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啓,台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黑鏡》,曾經是一部神劇,以腦洞征服世人。

第一季9.3分,但好景不再,第三季8.8分,第四季到了8.2分。

平心而論,神劇算不上,但它依然是一部好劇。

最近網飛又出了一部臺灣版《黑鏡》,名為: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On Children

(2018)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你的孩子不是你孩子,聽上去很像罵人的話,但觀感出人意料的不錯。

這部臺劇,有《黑鏡》一樣冰冷灰色的畫面質感。

它也有腦洞大開的故事,有不看到最後就不知道結局的反轉。

目前出了前兩集,也是第一個故事——

《媽媽的遙控器》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故事開始,一對夫妻協議離婚。

女方一直心不在焉,她的心思似乎一直遊離於事件之外。

對面的男人,曾經的老公,過去海誓山盟要過一輩子的男人,客客氣氣用全名稱呼她。

她全程只盯著眼前的杯子,一有水漬就擦個不停。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似乎,她的眼裡只有這個水杯。

直到最後,她抬起頭,堅定的說,我只想要我的孩子。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玻璃多重反射出來的神情,堅定異常。

兒子小偉,是一名普通的臺灣國中學生。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他喜歡畫畫,一直夢想著去畢業旅行,畫下沿途的風景。

為了圓夢,他偽造了高分成績單,想得到媽媽同意去旅行。

結果,被媽媽發現了。

他剛辯解了一句,就被媽媽劈頭蓋臉的一頓狠批。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就是因為你整天畫這些沒用的畫,你的成績才會這麼差!

這麼說你,媽媽都是為你好!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媽媽花高價送你去私立學校,你知道為什麼嗎?

你為什麼不爭氣一點,為什麼不替媽媽著想呢?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小偉壓著心裡的怒氣,冷冷的回了一句,如果是爸爸的話,他一定會支持我這麼做。

他沒敢抬頭看,因為知道媽媽那一張臉已經氣成了鐵板。

第二天,小偉發現了一樁怪事,自己好像遇到鬼打牆了。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他今天重複過著昨天一模一樣的生活,撞到同樣的人,打到同樣的車,同學說著同樣的話,所有的事都重複發生著。

每天,都是星期三。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這天晚上,他依舊拿著偽造的成績單,找媽媽簽字。

媽媽看著他,意味深長的說,“我不是都已經給你三次機會了?”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小偉一臉蒙圈,媽媽繼續說,“如果你再不修正你的錯誤,你的人生就會一直卡在這一天”。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小偉這次明白了,他進了時間監獄,永遠重複這一天。

這個監獄是媽媽開的,如果他不改正錯誤,就會永遠蹲在這個牢裡。

如果想活得自由,就必須改正錯誤。

什麼錯誤?那就是要順從母親意思,不再畫畫不去盼著畢業旅遊,老老實實複習提高成績。

這個單親媽媽怎麼有這麼強大的超能力?

不,媽媽只是買了一個神奇遙控器。

只要一按下,就可以把小偉倒帶重啟、重複人生。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媽媽對小偉說,“你一定要告訴自己,我要努力讀書,要考上好大學,不讓媽媽失望,說啊”。

小偉說,“我要努力讀書,考上大學,不讓媽媽失望”。

這句話,變成了洗腦般的機械重複。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有了這個神奇遙控器,媽媽對小偉的教育實在太簡單了。

如果小偉一次補習效果不好,那就可以次重複倒帶。

兩次不行,那就三次.....十次,直到學會。

小偉的成績上去了,但他一點不開心,這根本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有一次他在圖書館學習,無聊到處亂畫,沒想到引起了一個女孩的注意。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這個女孩名叫小鸞,他們一起在桌子上亂畫亂塗,在女孩家裡塗鴉,一起暢談未來,聊人生夢想。

小偉戀愛了。

跟小鸞在一起,他才感受到人生的真正自由。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他們一起翹課、一起逛街、一起去拍了親密的大頭貼。

小偉品嚐到了愛情的甜蜜,未來似乎一片光明。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可是,愛情沒藏多久,就被小偉的媽媽發現了。

兩人拉著手逛街,“偶遇”了小偉媽媽。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兩個人驚慌失措,小偉媽媽其實早就瞭然於心。

媽媽早就發現了異常,提前在小偉手機裡裝了定位軟件,這才順利“捉姦”成功。

媽媽堅決逼著小偉分手,不止是小鸞頭髮染成那樣看起來就不像好女孩,而且早戀會耽誤學業。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小偉當然不答應,他偏要堅持,堅決不讓步,最後還說了狠話——

如果讓我放棄,我會恨你一輩子。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而媽媽回應是,“你現在恨我沒關係,將來你一定會感謝我”。

然後,媽媽掏出了遙控器,回到了小偉沒認識小鸞之前。

發現不妙的小偉,跑到了女孩家門口,大聲喊著小鸞的名字,但對方根本不認識他。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小偉萬念俱灰,人生沒了意義,他選擇了自殺。

