧设计:

现在进行图书整体设计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是个“全手工过程”,而是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通常用到的软件是Adobe公司的一系列平面设计软件,如InDesign、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等,当然也有些剑走偏锋的高手用PowerPoint来做设计。

一本书的诞生一本书的诞生
一本书的诞生

说句题外话,就艺术设计而言,工具不是最重要的,设计的好坏主要还是靠设计师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这里列出了一些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

开本:是指一张全张纸能开出多少个小张。如16K就是一张全张纸能切16个小张,32K就是一张全张纸能切32个小。开数越大,尺寸越大,开数越小,尺寸越小。常用开本为8K,16K,32K,12K,24K。异形开本通常意味着丢纸,或增加印刷成本。

一本书的诞生一本书的诞生
一本书的诞生

出血:简单说就是给印刷留修口,一般加角线来确定出血位置,指在印刷品裁切前超出成品的部分,以方便裁切后不会留有白边。图书一般留3毫米。大的包装类产品如手袋、纸箱等可根据情况适当放大修口,如5-8毫米均可。

一本书的诞生

咬口:是印品的前端,又叫牙口,指在印刷走纸过程中印刷机进纸机械叼纸所占用的白边部分,也就是印刷机叼纸时的位置,对开机一般是8-11毫米,这个部分不可能印上文字和图案。所以实际印刷面积必须扣除咬口部分。

一本书的诞生

设计好的电子文件,一般要按要求打包成标准文件,随后就可以直接给印刷厂进行打样或者拼版、制版了。

调色:

对于图片比较多的图书,如画册等,设计完成后还需对图片进行调色等操作,调色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图片印刷到纸张上后能有较好的色彩还原,这里要考虑到不同的纸张对于油墨的反应是不同的。

工艺分析:

这里主要指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就要考虑到需要用什么材质的纸张以及是否需要运用到特殊的加工工艺,很多时候,为了呈现出良好的最终效果,这些因素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一本书的诞生

HP indigo数码印刷机

打样:

印中

主要指印刷中期的工作,这部分工作主要包括拼版、菲林输出(现在已很少使用)、晒版(现在已很少使用)、CTP制版、上机印刷等环节。

拼版:

是为了后期折页和裁切的方便,把多个页面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块印版上的操作,印刷厂现在多是通过电脑软件进行拼版。

菲林输出:

这个技术现在已基本不用,但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菲林,就是传统摄影用的感光片和胶卷,电影用软片,是旧时对film的翻译,现一般是指胶卷,也可以指印刷制版中的底片

一本书的诞生
一本书的诞生

菲林胶片

菲林输出是一个类似于照相的曝光过程,它先把图文经过RIP处理成的点阵图象(即由网点组成图文),再将其转化为支配激光的信号,利用激光相对菲林片的纵向和横向移动,将激光点(即网点)打(射)到菲林片相应的位置上,使菲林片相应部位曝光,再通过显影机的显定影过程,把未曝光部分冲洗掉,就在菲林片上形成了点阵图象。

晒版:

晒版是配合菲林胶片的技术,现在也基本淘汰了。晒版即曝光,跟洗照片很像,是将载有图文的菲林胶片、硫酸纸和其他有较高透明度的载体上的图文,通过曝光将图文影印到涂有感光物的印刷用PS版(Presensitized Plate ,预涂感光版)上的工作。

一本书的诞生一本书的诞生

PS版

在PS版表面涂上一层感光膜后烘干,将有图像的胶片覆盖在上面,通过强光照射胶片,胶片上的图像被曝光影印到版材上的感光膜上,这个曝光影印的过程俗称晒版。一般通过晒版机完成。

CTP制版:

一本书的诞生

CTP制版机

上机印刷:

把制作好的印版安装上印刷机,就可以开始印刷了,印刷机的简易原理如下图:

一本书的诞生

一般印刷厂都有两种印刷机,单色印刷机和四色印刷机,单色印刷机一般用于印单色内文的图书,四色印刷机一般用于印彩色的图书。

说到这个四色印刷,这里有必要补充一些色彩的知识,在国际标准体系中,有一种是专门用于印刷的色彩模式叫CMYK模式,CMYK模式是就是四个颜色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即C:Cyan = 青色;M:Magenta = 品红色;Y:Y

ellow = 黄色;K:Key Plate(blacK) = 定位套版色(黑色)。

它和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上用的RGB模式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RGB模式是一种发光的色彩模式,想象一个熟悉的场景,你在一间黑暗的房间内仍然可以看见手机屏幕上的内容,但是要让你看见一本书上的内容就不可能了。

