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生活,需要一種儀式感

你有過租房經歷嗎?現在是否就住在租來的房子裡?

據統計,2017年我國流動人口規模近2.5億,以租住私房作為居住模式的佔到近七成。相信不少畢業生近期也歷經了步入社會的第一課:租房

租房生活,需要一種儀式感

其實,長大,就是從租一間小屋開始的。這時你才會發現,無論住在哪裡,生活,唯有經營才會生意盎然。

不客氣地說,租房之前誰不是個王者,直到——有過租房經歷之後。

四處奔波看房;被“黑中介”坑;租金花了工資一半;看房時說得天花亂墜,等簽了合同,房東/中介就當起“甩手掌櫃”;搬進來不到一週,洗衣機壞了 熱水器壞了、馬桶堵了……遭遇“奇葩”室友;租金隨意上漲;退房時以種種藉口扣下押金;被房東/中介臨時清退......一波三折,五味雜陳。

租房生活,需要一種儀式感

這些“租房心酸史”,可曾在你的生活裡上演?

2017年我國流動人口規模近2.5億,以租住私房作為居住模式的佔近七成。或主動或被動,租房正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選擇,不愉快難免。

事實上只要租房前,做足功課三思而行,在他鄉覓得一處暖居,結束漂泊也非難事。更何況生活沒你想象的那麼糟,房是租來的,但如果把自己的生活,也一併定義為“租來的”,不去珍視不去經營,則生活不免一團糟。

生活不是租來的,青春也不是租來的,把日子過得熱氣騰騰,哪怕在租來的房子,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感。

房子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開始了租房生活。久而久之,我發現,生活其實需要一種能力,才能將它經營好。這種能力就是我們平日裡所說的“儀式感”。

具體一點來說,或許是為自己的房間添一束花,在地上鋪一塊精美實用的地毯……生活中的這些點點滴滴,會把主人的審美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其實,一花一草不僅美化了環境,還能體現出我們從容不迫的心態。

租房生活,需要一種儀式感

在異鄉生活,一處溫馨的住所,能夠很大程度上消減孤獨感。

我居住的房間是由一間小書房改造出來的,它只能安置一個小衣櫃、一張單人床、一個書桌。牆上有一個三層書架,與陽臺相連。我平時沒有精力將這個房間佈置得多麼精美,我能做的只有兩件事——將床佈置舒服,保持房間的乾淨整潔。

剛住進來時,我將屋子裡裡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買了一個柔軟的床墊,換上了自己喜歡的床單,讓人看上去覺得很舒適。隨後我從公司剪了一枝綠蘿回來,插到一個透明的玻璃瓶中,任其生長。又從網上買了各式收納框盒,將零碎的東西整理好。其實裝扮房屋是一個有趣的過程,它是你真正開始生活的序曲,因為真正的挑戰來自日常生活中層出不窮的零碎事情。

那時,我去上海找我的閨蜜玩,雖然她月收入過萬,卻對生活毫不上心。她和公司幾個不熟的同事,住在公司為她們租的一套三室兩廳的房間。本來條件很好的環境,被她們住得像是地下室。據說衛生間的燈已經壞了好幾個月,她們每次洗澡都是用手機上的燈光來照明。廚房的水龍頭早就不能用了,梳洗臺上也是滿滿一層灰。

生活中無非洗漱、做飯,這些事情看似微乎其微,但是你每天都在重複做。而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決定了你的生活質量。

租房生活,需要一種儀式感

在工作之前,這些事情或許有很大一部分父母為我們解決了,但是在我們未來很多時間,終究需要我們來面對。

如果你懶得找人修理,敷衍生活,那麼漸漸你會馴養出一個隨便的生活態度,你會習慣在每一件事情上放棄標準,最終成為一個沒有質感的人。

和我一同進公司的同事用“逃難”來形容她的生活。她從來都不會下廚房做飯,每天都在外面隨便吃一點,如麻辣燙、肉夾饃等。她時常會抱怨生活艱辛,討厭租房的生活,即使下班了,都不想回家。聽到她的訴苦後,我常給她帶一些我自己熬的綠豆粥、蓮子湯等。其實,把自己的小屋打掃乾淨,簡單給自己做一頓飯,或許就會改變自己“逃難”的心境,慰藉著獨自漂泊的孤獨心靈。

以前的我也不喜歡做飯,總認為做飯、做家務是很無聊的事情。但是,後來自己租房子生活以後,經常會手忙腳亂應付生活的瑣事,我才明白這些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好好生活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能力的鍛鍊。

做飯讓我們更有耐心,學會平衡各種味道,也學會平衡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整理收納不僅讓我們時時清潔自己的房間,也讓我們時時淨化自己的內心。如此,在歲月沉澱中,我們囿於廚房與愛,前方卻是星辰大海。不知不覺中,你會發現,你眼中的日常竟然成了別人所豔羨的精緻生活。

租房生活,需要一種儀式感

朋友小A和別人合租了一套公寓,雖然小屋只有不到10平方米,房間裡的傢俱也很簡單,但她卻將自己的單身生活經營得有聲有色。這源於她有一個很會過生活的房東,房東每個月通過出租房管理軟件房東利器發來電子賬單,小A覺得比以前潦草的手寫賬單更有質感。這樣的房東也更有時間規劃自己的事業與生活,非常懂得享受。

租房生活,需要一種儀式感

她曾說:“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每天努力工作。正是為了更好地享受每一天的生活。”細想她說的話,確實如此,我們想要享受生活的快樂,就要發現生活中的美好,這樣才能夠在平淡生活中創造出更多精彩。

許多人想的是:“如果有一天我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連出租小屋都收拾不好的人,真正擁有了自己的房子後,就能夠將自己的家收拾好了嗎?

我們常常羨慕別處的生活,生活在大都市,會嚮往寧靜的鄉村;生活在鄉村,又會嚮往城市的繁華便利。其實,生活一直都在當下的每一個瞬間。

租房生活,需要一種儀式感

如果你覺得當下的生活不能給你快樂,不如就從改變自己的房間開始,重新設計一下,加上自己喜歡的元素,扔掉不必要的囤積物品,其實很簡單。想象一下,每天下班後拖著疲憊的身體打開門,看到自己創造的喜歡的小房間,是不是又會感覺滿血復活了呢?

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會用一顆欣賞的心去對待生活。“任何一種長期單一模式的生活,都是在對自己犯罪。明知有多項選擇的權利卻不去主張,更是錯上加錯。誰說你我沒權利過上那樣的生活: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夠浪跡天涯”。

不要因為屋子是租來的,就將自己的生活質量降低。你如何對待生活,生活也將如何對待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