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運會東道主文明公約」將出台,座談熱議:公約須好記易懂

前期徵集時的熱烈氣氛延續到座談會上,12日,市民代表、專家學者就“軍運會東道主文明公約”展開熱烈討論和評議,為完善公約貢獻智慧,踴躍建言。交流中,大家認為,公約的制定要注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的倡導,多講行為規範。在公約語言上,提得最多的意見,還是要直白好記、通俗易懂。“公約要儘可能簡潔明瞭,老百姓記得住,才會更好地去遵守踐行。”

座談會結束後,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將吸納市民代表的好建議,對公約進一步修訂完善,爭取早日正式發佈。

參加座談者也期待著,公約出臺後,能通過加大宣傳,變為人人的自覺行動,對今後武漢文明創建產生更深遠的意義。

聲音》》》》

政協委員首提公約“金點子”

再次建言文明遛狗和廁所革命

6月29日,武漢市政協召開常委會議,圍繞“以軍運會為契機,全面提升城市環境品質”開展協商建言。會上,市政協常委、市九三學社專職副主委付文芳和市政協委員、團市委統戰聯絡部副部長阮航首次建言要形成“軍運會市民文明公約”的“金點子”。

7月12日的座談會上,阮航委員再次建言,文明公約要接地氣,要管小事兒和細節,也要真正可執行能執行,設立便於參與的方式,讓群眾對違反公約的行為有約束效果,對模範遵守市民有鼓勵。

“公約內容應涵蓋展現微笑、有序排隊、控制音量、會說感謝、穿著得體、不亂扔垃圾、牽繩遛狗、保持廁所清潔等等方面。”他解釋,微笑是最好的語言,一個微笑足以讓外國友人感受大武漢的熱情友好。另外,在地鐵、公交、電影院等公眾場合不大聲喧譁,控制音量也是一種文明禮儀。還要提倡市民在得到幫助或服務後,多說一句“謝謝、不用謝”,展現語言文明。

“芬蘭的狗等寵物都需要上動物學校,進行基本行為的培訓。”近來武漢發生了一起狗咬傷幼童的事件,他以自己在國外的所見所聞為例,強調市民在公眾場所遛狗,一定要牽繩。他還提出,公約要著眼於解決市民生活中的不文明行為、不文明現象,廁所文化也要得到重視,“廁所革命要消除廁所異味、小廣告和菸頭,呈現出乾淨整潔的公共環境。”

公約不應太空泛,應找“小切口”

“我發現多數公約內容都是禮讚,其實也可以從身邊的行為現象上進行創作。”市民代表張淑靜認為,公約內容不應太廣泛,可以從細、小、實的“小切口”著手。她從自己所在的社區為例,在社區暑期託管班中,發動學生參與,用開放空間的形式,開展“小小東道主、文明微公約”的徵集活動,“這種活動切口小,但是很有啟發。孩子們在活動中提到文明過馬路、文明觀賽、文明用語等方面,如過馬路走斑馬線,不能玩手機,不要聽耳機。這些都很貼近生活。”

她還快速朗讀了一首軍運會“三字經”:軍運會,聚江城,東道主,壯精神,遇賓客,笑臉迎。語言美,顯真情。廢棄物,別亂扔,人車行,交規明。觀賽事,心氣平。享盛宴,禮先行。“這種短平快,節奏強的方式,好記上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