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軍閥劉湘劉文輝:叔侄爭霸四川最終反目

民國初年,四川軍閥之間發生了大大小小數百次戰爭,而劉湘與劉文輝之間的戰爭則是四川軍閥混戰的高潮。劉湘與劉文輝是堂叔侄關係,曾一直互相依賴,被稱為“川軍二劉”。 “一川不容二流(劉)”, 隨著勢力不斷膨脹,二劉反目也成了必然結局。

民國軍閥劉湘劉文輝:叔侄爭霸四川最終反目

一林不藏二虎,一川不容二流(劉)

劉湘與劉文輝都是四川大邑縣人,二人是堂叔侄關係,劉文輝是劉湘的么叔,但劉湘卻要比劉文輝年長六歲。劉湘畢業於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在川系軍閥中屬於“速成系”。劉文輝畢業於保定軍校,在川系軍閥中屬“保定系”。劉文輝投身戎武之時,劉湘早已是少將旅長,劉文輝雖不在劉湘系統中任職,但他的發展壯大是與劉湘的提攜扶持分不開的。劉文輝對劉湘也有過不少的幫助,在較長的時間內,劉湘與劉文輝在四川的軍閥混戰中,一直互相依賴,時人稱之為“川軍二劉”。

民國軍閥劉湘劉文輝:叔侄爭霸四川最終反目

到了30年代初,經過長期的混戰,四川的一些老牌實力派,如熊克武、劉存厚、楊森等人已被削弱,二劉則成了最強大的兩支勢力。劉湘此時任四川善後督辦、21軍軍長,其防區包括川東南和鄂西一帶共計46縣,特別是控制著四川水陸交通的樞紐、進出口要津重慶,位置極為重要,兵力約11萬人。劉文輝後來居上,身兼四川省政府主席、川康邊防總指揮、24軍軍長等職,其防區包括川康一帶81縣,幾乎佔四川總面積的一半,兵力達12萬人。

當二劉成為四川壓倒群雄的兩大勢力之時,二人之間的矛盾也產生了。劉湘早有一統四川的野心,他經常公開聲言:“我統一四川后,將如何如何”。他的軍師劉從雲也經常在劉湘的耳邊說:“一林不藏二虎,一川不容二流(劉)。”劉文輝亦是野心勃勃,他常向別人問計:“你看四川要如何統一?”儼然以統一四川為己任。同時,劉文輝還支持滇軍胡若愚打回雲南,支持王家烈獨佔貴州。這表明劉文輝之志不僅在獨霸四川,還力圖控制西南。

民國軍閥劉湘劉文輝:叔侄爭霸四川最終反目

叔侄爭霸,劉湘內結同盟外找靠山

叔侄二人都想稱霸四川,為削弱和搞跨對方的明爭暗鬥在所難免。1931年,劉文輝以200萬元鉅款,從外國購買了一批軍火由上海運往成都,途經萬縣港時,被劉湘部師長王陵基扣留,劉文輝親往重慶與劉湘交涉而毫無結果。劉文輝也還以顏色,暗中以鉅款收買劉湘所部師長範紹增和旅長藍文彬,並命令駐江津所部切斷重慶糧道。劉文輝之兄劉文彩還收買刺客,企圖暗殺劉湘。至此,二人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程度。

民國軍閥劉湘劉文輝:叔侄爭霸四川最終反目

當時,二劉兵力不相上下。川內其他軍閥最能舉足輕重的是鄧、田兩部。鄧錫侯外號“水晶猴子”,以老謀深算著稱,時擁兵4萬多人,駐在成都。田頌堯外號“冬瓜”,擁兵5萬多人。鄧、田與劉文輝同屬於“保定系”,在1925年之後,三人同駐成都,對外高唱“保定系團結”以自重。後來,隨著劉文輝實力的增長,其試圖兼併鄧、田兩部。劉文輝還用金錢大力收買鄧部的師旅長。二人遂相依為命以圖自保,並欲聯合劉湘。1931年,田頌堯派出代表赴渝面見劉湘,表示願意與之聯合對付劉文輝,劉湘當然求之不得。雙方几經信使往來,終於結成反劉文輝聯盟。

劉湘在準備對劉文輝的進攻時,也從蔣介石那裡得到了支持。在國民黨新軍閥的幾次混戰中,劉湘始終站在蔣的一邊,並曾出兵相助。而劉文輝則不然,他數次與反蔣派結盟反蔣。1932年夏,劉湘把解決劉文輝的計劃轉交蔣介石,正在江西剿共的蔣親筆覆函,對劉湘備加慰勉,批准他便宜行事。劉湘內有同盟,外有靠山,終於下定進攻劉文輝的決心。

民國軍閥劉湘劉文輝:叔侄爭霸四川最終反目

劉湘當上四川王,結束軍閥混戰局面

1932年10月1日,劉湘指使駐武勝的羅澤洲首先發難,向駐南充的劉文輝部打響了第一槍,從而揭開了二劉大戰序幕。12月10日,戰鬥全面展開。劉文輝一開始以凌厲之勢向劉湘進攻,劉湘部死傷上萬人,處境極為不妙。為防止劉文輝乘勝直搗重慶,劉湘採取了三項措施:一是派劉文輝的親家杜少棠持他的親筆信向劉文輝請和;二是致電鄧錫侯、田頌堯,請其迅速出兵抄劉文輝後路,以免同歸於盡;三是加緊對劉文輝部將進行收買分化。這三招果然奏效:鄧、田立即出兵攝劉文輝之後向仁壽、雙流、溫江等地進攻;同時,劉文輝部旅長陳鳴謙陣前倒戈,投向劉湘。局勢突變,劉文輝優勢頓失,只得同意劉湘的請和。雙方於1932年12月21日簽訂了停戰書。

民國軍閥劉湘劉文輝:叔侄爭霸四川最終反目

次年5月26日,劉湘、鄧錫侯等在樂至召開“安川會議”,決定聯合向劉文輝反攻。劉文輝疲於應付,被迫撤出成都,後又退守雅安,再向西康一帶撤退。當時,部隊大部為劉湘收編,劉文輝只率殘部兩萬餘人退往漢源。達到削弱劉文輝的目的後,在劉文輝的大哥劉升廷的調停下,劉湘停止進攻,並將雅安、滎經、天全等縣劃作劉文輝的防地,劉文輝遂得以回駐雅安。至此,劉湘達到了獨霸四川的目的。

劉湘劉文輝叔侄之戰,是四川軍閥四百多次戰爭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混戰。戰爭到1933年9月止,前後近一年,動用兵力30餘萬人,四川大小軍閥幾乎全部捲入。二劉之戰的結束,標誌著四川軍閥混戰的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