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雲鵬薛之謙憶漂泊往事,誰不是一邊承受,一邊奮鬥?

或許為了追求個人的夢想,或許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許多人不得不漂泊異鄉。在江蘇衛視播出的音樂真人秀《無限歌謠季》中,薛之謙與岳雲鵬作為曾為夢想背井離鄉的“過來人”,決心共同創作歌曲,用音樂書寫那些“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心聲,向那些遠離家鄉在外奮鬥的人致敬。

異鄉漂泊的箇中滋味,更與誰人說

為歌曲尋找創作靈感,薛之謙、岳雲鵬化身“司機”向路人採風,以真正地走進異鄉人的內心世界,尋找生活與情感中的共鳴。採風途中,一位女生談起了漂泊在外時,搬東西沒人幫忙的無助感,令薛之謙感同身受,回憶起在異鄉拼搏的時候,曾經為省錢坐公交車獨自搬家,為追求音樂夢想露宿火車站的那些日子。

岳雲鵬薛之謙憶漂泊往事,誰不是一邊承受,一邊奮鬥?

薛之謙的經歷也讓岳雲鵬頗有感觸:“從老家來北京,都是從最底層幹起。” 不過,天道酬勤,在餐館服務生的岳雲鵬因勤快、機靈得以遇伯樂賞識遂拜師郭德綱。如今,當初一名普通的務工者,經過多年摸爬滾打,靠一段段經典的表演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相聲演員。

岳雲鵬薛之謙憶漂泊往事,誰不是一邊承受,一邊奮鬥?

背井離鄉的箇中滋味,茹人飲水,唯有自知。對於大部分背井離鄉的人們來說,異鄉的生活往往萬般苦澀,卻還是要硬著頭皮,咬緊牙關。在外打拼的人,千言萬語在心口難開,也許都融在這一曲音樂裡。

當夢想近在咫尺的時候,親情卻去了遠方

生離死別是親情中繞不過的坎。調研數據顯示,進入職場之後,66%的人常年在外,不能陪伴在父母身旁。而對異鄉人來說,在時間和距離面前,親情,更往往標記著“遺憾”。

在《無限歌謠季》中,李榮浩回憶起了自己父親去世的往事。李榮浩曾遭遇車禍與死神擦肩而過,康復後決心北漂追逐音樂夢想,沒想到這一走,竟是與父親的訣別。

岳雲鵬薛之謙憶漂泊往事,誰不是一邊承受,一邊奮鬥?

剛到北京後不久,李榮浩爸爸就病了,卻因為不想影響孩子剛剛有起色的工作而選擇隱瞞。三個月後,李榮浩才知曉父親的病情,但此時已經無力迴天。李榮浩清楚地記得,父親臨終前對他說:“榮浩,你過了今天,以後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再難倒你。”

李榮浩向來對自己的私事三緘其口,只想讓人們通過他的音樂認識自己,而不是他的經歷。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在音樂事業上取得了成功,李榮浩也能坦然地對外界回憶起自己的父親:“我能一直彈吉他這個事,他有很大的功勞,因為我媽是很反對我的,只有他是支持我的。”

有時候,是親情把你推向了夢想,但當夢想近在咫尺的時候,親情卻又去了遠方。大多數異鄉人的背後,都藏著一份“錯過”的陪伴。

夢想與家鄉之間,不要讓距離變成疏遠

90後“平凡少年”毛不易,離開家鄉來到北京實現音樂夢想,因為出眾的才華而走入了觀眾的視野。異鄉的經歷讓年輕的毛不易擁有了一副“老靈魂”,創作出了一曲膾炙人口的《消愁》。但在《無限歌謠季》中,毛不易與搭檔張紹剛老師創作以“父子”為主題的歌曲時,卻陷入了煩惱。

岳雲鵬薛之謙憶漂泊往事,誰不是一邊承受,一邊奮鬥?

毛不易說,父親似乎不喜歡與自己交流,所有的事情總是通過親戚“傳話”,也甚少誇讚自己。而且父親似乎會因為毛不易不再向他要生活費而覺得不開心:“他肯定希望我能自力更生,但他為什麼我真的自力更生了以後,他又不開心。”

“他沒有不開心,他是失落。”張紹剛以父輩的角度解釋道。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力更生,但是當孩子羽翼豐滿後,也意味著要離開自己。

每一個父親害怕的,其實是不被孩子需要的感覺。

岳雲鵬薛之謙憶漂泊往事,誰不是一邊承受,一邊奮鬥?

年輕出門闖蕩,一腔熱血拼搏事業,但真正懂得何為生活,卻已過而立之年。夢想與家鄉之間,隔著的不僅是距離,不知不覺也會有一份疏遠。就親子之間而言,“異鄉”或許加深了“代溝”,但其實,許多所謂的“代溝”,可能只是欠一句溝通。

當音樂娓娓道來,無需過多言語,想要表達的那份情感便得以傳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