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裕重工高息發債險遭冷場,資金鍊風險高企三座大山待越

通裕重工高息發債險遭冷場,資金鍊風險高企三座大山待越

即便是票面利率被推高到了7.5%,通裕重工最新一次發債仍然只募集到了原計劃一半的金額,尷尬的背後,這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資金鍊危機也逐步浮出的水面:

截至一季度末,通裕重工以速動口徑計算的流動性缺口高達10億元之巨,而為了堵住資金鍊漏洞,通裕重工發債利率高達7.5%,其融資成本對其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提出了嚴峻考驗,該公司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全年的主營業務淨利潤率分別只有4.1%和7.1%,均低於其發債的利息成本。

與此同時,更令投資者不安的是,通裕重工目前不僅庫存積壓嚴重,同時其應收賬款也連年高升居高難下,公司賬上的應收款項和存貨金額分別達到了其一季度營收規模的2倍和3倍之多,過長的應收賬款和存貨週轉週期、以及高企的融資成本,隨時可能成為壓垮通裕重工財報的最後稻草……

高息發債仍險遭尷尬冷場

按照通裕重工昨日發佈的債券上市公告,該公司剛剛以7.5%的票面利率“成功”發債募集了1億元,不過,這一金額只有該公司計劃中2億元募集上限的一半。

據北京一資深私募人士透露,“近期以來,大量的上市公司流動性高度緊張,債券違約頻發,導致最近公司債發債成本明顯偏高,東方園林的發債甚至直接冷場失敗,很多公司吸取了東方園林的教訓,他們往往會在發債前拉一些關係密切的資金捧場,因此這些公司表面上雖然其發債計劃並沒有完全失敗,但他們也往往沒有完成原計劃的募集目標額,在剔除其中關係戶的水分之後,很難說這些公司發債成功了。”

據悉,上述發債只是通裕重工整個發債計劃的一部分,去年7月4日,證監會批准了通裕重工額度為10億元的公司債發行申請,批文有效期為兩年,截至目前,其有效期已經不足一年。

在財報研究院看來,通裕重工發債成本高達7.5%,這意味著兩件事情:一方面,這表明投資者對通裕重工上市公司的嘗債能力有著較為明顯的擔憂;另一方面,這表明通裕重工方面資金鍊高度緊張,且其融資渠道可能已經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一季度末,通裕重工共獲得了34.39億元的銀行授信,其中剩餘的可用額度已經只剩下4.32億元。“這4.32億元的賬面額度很可能已經沒有實質意義,並不一定能夠正常使用,否則的話,如果通裕重工直接向銀行申請貸款,其融資成本應該不會比7.5%更高。”上述私募人士說。

通裕重工高息發債險遭冷場,資金鍊風險高企三座大山待越

近10億元速動償債缺口待補

通裕重工的資金鍊狀況到底有多糟糕呢?

截至一季度末,通裕重工的流動資產為48.95億元,其流動負債為39.39億元。從表面上來看,通裕重工的流動比率為124%,其流動資產能夠覆蓋其流動負債,但如果以速動口徑計算,在去除其19.65億元的鉅額存貨之後,通裕重工的速動比率只有不到75%,其相應的速動口徑計算的流動性缺口則超過10億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通裕重工一季報的資產負債表顯示公司賬上尚有12.38億元的貨幣資金,但實際上該公司一季報的現金流量表卻顯示,通裕重工的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只有不到5.32億元——也就是說,通裕重工銀行賬戶上的貨幣資金絕大多數都處於受限狀況,財報研究院查閱其年報資料後發現,這些資金受限的原因主要是被凍結用於票據結算保證金。

據悉,今年一季度,通裕重工的營業收入只有6.88億元,也就是說,通裕重工的10億元的速動口徑流動性缺口大約相當於該公司4-5個月的營收規模。

在留下大額流動性缺口的同時,通裕重工主營業務的現金流也不盡如人意。今年一季度,雖然通裕重工賬上營收有6.88億元,但其現金流量表卻顯示其同期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取得的現金流只有不到4.16億元,同時一季度公司還出現了6113萬元的淨現金流出。

鉅額流動性壓力當前,通裕重工大股東能否施以援手救急呢?

從公開資料來看,難度較大,因為通裕重工的第一大股東自然人司興奎現在自己都處於高槓杆股權質押融資風險中,恐怕並沒有太多能力在緊急狀況下輸血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司興奎已經將其持有的88.98%的通裕重工股票用於質押融資,一旦通裕重工股價持續下跌,司興奎將面臨大巨大的補倉壓力甚至是爆倉風險。

通裕重工高息發債險遭冷場,資金鍊風險高企三座大山待越

未來面臨“三座大山”考驗

在財報研究院看來,鉅額資金鍊缺口之下,未來的通裕重工將面臨“三座大山”的考驗:融資成本、應收賬款和存貨。

融資成本方面,通裕重工如果接下來不能及時啟動大規模股權再融資的話,那麼其資金鍊將對發債融資渠道存在較大依賴,雖然該公司獲批的10億元的發債額度(本次已發1億元)恰恰能夠彌補其10億元的速動資金鍊缺口,但問題是:7.5%的融資成本(如果後續發債成本持續居高不下的話),對於盈利能力並不強的通裕重工主營業務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負擔。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全年,通裕重工的營收分別為6.88億元和31.71億元,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2845萬元和2.26億元,其淨利潤率分別為4.1%和7.1%,均低於其7.5%的發債成本。

應收賬款方面,鉅額的應收款項一直是通裕重工老大難的問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通裕重工的應收賬項(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與其它應收款之和)合計高達14.67億元,是其今年一季度營收的2.13倍,同時是其去年總營收的46.26%。財報研究院注意到,通裕重工的應收賬款最近兩三年前一直在10億元以上,且持續居上不下,其應收賬款週轉率只有0.5,應收賬款週轉週期較長,這意味著,沉重的壞賬風險,隨時可能大幅影響公司利潤。

存貨方面,最近5年來,通裕重工的存貨數據一直都在10億元以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存貨更是高達19.65億元,近三倍於該公司今年一季度的總營收,其存貨週轉率只有0.2,過長的存貨週轉週期同樣是公司未來發展過程中需要跨越的另一座天王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