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全域公交」?快來評一評,柯橋區這份答卷答得如何!

在談“ 四好路”運營三字經之前,不得不提到柯橋區“四好農村路”的建管養成績。該區起步早、理念新、規劃全、投入大、管養好。5 年來,共投入農村公路改造資金

21 億元,完成76 條、400 公里的農村公路改造,道路優良率提高至 80%,打造了錢茅線、雙棠公路、平王線等一批精品示範路。2017 年 8 月,柯橋區榮獲全國首批“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在建管養不斷髮力的同時,柯橋區致力於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念好公交運營“ 多快好”三字經,實現“ 村村通公交”500 米全覆蓋、城鄉公交一票制全覆蓋、智能調度監管全覆蓋、移動支付全覆蓋、手機查詢公交出行服務信息全覆蓋、鎮街運輸服務站全覆蓋、城鎮新能源公交車和夜公交全覆蓋等八個全覆蓋,百姓出門有車坐、鎮鎮有站場、村村有站點、監管有平臺、服務有標準。

“ 四好農村路”建好是基礎,管養好是保障,運營好是目的,其根本在於全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讓百姓有幸福感和獲得感。柯橋區始終把運營好“四好農村路”放在重要地位,讓廣大百姓在感受到“ 路路好” 的同時也享受到“走得暢”“行得好”。近 5 年來,柯橋區累計投入公交發展、運行資金近 13 億元,全區正致力於發展“全域公交”,努力實現城鄉公共交通服務均等化。

六“多”一體系

大力發展“全域公交”

什麼是“全域公交”?快來評一評,柯橋區這份答卷答得如何!

目前,柯橋區公交發展有六“多”:城鄉公交線路多,公交營運車輛多,運輸服務站場多,公交候車亭多,新能源公交多,安全管理運營措施多。這六“ 多”均圍繞一個體系,那就是致力於發展“全域公交”。早在2002 年,該區就率先完成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實現“鎮鎮通公交”,2004年率先實現“ 村村通公交”。在2014 年之前,該區城鄉公交由3 家民營企業經營,按區域劃分運營。

2013 年初,柯橋區正式對城鄉公交進行國有化收購,並於 2014 年 11 月完成。從此原先民營體制下區塊分割、無序競爭的弊端徹底被消除,公交運行進入到良性發展的快車道,重心由“ 盈利”轉到“ 服務”上來, 由過去的“ 有車就行”轉到“ 全域公交”發展上來。

“放開手腳”的柯橋區加大了對城鄉公交基礎設施改造,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公交通車、通服務的難題,致力於讓站場佈局更科學、線路更密集、車輛更舒適、服務更加人性化。

近五年來,柯橋區累計投入 5.5 億元完成新建(改建)公交站場 11 個,目前全區運行公交站場共25 個,城鄉公交線路共有90 條,營運車輛 731 輛,其中新能源車輛佔比高達 82.4%,線路總里程達 2079 公里,三年新建(改造)公交候車亭 500 餘隻,全區公交候車亭達 1600 只,站點覆蓋率達77.25%,居紹興市首位。

什麼是“全域公交”?快來評一評,柯橋區這份答卷答得如何!

“公交姓公”後,柯橋區更加註重城鄉公交的管理,完善管理機制,強調規範化運營。統一公交車身外觀、標誌標識,嚴控公交車身廣告,從業人員統一著裝、持證上崗,委託第三方開展服 務質量監督、測評,注重文明示範創建引領,使 柯橋公交成為穿梭城鄉的靚麗風景。

在強調服務質量的同時,柯橋區十分注重對公交駕駛員人文關懷。“不僅是提高工資和福利待遇,我們在設置每個公交站場的時候,給駕駛員建 立了一個良好的就餐環境和休息場所,建立公交‘司機之家’,讓駕駛員也能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讓每個人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形成全行業創 先爭優的良好局面,從而用更好的狀態投身於服 務中去。”柯橋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三“快”一效應

凸顯現代公交發展新方向

什麼是“全域公交”?快來評一評,柯橋區這份答卷答得如何!

靈活快捷的公交運行方式能夠彰顯一座城市的靈氣和精神,公交發展也越來越融入到一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靈魂。

隨著大都市概念的興起,柯橋區公交發展的理念更新、節奏更快,以適應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的需要。如讓線路更優化,百姓出行更快捷, 實現鄉村和城市的無縫對接;公交運行和農村物流緊密相連,大物流與鄉村振興結合更寬快; 公交發展主動融入智慧交通信息化體系,大數據出行信息傳輸更暢快。這三個“快”字凸顯著柯橋現代公交發展的新方向。

近年來,柯橋區通過“ 加、減、延、聯”等方式,加密重點區域、重點路段公交密度,優化撤併走向重疊度高、客流較少的公交線路,填補延伸城鄉、村居公交“ 盲點”,開闢旅遊專線、定製通勤公交、城鄉夜公交等特色線路。近五年,該區累計增加公交線路30條、優化調整線路 77 條,線路里程增加 422.5 公里,公交班次增加 28%,百姓出行更快捷。

