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名祥:酒瓶收藏亦醉人

人的愛好多種多樣,有愛好集郵的,有愛好字畫的,也有喜歡收藏手錶的,懷寧縣馬廟鎮退休教師汪名祥卻對酒瓶情有獨鍾。喝完酒後剩下的空瓶子,在別人眼裡可能毫無價值,但對於他來說,卻是值得珍藏一生的藝術品。從2000年開始至今,他已收藏有各式各樣酒瓶1500餘種,汪老師說,他從收藏過程中收穫了精神上的快樂,也加深了對中華酒文化的理解。

在汪名祥老師家的二樓,各種酒瓶按照產地分類,整齊地擺放在架子上,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可說到收藏酒瓶的初衷,汪老師介紹說,他過去喜歡早晨散步,無論是在大路邊還是村莊裡,只要碰到比較好的酒瓶,就把它撿回來洗乾淨,擺好,然後自我欣賞一番,覺得這些酒瓶十分養眼,久而久之,習慣成了自然。汪老師收集酒瓶的渠道,除了野外撿拾的,還有親友贈送的,也有花錢買來的。“有一次我發現了一個好酒瓶,便到人家去收;人家不願給,先後去了四趟,最終還是花了20元錢才得以弄到手。”

收集酒瓶是汪老師持之以恆的愛好,他非常珍愛這些“寶貝”,平時細心呵護,妥為收藏,每年至少要對酒瓶抹擦兩次,擺放也是輕輕巧巧,生怕把它們碰壞了。儘管汪名祥聲稱收藏酒瓶是為了自娛自樂,然而前來參觀的親友和同事對他的收藏愛好,卻有著另外更深層次的理解。馬廟鎮馬井小學教師李忠生介紹說:“汪老師有個長處,每收藏到一個酒瓶,都要找到它的來源,並且把這個酒廠的生產歷史都寫下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很好的習慣,加深了他對中國酒文化的瞭解,這對於提高他的精神境界有很大的好處。”

酒瓶雖然沒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但是因為其品牌、外形、圖案、所裝酒品的不同,因而具有較高的鑑賞價值。“從酒瓶的不同種類、出廠時間還有生產工藝可以看出,中國酒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此外,從酒瓶的形狀以及所裝白酒的度數,也能從一個側面來反映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高。”談到酒瓶收藏,汪名祥老師如數家珍,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