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分享如何《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橫店濃郁的氣息在我骨骼裡穿梭

油菜花浩浩蕩蕩地開著

生命的遼闊總是讓人心神盪漾

於是有了活下去的夢想和熱情

於是奮力愛這春天

如同明明知道愛情沒有好結果一樣

還會認真去愛一個人

生命就是這麼可愛

——《無端歡喜》

與你分享如何《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01

餘秀華出生時倒產,因為缺氧造成腦癱,這讓他說話後來有些口齒不清,走起路來搖搖晃晃。

高中畢業後,她在家學養雞,書櫃裡左邊擺著魯迅,右邊擺著巴金,中間是一本《實用養雞大全》。

橫店村的日子過於無聊,餘秀華於是開始寫詩。她的手抖得厲害,每寫一個字都要用左手摁著右手才能勉強完成。但寫詩是最節省體力的,也就只能選它了。

與你分享如何《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她有想過去打工,有一次跑到溫州一家生產電腦貼膜的殘疾人福利廠,做流水線的工人。每天工作12小時,一個月下來瘦了10斤。本來就是骨瘦如柴,再這樣下去就成火柴了。她父親怕她猝死在異鄉,把她拖了回去。

日子寡淡如水,餘秀華嘴裡淡出個鳥來。為了打發漫漫長夜,她混跡各種詩歌論壇,調戲各種男詩人。最喜歡找人罵架,沒事就挑看著不順眼的詩人,三天兩頭問候人家大爺。

就這麼著,直到她的《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刷爆了全國的朋友圈。

其實

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

無非是

兩具肉體碰撞的力

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

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

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02

現代詩可以說是最需要天賦的一種題材。

因為詩歌不僅僅是描繪一種心情或者敘述一件事情,而是去重新解構文字,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語言。

餘秀華成名於詩歌,但是成名後大眾的焦點似乎有所偏移,媒體和看客們爭相恐後地追逐著她身上的一個個熱詞:殘疾,女權,農村社會,包辦婚姻…他們不僅僅關心她的詩寫的到底有沒有水平,也關心她到底是不是真的腦癱,更關心她和她明顯是包辦婚姻的丈夫之間的關係如何繼續。而在詩歌評論者的眼裡,卻總是過分強調餘秀華的疾病。不夠專業,也略欠慈悲。

範儉為了拍攝電影《搖搖晃晃的人間》,跟拍了整整一年,雖然曾有人大肆抨擊“片不如詩”,但是片中的現場感、紀實感,為大眾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素材,那種真實的即興的反映,記錄了包括籤售、訪談、研討會、母親確診,吵架、離婚等等重要時間節點的餘的現場反映。都為我們瞭解餘秀華提供了真實的素材:

一、餘秀華說過一段往事:

老公在距家不遠的城市打工,年底討不到薪水,就叫她攔截老闆的車子。

老公的邏輯是,你是殘疾人,老闆不敢撞你。

餘秀華的邏輯是,如果真的撞了,我怎麼辦?就為800塊欠薪,你就不顧我的死活了?在你眼裡,我的生命就值800塊,連頭豬,都不如?

二、餘秀華當選了鍾祥作協副主席,最在意的事情是這個作協作為一個民間組織,不給發工資。

記者電話採訪餘秀華,餘秀華會反覆提醒不要打得太久,電話費會太貴。

三、從剛剛出名時去北京,工作人員表示先把採訪的提綱給她看看,讓她有所準備,她就豪爽地拒絕:不看不看,即興回答。

四、在專門為她開的詩歌研討會上,她被譽為“中國的艾米莉·狄金森”,對這份“讚譽”,她輕輕拒絕:“任何一個人被模仿成另外一個人都是失敗的。狄金森是獨一無二的,

我餘秀華也是獨一無二的。

五、參加理想國的讀者媒體見面會,有人問她是否希望這種成名熱趕快過去,餘秀華的回答是肯定的。

六、問題:如果沒有成名,一切將會怎樣,餘秀華設想過極端的情況嗎?現在這麼多活動,是否會擔心沒有創作靈感,未來會考慮繼續出書嗎?

餘秀華:生活裡沒有如果。我沒有創作靈感,創作的就是生活本身。創作的慾望和身體的慾望一樣,永遠不會消退。

與你分享如何《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餘秀華在《搖搖晃晃的人間》中說,“詩歌把我生命所有的情緒都聯繫起來了,再沒有任何一件事情讓我如此付出,堅持,感恩,期待,所以我感謝詩歌能來到我的生命,呈現我,也隱匿我。

03

與你分享如何《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看她的微博說自己最近自我膨脹介意別人叫她老師;

看她的採訪嬉笑嗔罵;

看她給朋友寫的情書,署名是“你的姑奶奶:餘秀華”...

我想象不到用何種詞彙來描述餘秀華,大抵只有黃霑的那句詞:你原是個妙人,是個少年狂。

7月19號

“姑奶奶”餘秀華將帶著她的首部散文集

——《無端歡喜》來到空體,

分享在身體與靈魂的縫隙間,

那些看得見的,看不見的痛苦與喜悅。

與你分享如何《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人生遼闊值得輕言細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