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整枝、壓蔓、留果都有妙招,5分鐘度過西瓜栽培種植期

西瓜整枝、壓蔓、留果都有妙招,5分鐘度過西瓜栽培種植期

西瓜栽培整枝的技術要求?

西瓜整枝中留蔓的數量因品種、密度、土壤肥力等定,較常用有單蔓、雙蔓和多蔓。

單蔓整枝是在主蔓長到50-60釐米時,保留主蔓,摘除主蔓上萌發的全部側枝。單蔓整枝一般在保護地早熟栽培時採用。雙蔓整枝是除主蔓外,在植株基部3-8節葉腋處,再選留一個生長健壯的側蔓,主蔓上其餘的側蔓全部去除,主蔓和側蔓平行向前生長。還有一種雙蔓整枝方式為主蔓摘心後,選留植株基部兩條強壯側蔓並行生長。雙蔓整枝方式的枝葉量和雌花量都較多,適於密植,坐果率也高,南方、北方都有較多應用。多蔓整枝是在保留主蔓基礎上再選留兩條健壯側蔓,其它側蔓及時摘除。因各地栽培條件選留側蔓部位和伸蔓方向各有不同的三蔓整枝。另外也有放任枝蔓生長不進行整枝的栽培方式,如西北的壓砂瓜栽培較多采用。

西瓜栽培中壓蔓有那些作用?如何進行壓蔓?

壓蔓是通過在畦面上合理分佈瓜蔓位置以改善植株通風透光條件,提高光合效率,同時減輕和避免枝蔓隨風擺動,防止大風損傷葉蔓和造成落果。植株生長旺盛可重壓,即壓蔓部位距先端生長點較近並壓大土塊,使瓜蔓生長變慢;植株生長較弱時要輕壓,即壓蔓部位距先端生長點較遠並壓小土塊,以促進瓜蔓生長。

壓蔓的方法一般常用明壓或暗壓兩種。北方地區由於降雨少多用暗壓,用瓜鏟開淺溝,將瓜蔓壓入土中。南方地區因降水多常用明壓,用土塊將瓜蔓壓在畦面,也有用樹枝、竹枝等卡住瓜蔓插入土中進行固定。壓蔓一般在倒秧盤條後進行,座瓜後結束,約隔5~7葉壓一次。壓蔓時要注意雌花出現的節位,在坐果節位前後兩節內的位置不宜壓蔓,以免損傷幼果影響坐瓜。

生產優質西瓜在選留幼果時需注意什麼?

西瓜栽培上單株一般選留1-2個西瓜果實。雌花著生部位和開放時間對果實大小、品質優劣影響較大,雌花的花柄長而粗,子房較大並稍長,色澤新鮮充實,授粉後能迅速膨大,坐果把握大。

選留幼果除雌花自身質量外,坐果部位對果實大小和品質也有很大影響。一般主蔓上第2-3朵雌花的果實較大。坐果節位過低或過高都會出現果實變小、外觀畸形、果皮增厚、品質下降。早熟栽培為早採收,一般留主蔓第二雌花,露地栽培可選留主蔓第三雌花。早熟品種雌花的著生節位低,中晚熟品種雌花的相對節位較高。栽培環境溫度較高時,選留雌花的節位應適當降低,反之選留雌花的節位可適當提高。植株長勢強時,坐果節位可低;植株長勢弱,坐果節位應高。

生產優質西瓜如何進行翻瓜護果操作?

當幼果坐穩後,需選留果型周正,坐瓜節位適宜的幼果。同時採取護瓜措施保證商品質量,常用護瓜措施主要有。

松蔓。幼果生長到拳頭大時,將幼果後的瓜蔓上壓土塊去掉或將壓入土中的瓜蔓提出,使瓜蔓放鬆以利促進果實膨大。

墊瓜和順瓜。幼果松蔓後,在幼果下要墊以細土、碎草或麥秸,防止幼果落入土塊間受機械損傷造成畸形,也防在泥水中染病腐爛。墊草還有抗旱保墒和防病作用。順瓜即在幼果坐穩後將幼果下面土表整細、拍平,做斜坡形高臺,將瓜順坡向放置。

翻瓜。果實基本定個後,為使皮色均勻,隔1周需翻轉瓜一次。時間以晴日下午為宜。要順著瓜柄維管束的紋路轉動,不能強扭,一次轉動角度也不宜過大。翻瓜時要雙手操作,一頭一尾同時輕輕翻轉。

優質西瓜採收時需注意什麼問題?

西瓜採收時應根據品種特性和市場情況,合理確定成熟度採收。果肉緻密品種,適當延遲採收對提高果實品質有利。沙瓤品種熟後易倒瓤,可適當提早採收。

採收西瓜應選晴天上午,但皮薄易裂瓜的品種需在傍晚採收。雨後不宜採收,因果實沾泥漿後在貯運中易發病。儘量避免中午烈日下采收,因果實蓄積熱量大,長途運輸時易發熱造成損失。採收時要用剪刀剪斷瓜柄,並保留一段瓜柄,防止病菌侵入並便於消費者根據瓜柄新鮮程度確定西瓜採收時間。需貯藏的西瓜,採收時應保留坐瓜節位前後各一節的枝蔓,有一定保鮮作用。採前一週應停止灌溉。

小貼士

西瓜栽培為什麼需要輪作?怎樣輪作倒茬?

西瓜在一塊地種植多年後,由於重茬枯萎病問題,一般不能連種3年以避免減產。輪作倒茬應根據不同作物情況,突出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影響。不同氣候生態區域耕作制度的差異,西瓜與前後茬作物的安排也有區別。如東北、西北一年只栽一季瓜,前茬多以牧草、小麥和休閒地為佳;在枯萎病的高發地區以水稻做西瓜的前茬對防病有利,最好不用蔬菜、瓜類、油料作物為前茬。華北一年兩熟耕作區,西瓜的前茬以玉米、穀子最好,花生、大豆因地下害蟲多不宜做前茬。在南方一年三熟耕作區,平原地區多以水稻為前茬或與小麥、油菜、蠶豆等越冬作物套種;丘陵地區多以土豆、玉米為前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