除了讓城鄉出行更快捷,該區還致力於發展跨區公交。今年7月5日,柯橋區將 566 路公交線路延伸至蕭山衙前鎮。

全程站點 68 個,日發班次 48 趟,全程一元一票制。這是柯橋區通往杭州的首條跨區公交,此舉也進一步緊密了紹杭大都市圈聯繫,方便了兩地百姓出行。

道路越來越寬,農村物流發展也越來越寬快。近年來,柯橋區拓展“供銷·淘實惠”物流配送功能,將物流網絡向農村延伸,推動現代農業和農村電商大發展,打通城鄉物流最後一公里。未來,柯橋區將致力於藉助發達的城鄉公路線網,通過城鄉公交和站場這一載體,聯合電商物流平臺,實現貨物配送到村,農村也能享受到大物流的快捷和便利。

未來城鄉公交發展方向是什麼?智能化和信息化無疑是其中之一,這一點柯橋區走在了全省縣(區)市前列。2016 年,柯橋區設立了全省首個縣區級綜合交通信息指揮中心,並建成啟動集智能調度、智能監控、智能統計分析及智能信息發佈於一體的公交智能監控調度系統,實現了對車輛、站場、人員全方位、可視化、實時動態監管和無紙化調度。

四“好”一歸宿

千方百計打造群眾滿意公交

什麼是“全域公交”?快來評一評,柯橋區這份答卷答得如何!

什麼是高水平? 如何衡量高水平? 柯橋區公交歷經十幾年發展,輕舟已過萬重山。柯橋區公交 發展要承前啟後,繼續站在高標準上打造全國縣(區)級一流公交,要服務百姓好、惠民措施好、文明示範好、鄉村發展好,其歸宿就是千方百計打造群眾滿意公交。

這四個“好”就在馬鞍鎮大漁山村村民宋志清身上體現了。今年76歲的宋志清從十幾年前就一直享受著柯橋公交帶來的福利,也見證了城鄉公交一體化的發展進程。

十年前,柯橋區就開始實施 70 週歲以上老人及殘疾人免費、60 至 69 週歲老人五折優惠、學生四折優惠、普通公交 IC 卡八折優惠和 1 小時內換乘 IC 卡減免五角等惠民措施。76 歲的宋志清至今已經享受了10 年的紅利。2015 年 7 月,柯橋區全面完成公交線路無人售票改造,在這之前,宋志清家人出門要花最多4 塊錢的票價,更偏遠山區百姓坐公交最高要花費 10 塊錢。現在,柯橋全區城鄉公交實現 1-2 元低票價全覆蓋。據統計,三年來,約有 5000 多萬元票款收入讓利於民,低票價使老百姓切實享受到公交出行的實惠。

宋志清習慣早起去鎮上買菜,之前,他要走上1公里路才能坐上通往集鎮的公交車。2017 年,柯橋區積極響應紹興市“ 村村通公交”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延伸公交線路,調整站點、新增公交線路等措施,使10個建制村“ 村村通公交” 距離村委會或文化禮堂 500 米,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村村通公交”改造提升任務,全區 251個行政村距離村委會或文化禮堂500米內的公交站點覆蓋率達100%。宋志清說,現在出門要少走很多路,買菜更方便了。

在惠民服務上,柯橋區近年來積極探索群 眾新需求,在全市率先開通針對學生出行的通勤 公交,率先在全市實現鎮街夜公交全覆蓋。

今年上半年,柯橋區在錢清鎮展開試點,針對學生出行問題,在該鎮率先開通首個區域性學生通勤公交線網,並新開行線路 3 條、優化調整線路 6 條,9 條線路改造完成後的公交線網串聯起錢清鎮內 6 所主要中小學、惠及全鎮數千餘名中小學生出行。

同時,隨著該區 865 路夜公交正式開通,標誌著柯橋全區 16 個鎮(街)夜公交全覆蓋。截止目前,該區共有夜公交線路 17 條,投入夜公交315 輛。城鄉之間的時空距離越來越短,城鄉公交發展差異化越來越小。

公交正成為柯橋街頭移動風景線和鄉村振興的重要紐帶。現在,柯橋市民週末坐一輛公交車就可以去 平水養身小鎮,在民宿中住上一兩天,過個清閒 時光;乘個公交,就能直達陶宴嶺古道,來一場 說走就走的旅遊,鍛鍊身心;乘個公交,稽東的 香榧、茶葉就能輕快地運到城裡來,成為人們餐 桌上的佳餚……

目前,柯橋公交串起了輕紡市場、水鄉古村 、特 色小鎮 、旅 遊景區 、高 教園區 ,帶 動經濟產業發展,促進香榧採摘遊、古道遊等鄉村特色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