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持幣,右手握錢,淺析連「任正非」都覺高端的挖礦產業

左手持幣,右手握錢,淺析連「任正非」都覺高端的挖礦產業

昨日,證監會副主席姜洋的“希望你們在國內上市”信號的消息再次將這個上市請求3申3敗的「嘉楠耘智」帶入人們的視野,一場關於中國芯的焦慮也從中興引致幣圈,嘉楠耘智真有改變中國“無芯”的困局,真能讓中國在國際上揚眉吐氣?倒是讓人存疑。

作者 | 林君

此前,任正非答深圳商報記者“華為做不做區塊鏈”問題時表示:“區塊鏈還沒有提到日程上來。算法算力是超尖端技術,是極難的”。這個讓任正非驚歎“超尖端、超難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上月,比特大陸在科技部認定的獨角獸名單中出現,再次將這個年利潤“30~40億美元”的企業拉入人們的視野,這個以算力為核心的挖礦行業到底有多賺錢?

全球主流數字貨幣挖礦格局

挖礦,指的是利用電腦硬件計算出比特幣(或其他數字貨幣)的位置並獲取的過程。隨著商業模式的演進,更是衍生出了雲挖礦這種投資方式,它指投資者在平臺付款購買雲對應的算力模式後,由對方公司提供"礦機購買安裝部署維護的一條龍服務"。

而作為數字貨幣整個產業鏈中最賺錢的行業,礦池在幣價走勢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加上數字貨幣市場持續低迷,有人判斷一旦幣價跌破礦工投資成本價,即會引起礦工大量拋售,進而引發新一輪暴跌。上月,魚池毛世行公佈一張涵蓋多種數字貨幣挖礦的成本價圖,圖片顯示,目前多種幣價距離礦工開挖主流幣的成本價尚有一段距離,據最新數據,數字貨幣市場已經回暖。

左手持幣,右手握錢,淺析連「任正非」都覺高端的挖礦產業

據瞭解,目前的比特幣挖礦方式已經從2013年的購買一兩臺礦機發展到小型礦機作坊,發展到大規模礦場挖礦,進而發展為雲算力和礦機託管等綜合性商業模式。近日,國內三大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火幣宣佈正式上線礦池業務,自稱已是全球首家集數字貨幣開採與一體化的礦池平臺。

而人們對挖礦行業的印象,最多的認知還停留在「暴利」。

營收可與交易所相媲美

對於創業團隊來說,“獨角獸”是對公司最好的肯定,雖然區塊鏈技術還未產生一個“殺手級”應用,但在今年3月份的中國獨角獸新榜單中,已然出現區塊鏈相關企業——比特大陸。

據比特幣區塊瀏覽器(btc.com)的數據,前文提及的比特大陸旗下礦池,目前擁有的算力在全球總比特幣全網算力中排名第一,緊隨其後具有中國基因的企業還有AntPool、ViaBTC、F2Pool、BTCC等,均位列前列。

據瞭解,世界第二大比特幣礦機生產商Canaan(嘉楠耘智)歷經2016年年中借殼創業板之路折戟後,第二年再次提交新三板掛牌申請,但還是失敗。近日有消息稱,嘉楠耘智最終選擇放棄國內上市計劃,考慮在香港IPO。而據其公開發布的財報,嘉楠耘智在2015年度營收達5531.73萬元,淨利潤為245.53萬元;2016年度營業收入約為3.16億元,利潤為5806.61萬元;2017年1~4月營業收入約為2.55億元,利潤為3269.37萬元。

左手持幣,右手握錢,淺析連「任正非」都覺高端的挖礦產業

“對於30億到40億的運營利潤,比特大陸僅用了四年時間就實現了這個目標,而英偉達公司則用了24年。”有報告數據顯示,據悉,比特大陸收入主要來自於以下幾部分,其中大部分收入來自出售由該公司芯片提供動力的礦機,其餘收入通過挖礦本身產生,包括從礦池收取管理費,以及雲服務出租其礦場挖礦能力。

去年,國內監管政策出臺後,中國最老牌交易平臺比特幣中國宣佈停止所有交易業務,但礦池(國池)等業務不受此影響,還會繼續正常運營;加上火幣近日宣佈上線礦池業務,交易平臺+礦池這種包攬產業鏈最賺錢環節的做法也越來越得到區塊鏈創業團隊的歡迎。

當然了,在業務擴張之外,這也給“比賽者與裁判是同一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end

©推薦文章,請看《ValueNet Capital CEO 張淞亞:海內外區塊鏈基金玩法有哪些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