一本书的诞生

CMYK是一种依靠反光的色彩模式,我们是怎样阅读书上的内容呢?是由阳光或灯光照射到书上,再反射到我们的眼中,才看到内容。它需要有外界光源,所以,如果你是在黑暗房间内是无法阅读图书的。

只要是在发光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就是通过RGB模式表现的。只要是在印刷品上看到的图像,就是通过CMYK模式表现的。比如图书、期刊、杂志、报纸、宣传画等,都是印刷出来的,那么就是CMYK模式的了。

一本书的诞生

常见四色胶印机

好了,知道了色彩的原理,我们再回到印刷机,看看印刷机是怎么把彩色印出来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印版每次只能印一种颜色,所以,如果要进行彩色印刷,相同内容的版面就必须制作青、品红、黄、黑4块印版,调整好印刷的色彩顺序,依次套印,就能得到彩色的印刷效果了。下面是一台四色印刷机分色套印的过程(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简化了很多细节)。

一本书的诞生一本书的诞生

有时候出版物还会遇到需要印刷特种颜色,一般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选择专色印刷。

专色印刷是指采用青、品红、黄、黑四色墨以外的其他色油墨来复制原稿颜色的印刷工艺。包装类印刷中经常采用专色印刷工艺印刷大面积底色。

一本书的诞生

利用专色印刷的封面

专色油墨是指一种预先混合好的特定彩色油墨,如荧光黄色、珍珠蓝色、金属金银色油墨等,它不是靠CMYK四色混合出来的。

一本书的诞生

常常可以见到采用4+1色印刷的画册,如CMYK四色加印专色金,或专色银等,专色印刷的效果是四色无法混合出来的,其色域要超出4色混合的色域,4+1色印刷可以使印刷品更加具有档次,当然也使印刷成本增加。

关于印刷的清晰程度,需要了解一下网点(调幅网)和调频网的概念。

网点是构成印刷图像的基础,是表现连续调图像层次与颜色变化的基本单元,它起着传递版面阶调的作用。100%网点就是实底。网点线数是指每英寸的距离内最多有多少网点数。网点线数越高,图像越清晰。但在实际印刷中,一定要考虑纸张的平整度、吸墨性等因素,如表面粗糙的纸如使用150线或以上的网线来印刷,反而出现糊版,导致图片质量严重下降。常用网点线数有133线、150线、175线、200线等。

133-150线: 普通胶版纸和蒙肯纸四色印刷一般都采用此精度,普通纸张线数太高会糊版。

175-200线:精美画册一般都采用此精度。常用于铜版纸或涂布得比较好的特种纸印刷。

一本书的诞生一本书的诞生

网点的疏密

调频加网技术是一种崭新的加网技术,具有很多优点,适合用于特别精细印刷品,如高档次的摄影类艺术类画册和需要特别高解析度的产品图册。调频加网技术正受到印刷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调屏网点的网点大小是固定的,当输出设备的分辨率为2400dpi时,最小网点的直径约为10.5微米(即1/2400inch),它通过控制网点的密集程度来表现阶调。因为调屏网的网点极小,印刷出的图片极为精细,肉眼已不可能分辩出网点,类似视网膜屏的显示。特别适合印制高保真高精度画册。

传统的加网方法称为调幅网(AM Screening,以点的大小来表现图像的层次,点间距固定,点大小改变),调频网点(FM Screening,以点的疏密而不是点的大小来表现图像的层次)。

