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國打造「極欲世界」《阿修羅》製作能否匹配上它的「野心」?

35国打造“极欲世界”《阿修罗》制作能否匹配上它的“野心”?

35國專業團隊鼎力加盟

真鑑影業董事長楊真鑑是《阿修羅》的幕後推手,也是該片的監製、製片人,參與了影片的藝術規劃、劇本創作、主創選取,以及影片的製片管理、融資和營銷規劃的全過程。此前由他主導製作的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畫皮》系列,它開創了東方新魔幻電影的模式,兩部《畫皮》均創下票房佳績。2012年《畫皮2》後,楊真鑑本可以順理成章地啟動《畫皮3》,最後卻為了這部《阿修羅》擱置了畫皮系列。“我們需要真正拿得出去的重工業電影,而不是躺在過去成功的項目上不思進取地吃老本。”六年來,楊真鑑製作《阿修羅》的初心從未改變,“為了保持影片的血統純粹,我們沒有要一分國外的投資,就是怕別人說這不是中國電影。”

35国打造“极欲世界”《阿修罗》制作能否匹配上它的“野心”?

楊真鑑表示,《阿修羅》在啟動初期找了很多國內的主創人員,經過了大量摸底和談話,他們發現要製作如此高水準的電影,以國內的現有技術和產業能力是遠遠無法實現的。無奈之下,整個團隊耗時一年半在全世界範圍內尋找能夠製作這部電影的專業技術人員。尋找的過程異常曲折,起初多數人是持懷疑態度的,認為這部電影的內容和藝術框架不可能是中國電影人想出來的,“後來經過多番深度溝通和各種證明,他們逐漸被我們的工作態度、藝術理解力和製作決心所感染,逐一加入了這部電影,並且熱情介紹身邊的優秀電影人加盟這部影片。”

35国打造“极欲世界”《阿修罗》制作能否匹配上它的“野心”?

《阿修羅》的攝製組是多國部隊,來自35個國家的200多個外方人員和1600名中方人員通力協作。全片總長140分鐘,視效鏡頭2400多個,與漫威系列電影的單片視效鏡頭數量相當。前後期全部參與本片的中外工作人員接近7000名。但不同於以往大多數的中外合作模式,即對方提供題材負責全程製作和發行,中方提供資金。《阿修羅》此番與好萊塢團隊聯手是對方提供技術,由中方出題材和藝術理念及標準,並承擔全程製片管理工作。

35国打造“极欲世界”《阿修罗》制作能否匹配上它的“野心”?

“這些世界級的主創人員在劇組核心崗位擔任部門領導,但部門的副職都是中國人,這樣的工作模式要求中方製片管理核心人員必須是既通曉製作又通曉藝術本身的電影人,如此才能達到與世界頂級電影人的無隙溝通。”雙方合作也是相互學習和提高的過程,“我們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因為我們的電影工業基礎差,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外國團隊人員也說從中國電影人身上學到了很多,這也許只是客氣,但我們通過攝製這部電影的確展示出了中國人的智慧,以及克服困難的勇氣。”

多元素材跨國界傳播

成本高達7.5億元的《阿修羅》堪稱國內投資最大的奇幻電影,也是特效鏡頭數量趕超歐美的首部國產奇幻電影。如果加上宣發費用,該片最終票房至少要達到25億元以上才有可能收回成本。敢於在國內奇幻電影不斷撲街的大環境下如此大手筆投入,楊真鑑說除了需要膽氣和魄力,更需要一種情懷,“因為中國太缺這樣的電影了,中國電影急需提升產業能力,否則對不起這麼龐大的觀眾群體。”

35国打造“极欲世界”《阿修罗》制作能否匹配上它的“野心”?

