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感統?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愛學習,寫作業要幾個小時,小動作特別多,上課也不注意聽講,經常把題抄錯,總記不住老師留的作業,你打他罵他都不管用……

其實,在幼兒園和小學這樣的孩子還不在少數,老師反映這些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很難與人相處,常會出現讀書跳行,從而造成學習障礙。造成孩子學習成績下降,跟不上進度,在心理上產生自卑感。另外,在生活上還常常丟三落四。其實以上這些表現很可能是由於孩子感覺統合能力失調的緣故。

什麼是感覺統合?

什麼是感統?

大腦把從身體各感官傳來的感覺信息,進行多次組織分析、處理,做出正確決策,使整個機體和諧有效地運行。

人的大腦就像一個司令部,內部的不同部位必須經過統一協調的工作,才能完成人類高級、複雜的認識活動,包括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概括和理解能力。當大腦對感覺信息的綜合發生問題時,就會使機體不能有效地運作,這種情況稱為感覺統合失調。若孩子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現象時,會對他今後的學習、生活帶來不便,因此家長應對這方面加以重視。

什麼是感統?

“感覺統合”的失調錶現

感覺統合發展不好,就會導致感統失調。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多動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暈,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調皮任性,興奮好動,容易違反課堂紀律,容易與人衝突,愛挑剔,很難與其他人同樂等。

視覺感不良——儘管能長時間地看動畫片,玩電動玩具,卻無法流利地閱讀,經常出現跳讀或漏讀或多字少字;寫字時偏旁部首部顛倒,甚至不認識字,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抄錯題抄漏題等。

聽覺感不良——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見,丟三拉四,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留的作業等。

觸覺過分敏感——害怕陌生的環境、吮手、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等、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或過分緊張、愛惹別人、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

觸覺過分遲鈍——冒險行為,自傷自殘,不懂總結經驗教訓。或者少動,孤僻,不合群,做事縮手縮腳、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為。

本體感失調——方向感差,容易迷路、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閉上眼睛容易摔倒,站無站姿、坐無坐相,容易駝背、近視,過分怕黑。

動作協調不良——動作協調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樣會滾翻、騎車、跳繩和拍球等。

精細動作不良——不會繫鞋帶、扣紐扣、用筷子,手腳笨拙,手工能力差。

什麼是感統?

感統失調不是病

有沒有被嚇到?上面的情況,好像自己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出現。那麼,是不是說明孩子就屬於問題孩子呢?更或者,孩子會不會是有病呢?

No!

感統失調不是病,只是大腦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輕微障礙,不需要打針吃藥。事實上,以往大量實踐已經證明,藥物對感統失調的改善效果甚微。反倒是1972年美國加州大學愛爾絲博士及其團隊開發出的感覺統合訓練卓有成效,在國際上得到了普遍應用。

感統訓練是一個持續不間斷,既講究質又講究量的過程,如果你想要讓孩子改變,一定要做好付出足量時間和精力的準備哦!

艾瑞斯感統學院針對成人教育上線了,時效短(僅需三天),出證快,國家認可,全國通用,終身有效。

想要在家帶好孩子?

想要拿著證書找個不錯的工作?

學習感統是你的首選

17335770991(電話)

想要代理也可聯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