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萬達布局區塊鏈,還是難逃敗局?

為什麼萬達佈局區塊鏈,還是難逃敗局?

在佈局區塊鏈長達2年、國內外區塊鏈技術企業早已激烈搶佔制高點之後,作為商業巨頭的萬達才開始選擇與國外公司合作、進行所謂的私有鏈、聯盟鏈和公鏈“互補”。

作者 | 林君

3月12日,新西蘭奧克蘭區塊鏈公司Centrality宣佈,已經與萬達旗下網絡科技集團達成合作,雙方將分兩步在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生態圈打造等方面展開戰略技術合作。據瞭解,此次合作早已在年前完成,流程走完了才發的消息。

萬達強調:此次合作不涉及ICO,但是更具體的技術買賣、合作開發後技術的歸屬以及預期項目落地時間問題並沒有明確回應。

在佈局區塊鏈長達2年、國內外區塊鏈技術企業早已激烈搶佔制高點之後,作為商業巨頭的萬達才開始選擇與國外公司合作、進行所謂的私有鏈、聯盟鏈和公鏈“互補”,但是當前種種跡象表明,萬達的區塊鏈佈局之路已難掩停滯不前的結局。

1、萬達區塊鏈技術虛實

合作稱雙方將共同研發、推廣Centrality的開源公鏈技術PL^G在主要場景的應用落地,技術集成後還將打造一整個生態系統。通過查閱這家遠在新西蘭的區塊鏈公司發佈的項目白皮書,可以發現這個項目使用的是由以太坊底層開發的代幣,由此可知,萬達接下來要“共同研究”的技術也會先從以太坊區塊鏈起步。

但是,萬達在區塊鏈技術領域一直鑽研的並非以太坊區塊鏈。根據公開信息可知,從2016年開始,萬達深度參與的是Linux基金會的超級賬本(Hyperledger)項目,但現在,這個由IBM主導的區塊鏈開源底層代碼庫已經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範圍內,更有區塊鏈應用團隊指出“在支持商用的時候根本跑不起來”。

為什麼萬達佈局區塊鏈,還是難逃敗局?

去年年底,外媒報道稱,已經有超過十五家會員企業或主動降低會員級別以削減對於超級賬本的資金支持,或直接退出該合作項目,其中就有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和R3,不可否認的是,在區塊鏈技術領域,超級賬本影響力已經日漸式微。

一位知情人表示:“兩年前就建議要在這兩方面都投入資源,但是沒有被採納。可惜了”。作為超級賬本董事會成員,萬達每年需要繳納高達27萬美元的會員費,如此高昂的費用並沒有給萬達帶來實際的落地產品。

2、佈局大、掣肘多,大公司進階的攔路虎

區塊鏈獨特的分佈式特點天然適用商業世界中點對點數據對接分享過程,如果萬達充分調動集團內部資源,將旗下各項業務串聯,憑藉萬達自身商業地產優勢,也能最大程度利用區塊鏈技術搭建起一個共享商業平臺。

願景很美好,實際情況卻是類似萬達這樣的大型企業,轉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這中間不僅有企業自身整體戰略的考量,也有內部利益的博弈,畢竟前期區塊鏈研發很燒錢。

首先,從主導萬達區塊鏈佈局的網絡科技集團在整個萬達商業帝國中的地位來看,該部門並非核心部門,2017年12月底,萬達網絡科技集團員工已經從6千名裁減至300名,人數從最高峰削減了95%,人才的欠缺會直接導致項目的質量與進度。

為什麼萬達佈局區塊鏈,還是難逃敗局?

其次,大企業的毛病在於面對新生事物的時候,他們很難像小公司一樣及時、快速調轉船頭。這家在商業地產領域已經根深蒂固的集團,要想轉向文化、旅遊、影視產業,還是物業租賃產業,進行所謂的“輕資產戰略”轉型並不容易。再加上非核心部門的萬達網絡科技集團在這場轉型陣痛中,已經直接或間接成了犧牲品,表現是去年萬達集團年會上,董事長王健林公佈的2018年工作計劃中完全沒提及網絡科技集團。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然能夠從2016年開始佈局區塊鏈體現了萬達長遠的戰略眼光,但是從技術與落地情況看,結果並不太樂觀,導致即使有區塊鏈助力,這艘負重過大的巨輪航行起來並不順利。

面對當前區塊鏈創技術企業不斷迭代技術,互聯網企業爭相推出概念項目的情況下,萬達開始將目光重新轉向公鏈,在“技術集成”的基礎上再打造一個商業生態系統;

在方向正確的情況下,萬達想僅憑前2年在行業解決方案、企業內部創新部門、開放應用平臺的經驗遠遠不夠,成功的關鍵仍然在於能否輕裝上陣。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