调频网也有缺点,中间调的网点密度极高,网点扩大率难控制;需要高精细印刷设备和苛刻性的印刷条件,对纸张的平滑度要求也极高,否则容易造成糊版而显得色彩不通透。

一本书的诞生

传统调幅网点靠网点大小的变化来实现过渡,调频网点网点大小基本一样大,随机分布,靠网点的疏密来实现层次的过渡

一本书的诞生

左边为200线印刷,右边为调频网印刷,调频网能给人纤毫毕现的感觉,再放大后见下图

一本书的诞生
一本书的诞生

再放大后左边的印刷网点依稀可见,右边调频网放大若干倍后依然看不到网点,几乎是连续调图案,不过中间调的网点密度极高,网点扩大率难控制,易造成色彩不通透的感觉。

印后

一般指图书的后期加工,通常也是由印刷厂来完成,包括:图书内页的折页、特殊工艺(刀板、烫金、覆膜、UV),装订等。

图书内页折页:

如图,印刷好的纸张需根据一定的顺序进行折页,每张纸折好后就称作一个书帖,一本书由多个书帖组成。

一本书的诞生

书籍的装订大都先把一张印有数页的印章折叠成一个书帖,然后书帖叠合装订。每个书帖的页数大多以4为基数。

特殊工艺: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特殊工艺。

覆膜:是指以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面,起保护及增加光泽的作用。一般有光膜和哑光膜,广泛用于书刊、画册的封面。现在高档次的包装常使用触感膜,可以带来细腻的手感,但材料需要进口,价格也比较贵,可用于高档图书的设计。

一本书的诞生一本书的诞生

UV:印刷界泛指的UV是印品效果工艺,就是在一张印刷品上,在你想要的图案范围上面再印上一层比较厚的光油 ,一般通过丝网印刷方式(有亮光、哑光、镶嵌晶体、金葱粉等),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增加产品局部的亮度与艺术效果。

一本书的诞生一本书的诞生

UV工艺

刀版:也就是模切版。常用于纸盒包装品制作,也可用于图书封面的模切、漏空等设计。

一本书的诞生

模切板

一本书的诞生
一本书的诞生

模切工艺

一本书的诞生
一本书的诞生

压凹凸工艺

烫金、银、电化铝工艺,线条精度要求高的必须采用电脑雕刻铜版来实现。

一本书的诞生
一本书的诞生

烫银工艺

一本书的诞生

高精度铜制烫金版

装订:

图书装订形式一般分为平装和精装。两者的区别是精装需要使用专用硬纸板,并做书槽,把封面裱在纸板上来装订,造价较高,适用于字典类、工具书、高档画册等。

一本书的诞生一本书的诞生

大部分图书使用平装的方式,平装图书又可分为以下几种装订形式:

骑马订:最为简洁、常用的装订方式,适用于较薄的、一般书脊小于3毫米,P数较少的册页装订。P数必须为四的倍数。常用于公司宣传册页,说明书等等。部分不需要书脊的图书也有采用。

无线胶装:属于平装,用于一般书籍的装订。所有页面加起来厚度超过3毫米的一般需采用平装。铣过背后用热融胶做联接材料,把内页和封面用胶粘在一起。这个装订方式成本较低,主要用于一般图册,非正式出版物、刊物等。无线胶装一般不能把书页翻到靠订口的位置,所以在排版时需要把订口处多空开一些,文字等不能太靠近订口,不建议做图片跨页。另外胶订如果胶不结实易造成内页的脱落。

锁线胶装:这也是经常使用的图书装订形式。使用锁线机对内页进行折页后把页面按2的倍数用线穿在一起,然后采用书脊滚胶和封面装订在一起。这个装订形式较为牢固,图书平整而结实。成本比无线胶装高,常见于大部分图书、画册。锁线后订口可以完全翻开,对于一些跨版面的图也不影响阅读。

锁线祼背装:现在不少书籍采用了裸背装订方式,这种图书装订工艺,好处在于可以让书完全摊平,不再有普通胶装图书订口中间约6mm的翻不开的夹缝,呈现最舒适的平坦状态。

一本书的诞生

书脊具有锁线后自然的比较原生态的观感,常用于艺术类图书的设计。缺点是书脊上不能印刷封面文字。这种装订方式比一般图书更加具有个性,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青睐。

成品书装订完毕后,为更好的保护成品图书还可进行塑封,最后用包装纸将图书打包、送样书到出版社进行成品质量检查,检查没有问题后批量送入出版社仓库准备投入市场进行销售。

到这里,一本书从装帧设计到最后装订入库的整个过程就完成了。

策划 马滨

内容整理 杨晓东 益珲

校对 李爽

排版 益珲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