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音響發燒友的音響日誌

作為一名老燒友,把自己這些年玩音響的感悟寫出來與大家分享下。希望能夠給您帶來一些參考性的指導。

一、 過多的音染,會干擾人對音樂整體的理解一些膽機或者音染很重的石機也許由於音染的緣故變得好聽,但這會使人的注意力轉移到好聽那個點上去了,造成大腦對聲音某些頻段聲染會主動接收得更多,或者如 膽機過多音效,也會造成對音符的吸收有一定的干擾,因為音樂是整體的,不是分割起來局部來聽的。所以音染會對音樂的整體表現和欣賞造成干擾,延緩了對音樂深刻內涵的領悟。

可是,發燒友恰恰最喜歡和津津樂道卻是聲音的某些特點,或者是聲音的音效情況,對沒有特點的機子往往不喜歡,因為很多發燒友發燒的就是聽音效和聲染,其實, 很多功放為了討好發燒友,聲音做得都有些特點,不是很想討好音樂愛好者,我覺得更多是出於商業目的,所以,我認為一款功放的好壞標準是,出聲後,只有沁入心靈的音樂,以及音樂帶給自己感情的波動,根本不會讓你注意到高低中音,也沒有撼動的音效,這個才是真真正正的好音響。好的功放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讓音符抓住了你的神經,而不是讓器材的特點抓住你,比如聲音中的華麗,亮麗的高音,聲音中龐大低頻等等,如果有這些特點,那麼這個器材在我眼裡,就不是一流的器材,是有缺憾的器材,玩到越深,到最後才知道,越是平衡中性,越是少特點的器材,才是好東西。

老音响发烧友的音响日志

二、偽細節造成了聲音的不耐聽

很多系統,由於諧波失真的緣故,給人感覺細節很多,高音穿透力真好,好像泛音也多了很多。其實,這種聲音不耐聽,因為很多是奇次諧波的,長時間的聆聽,會讓人感覺疲倦,過多的偽細節造成了人注意力的轉移,人本能的對那個聲音敏感起來,最後聽1個小時下來,人疲倦不堪。不知道大家在音樂廳有沒有聽過沒擴音的現場演奏,會發現聲音收得比較快,哪有那麼多的泛音,但是動態和密度很好的,過多的泛音其實有時是不正常的。

老音响发烧友的音响日志

三、 音響是工具,音樂才是本質

很多燒友對器材的迷戀程度超過了音樂本身,比的是味道,喜歡的是器材的一些特點,而且,對器材的認識,也如同瞎子摸象,往往把一些特點當成了全部。如同,農 民伯伯買了一個好鋤頭,整天欣賞這個鋤頭的做工工藝,鋤頭鋼的含量,而壓根不想用這個鋤頭去鋤地,試驗下鋤地的效果,想想明年的收成。其實我們買音響就是為了聽音樂的,不是聽器材本身的,很多燒友的浮躁、本末倒置,有的燒友到了很大年齡了,也沒弄明白,究竟是我們玩音響還是音響玩我們。

老音响发烧友的音响日志

四、所有音響出來的聲音都是罐頭聲音

這個好像大家都明白的,從錄音室的話筒,到調音臺,到模數轉換,到唱片,這幾個環節,話筒的牌子不同,聲音不同,一根線不同,聲音也有不同的地方,最後唱片 再由功放放出,到音箱,最後還原出來的聲音,怎麼能跟錄音室聽到的一致,所以,我們聽到的是典型的罐頭聲音。但是又有多少人明白這個意味著什麼,這個意味著我們聽到的聲音根現場出來的聲音區別很大的,放出的聲音也就是大概比劃近似的的一種聲音。但是,需要明白的重點是,比劃的那些特點是還原音樂裡面最重要的因素。大家聽過真吉他和音響吉他的區別嗎?真吉他的聲音動態好,泛音好,有密度,有厚度,而音響出來的聲音,就缺少了很多東西,比劃達不到形神兼備,所以說,動態、泛音、密度、厚度,才是我們烹製音響罐頭時要注意和加強的地方,否則,這個音響系統出來聲音,就不是相對正確的聲音。

老音响发烧友的音响日志

五、動態和密度是大部分音響的短板

如果同時站在一個發燒友和音樂愛好者的角度上,影響器材等級的,也就是造成價錢差異的,以及對音樂愛好者舒暢聽音樂的兩個重要因素就是系統發出聲音的動態和密度。缺少動態的器材首先在型上已經輸了,注意動態不是大音量就能解決的,動態大了,聲音也就失真了,亂了,散了,吵鬧了。看看真實的樂器,聲音再大,也不覺得吵得慌。密度是最難做的,做好了,每個音符的質感就出來了,聲音就更高保真了,所以上大動態下的從容才是關鍵。但是,這兩個因素中,特別是密度因素,確是音響中最難做好的部分,也是把聲音拉開檔次的東西。密度稍好一點的系統價錢就成倍的翻。至於其他的高貴,甜美,低音震撼等因素都不是系統的核心點。

老音响发烧友的音响日志

六、安靜的聲音,才是最有意境的聲音

音響出了聲音,怎麼能跟安靜扯上關係呢?但是,我們聽有些系統,出來的聲音那麼自然,舒緩,讓人精神放鬆,和聽到真樂器的放鬆是一樣的,沒有揪心鬧騰的感覺,那這個就是安靜的聲音,或者說,背景真黑。這些器材是能讓人喜歡的器材,如同碰見一位嫻雅的淑女一般,或者如同碰見的是一位極具教養的謙謙君子一樣。 喝著茶,隨便聊天,也沒有干擾到你,就是好聲音。聽到這個境地是需要器材的調校者有點禪味和哲學的思維。

老音响发烧友的音响日志

七、功放是一套系統的心臟

以前很多的看法是箱子是喉舌,是系統的最關鍵部分,重要性堪比心臟的,但是,經過這些年的實踐,發現音箱對聲音的改變更多是在型上的,最多是音效上才差異,而對聲音精氣神和內涵起決定因素恰恰是功放的。也許很多人說是音源,我承認音源是大腦是核心,但是現在的音源的核心解碼芯片都不是DIY的 ,大部分是廠機的,參數都很過硬的,我經常聽不出CD和解碼器接上後聲音變化情況。可以說,現在音源對一套系統的影響很小了,除非你改聽磁帶和黑膠的。

如果,一套功放聲音過硬的話,你接著無論多廉價和多高端的箱子上,一樣的好聽,也許出來的低音高音比例不一樣的 ,但是音樂的那種和諧的內涵,還是一耳朵能聽出的。

老音响发烧友的音响日志

八、國產功放和進口功放差距在什麼地方

表面看來,我們的機子和進口機子差在設計,差在工藝,但是我認為這些都是表像的淺層,再深一點就是差在聲音的動態和密度,解析力和韻味,其實這些還都不是最深層的差異,最深層的差距體現在對音樂感情的詮釋上,一首曲子用一個功放聽很快打動你的心扉,憂傷的曲子,讓你很快傷感,歡快的曲子,讓你手舞足蹈,以前聽幾十遍都記不住的曲子,現在幾遍都能隨著哼唱了,那這個功放可以算高端的機子。因為機子就是用來釋放音樂的感情和內涵的,不是用來聽音效,聽音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