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輪胎爲什麼沒有內胎原來是這樣

無內胎輪胎俗稱原子胎或真空胎,真空輪胎即無內胎的充氣輪胎,又稱“低壓胎”“充氣胎”。真空輪胎近年來在自行車、摩托車、轎車、客車、貨車上的使用日益廣泛。真空輪胎有較高的彈性和耐磨性,並有良好的附著力和散熱性能。特別是全鋼子午線真空輪,由於經濟耐用,由國家經濟委員會,全國輪胎協會,向物流運輸行業推廣。

汽車輪胎為什麼沒有內胎原來是這樣

這種輪胎是利用輪胎內壁和胎圈的氣密層保證輪胎與輪輞間良好的氣密性,外胎兼起內胎的作用。外胎的邊緣是光滑的氣密層,安裝在輪轂上,充氣之後,依靠氣的壓力把輪胎緊緊的壓在了輪轂上,輪胎內未配裝內胎而此輪胎本身就有內胎構造,因為無內胎輪胎內部帶有氣密層。氣密層採用了合成橡膠,可以密閉輪胎內部的壓縮空氣(相當於內胎的功能)。氣壓越高,壓的越緊,氣密性越好。

汽車輪胎為什麼沒有內胎原來是這樣

為什麼各家汽車廠商都開始使用真空胎了呢?它的優點真的不少:

1、無內胎更安全

真空輪胎表面是一層橡膠,充氣後外表張力增大,在內表面形成一定的壓力,提高了對破口的自封能力,一旦扎破,不像自行車那樣瞬間癟下去。遇到釘子之類的,你不拔,堅持跑個一兩百公里問題不大。

汽車輪胎為什麼沒有內胎原來是這樣

2、真空胎更耐磨

有了內胎之後,當汽車高速行駛時,內外胎之間必然會產生摩擦。因為內胎較軟,很容易磨壞,從而發生爆胎。即使短時間內沒有磨壞,內外胎摩擦產生的熱量,外胎與地面摩擦產生的熱量,都會傳到內胎上,因內胎在裡面散熱不好,所以溫度會一直較高,壽命會縮短。

3、不易爆胎

真空胎的爆胎,一般都是輪胎側面損壞引起的,行駛中側面碰到石頭等堅硬物,或側面曾經受力,引起簾線斷裂,高速行駛顛簸後引起爆胎。而若是有內胎,那麼無論側面還是正面受力,都能引起爆胎。

汽車輪胎為什麼沒有內胎原來是這樣

4、比有內胎更省油

真空輪胎,特別是子午線輪胎,胎冠角為零,附著力強。能保持較好的行駛穩定性和較小的摩擦,有利於減震和提高車速。帶速層的定位性高,車輪的徑向跳動量小,阻力小。因此更省油。

現在的汽車輪胎普及了真空胎,比傳統的內胎的輪胎優勢很明顯。真空胎裡面既然沒有了內胎,在車輛高速前進時變化量小,並能保持較好的行駛穩定性和較小的摩擦,很明顯有利於震動衝擊的吸收和車速的提高。其舒適性、穩定性都比使用普通車胎要好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