他要結束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監獄生活。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想自殺?沒那麼簡單,媽媽又一次掏出了遙控器。

活過來的小偉,把電風扇扔進了浴缸,觸電自殺......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又活過來的小偉,直接選擇了跳樓自殺......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有遙控器還怕你自殺?所有反抗都沒用,小偉關在了永恆的時間監獄。

他的生活依然在重複,一遍又一遍,永無天日。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你的孩子》改編自臺灣作家吳曉樂的同名小說,共有10集。

每集50分鐘,每兩集一個故事,由六位編劇改寫完成。

實話實說,《你的孩子》不如《黑鏡》,哪怕是最低分的《黑鏡4》。

《你的孩子》100分鐘,差不多一部電影的長度,卻不如《黑鏡》一集信息量巨大。

它只是用偽科技的皮,講出了一個俗套的家庭教育故事。

矛盾還是老一套父母與孩子的衝突,風格更接近臺灣人民最愛看的純愛小故事。

但《你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優點,它講出了一個家庭霸凌的故事,一句“我是為你好”操控了孩子一生。

霸凌的根源,就在於母親的控制慾,她要操控小偉的一生,看著小偉永遠走著她希望走的道路。

病因何在?

執念來自於偏執。

偏執來自於強迫症。

開頭,媽媽把地板和牆壁刷了一遍又一遍,搬家小哥進門帶來的灰塵,媽媽會一次一次不厭其煩的擦掉。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她從來沒覺得自己有錯,她把“我都是為了你好”當成口頭禪,長期重複之下,把這句話當成了信念。

故事一開始的玩偶,從一個純潔透明的玩具,逐漸被培養成了血色玩偶。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一句“我都是為你好”,就像看不見的一把刀,一刀一刀“凌遲”了小偉。

一場家庭悲劇,根源在於以愛為名的孝道綁架。

但這場家庭悲劇只歸因於母親,也許並不公平。

丈夫出軌,家庭離異,造成了母親把人生唯一寄託和最大希望,都放在了兒子身上。

母親對兒子幸福的執念,“殺死”了從前善良單純的小偉,培養出了一個馴服圓滑的小偉。

在這點上,《你的孩子》遠不如《狗十三》來的生猛(文章可以點此查看)。

在《狗十三》裡,那一場少女被馴化的過程,讓人不寒而慄。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孩子一次一次被成人世界的成熟規則傷害,被大人們的謊言欺騙,卻都要自己扛下來,自己去消化。

少女喜歡狗,把狗當成最好且唯一的朋友,到最後卻不得不一口一口吃下狗肉。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成長經歷,何其艱難。

所以有人會說,“孩子的每一次成長,都是一場兇殺案”。

“你看,這個孩子好懂事啊。”

“你怎麼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協呢?”

孩子們藏下內心的怕和恨,對這個世界報之以假笑和冷漠。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奇葩說》第三季有一集的辯題就是:“我是為你好”,是不是很扯?

是啊,任何以愛為名的要求,都是一種道義綁架和強盜邏輯。

哪怕你是父母,哪怕你出發點是如何的好,也不要用“為你好”的理由去幹涉和改變別人的命運。

愛就是要讓其自由成長,活出TA自己的幸福。

誰都有自由去獲得自己的幸福,有權利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別人無權干涉。

不跑題了,繼續說《你的孩子》。

請放心,故事還在繼續,沒被劇透完。

小偉考上了大學,後來事業成功了,有了一個可愛漂亮的女朋友。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女朋友不想跟他媽媽吃飯,她根據女人第六感,小偉媽媽不喜歡她。

女朋友走了,小偉看見留下的水漬,開始一遍一遍的擦著杯子,一顆水珠都不放過。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這跟開頭母親的潔癖強迫症習慣何其相似?恭喜啊,偏執從一代人身上,傳給了下一代人。

一次偶然的機會,小偉得知了初戀女孩小嵐現在在紐約。

他在網絡上搜索了小嵐的照片,看到了那張無比熟悉卻永遠陌生的臉,他哭得不能自已。

接下來,小偉給母親買了出國旅遊的票,然後去了家裡保管遙控器的保險箱.....

至於他有沒有拿到遙控器,我偏偏不說。

就算拿到了又怎樣?

放手,才是最好的選擇;放下,才是最優的決定。

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這話是說子女總會長大,一步一步走向獨立,這是人生常態。

另一方面,也是說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成長,培養自信的性格。

愛孩子,就給孩子一條真正的生路吧。

對他們負責,不僅是對下一代負責,而且造福下下一代,甚至福澤下下下一代。就像紀伯倫的這首詩,《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雖與你同在,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而不是思想,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而不是靈魂。

生命不可倒行,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一句話,子女因你而來,不是為你而來。

兒子任性自殺,母親用遙控器一鍵重啟,臺版《黑鏡》故事細思極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