在楊真鑑看來,中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深厚積澱,奇幻題材的創意和故事取之不盡。之前很多奇幻題材被詬病,除了被吐槽“五毛特效”,講不好故事也是主要原因。但楊真鑑強調,奇幻題材對好故事的定義不應該是狹隘的,“現在大家都在比講故事,有的甚至恨不得套用文學的辦法塞到電影裡。難道光影不是故事嗎?音樂不是故事嗎?鏡頭剪輯不是故事嗎?能夠為人連續感知的情懷當然也能構成故事。一部好的奇幻電影其實拼的是想象力、美學能力和技術實現能力等綜合能力。”

35国打造“极欲世界”《阿修罗》制作能否匹配上它的“野心”?

將中國龐大的文化資源變為可跨國界傳播的高水準重工業電影是楊真鑑對《阿修羅》的期望和要求。在他看來,所謂“重工業”也不僅是大投入、大場面、大特效,而是高度專業化。“好萊塢能把全世界的素材為己所用,幾乎人類發展的任何題材和歷史都可以被他們當作電影背景。中國電影全面升級的過程,其中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中國電影人能不能融合全世界的素材為我所用,這也是中國電影躋身世界電影主流行列的必由之路。”楊真鑑說。

產業升級刻不容緩

儘管今年暑期檔被楊真鑑稱為“史上競爭最激烈暑期”,《阿修羅》加入戰團卻是“蓄謀已久”。楊真鑑認為,競爭最激烈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史上最好的機會可能要來了,“這麼多的好電影共襄盛舉,不是要彼此傾軋,而是要一起提升,創造出增益價值。健康的市場應該百花齊放,各種題材的影片都應該有生存空間。”至於票房預期,楊真鑑並不掩飾對成功的渴望,“所謂成功至少是達到了及格目標,一是不虧錢,二就是希望這樣一部有所創新、製作水準達到中國電影頂峰的作品能夠被年輕觀眾喜歡。”

35国打造“极欲世界”《阿修罗》制作能否匹配上它的“野心”?

《阿修羅》系列分為三部曲,即將上映的第一部涉及人界、天界和阿修羅界。“一部電影中包含了三個世界,但時長只有140分鐘,確實很有挑戰。”後兩部也會陸續啟動,楊真鑑希望《阿修羅》系列能夠對中國奇幻電影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並在東方文化向世界範圍傳播層面做出有益探索,“中華五千年文化中有很多優秀的東西,但是當我們把它變成文化產品時,就不僅需要你的個人想法,還需要遵循一套先進的工作流程。現在很多美國人還是以過去的老眼光看待中國電影,認為中國電影只是地區電影,不能進入主流市場。中國電影產業的升級刻不容緩,這不僅關係到自身產業的發展壯大,也關係到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阿修羅幕後團隊

編劇Adam Chanzit

環球影業簽約編劇,曾參與創作《3 Nights in the Desert》《Abby in the Summer》等影片的劇本。

美術總監Oscar Chichoni

意大利裔阿根廷設計師,代表作《亂世情緣》《環太平洋》《猩紅山峰》《環太平洋2》,其中他參與的電影《亂世情緣》曾獲得1995年奧斯卡最佳美術指導獎。

服裝及造型設計Ngila Dickson

新西蘭籍電影服裝及造型設計師,曾擔任《指環王》三部曲的服裝設計,並因此獲得2004年度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攝影指導Patrick Murguia

墨西哥籍攝影指導,代表作品有《美好的世界》《布魯克林警察》《冰峰之地》《冬日斜陽》《喊山》等。

視效總監Charlie lturriage

導演大衛·芬奇御用視效總監,參與芬奇自2007年以來的所有主要作品,如《本傑明巴頓奇事》《社交網絡》《龍紋身女孩》《消失的戀人》《紙牌屋》系列、《速度與激情7》《死侍》《X特遣隊》等。

特殊服裝效果 Simon Brindle

英國籍特殊服裝造型及鎧甲設計師,曾擔任《瘋狂麥克斯:狂暴之路》和《權利的遊戲》系列的特殊服裝及鎧甲設計。其中《瘋狂麥克斯:狂暴之路》獲得第88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