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擴張後,「區塊鏈媒體」下一步要往哪裡走?

融資擴張後,「區塊鏈媒體」下一步要往哪裡走?

前言:雖然垂直行業媒體發展週期短,但是與綜合類媒體相比,區塊鏈媒體的創業風險是否會更高還尚未可知,至少從目前來看,牛市攢下的資金還足夠媒體熬過“寒冬”。

作者 | 黃曉君

行將就木還是順勢發展?從去年年底到現在,區塊鏈媒體匯聚了太多資本的目光,最明顯的表現是在前者相繼獲得後者融資消息不絕於耳後,行業從業者已經從頻頻發出“一個剛成立不過倆月的區塊鏈自媒體竟能融到這麼多錢”驚歎到現在,大家已經不足為奇。

但是當融資數百萬、千萬的風光期過去,整個數字貨幣市場陷入低迷的情況下,區塊鏈媒體下一步要往哪裡走的問題,無論是對於定位區塊鏈資訊,還是定位於區塊鏈深度文章的媒體來說,都值得深度考慮。

日漸擁擠的區塊鏈媒體賽道

去年開始,區塊鏈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除去技術本身演進的原因外,區塊鏈媒體大多是由於暴漲的數字貨幣市場帶起來的。據不完全統計,區塊鏈媒體融資爆發期集中於今年2~3月份,融資額多在數百萬、千萬乃至上億級別。

從上表可發現,目前行業內的區塊鏈媒體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已經有一定積澱的媒體,比如BTC123、巴比特和金色財經,在資本的裹挾下,這些媒體大多也進行了相應的資本加持;二是從鏈圈外的媒體轉型過來的媒體,包括鈦媒體旗下媒體鏈得得、BiaNews等;

三是一大批新起的媒體,包括深鏈財經、鏈天下、虎爾財經等等,這些媒體多是由行業多年深耕者主導,除了囊括快訊、行情、行業分析、社群等模塊外,在定位上也都呈現出差異化。例如定位區塊鏈行業深度文章的「深鏈財經」;既有豐富行業資源,又有技術背景的「鏈天下」,則定位於區塊鏈產業服務平臺;還有利用其金融背景,採用Token的方式打造內容生態的「虎爾財經」等等。

整體而言,今年的區塊鏈媒體賽道與去年相比,差別還是比較大,原因是該行業垂直類媒體基本上是由於暴漲的數字貨幣市場帶起來的。所以可以看到,去年活躍的基本上是從幣圈原生髮展起來的媒體,其中又以自媒體居多;今年以來,隨著財富效應的曝光,傳統媒體人相繼進場,帶來的最明顯效果是區塊鏈內容質的提升。

短時間內出現數百家區塊鏈媒體/自媒體,與風口、搶佔流量紅利、資本哄搶關係密切,隨著時間的推進,可以預見的是:在短時間的野蠻生長後,由於起點、資源、定位方向不同,各家逐漸拉開距離的情況也會相繼發生。

偃旗息鼓還是繼續深耕?

不可否認的是,當下區塊鏈自媒體的盈利模式並不十分清晰,還是傳統的廣告、軟文、知識收費等模式。按照以往的經驗:這類垂直類媒體的盈利模式雖然在短期內可能有效,但並不持續,畢竟媒體信息服務的暴利時代已經式微,流量紅利正在消退,隨著大量區塊鏈媒體的集體湧入,必然會帶來新一輪的行業洗牌。

至少目前可以看到的是,已經有兩種迥然不同的商業模式。一種是類巴比特,它們專注於服務已經對數字貨幣有一定認知的用戶,另一類是以區塊鏈渾水等主要服務對區塊鏈、數字貨幣認知幾乎為零的用戶,前者能依靠與項目方的人脈資源優勢獲得一手的資訊與信息,後者則主要依靠專業的新聞從業經驗,為用戶提供深度、優質內容。

在行業發展初期,“內容為王”效應並沒有凸顯,雖然垂直行業媒體發展週期短,但是與綜合類媒體相比,創業風險是否會更高也尚未可知。但是我們給出的一個判斷是,區塊鏈媒體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的一個因素是社群。整體而言,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和洗牌的深入,區塊鏈媒體熱度也會像共享經濟、O2O、VR一樣逐漸降低,相應地,區塊鏈媒體數量也會有一定程度的銳減。

但無論哪個領域,只有那些具有獨特優勢、具有真正價值的產品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區塊鏈媒體也不例外。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