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三八警營巾幗系列之鄭州社區民警聶紅霞:紮根社區守護平安的女警中隊「頂樑柱」

迎三八警營巾幗系列之鄭州社區民警聶紅霞:紮根社區守護平安的女警中隊“頂樑柱”

社區女警聶紅霞

她,走路、辦事風風火火、雷厲風行。在同事們眼中,她是值得大家依賴的好大姐、中隊的“頂樑柱”,無論公事私事只要她知道必定會伸手相助,憑著公心、熱心贏得大家的尊重;在轄區群眾眼中,她是值得信賴的社區民警,無論大事小事找到她,她一定會負責到底,憑著責任心、愛心走進群眾的心裡。她就是鄭州市公安局金水路分局治安管理服務大隊社區女警中隊的中隊長聶紅霞,一個紮根社區默默奉獻19年、守護轄區平安的優秀社區女警。

聶紅霞,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二級警督警銜,1982年入伍,1999年從部隊轉業至鄭州市公安局金水路分局至今,現為鄭州市公安局金水路分局治安管理服務大隊社區女警中隊中隊長。在社區一線,聶紅霞一干就是19年,從未換過崗位,即使擔任了女警中隊中隊長,她還兼著轄區戊院社區的社區民警。“我是個直性子人,無論幹工作還是說話都不喜歡拐彎抹角,到社區後就不想換地方,一門心思想著把社區的活兒幹好,我就知足了。”聶紅霞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進”“退”之間,紮根基層默默奉獻

很多時候,“進”與“退”的抉擇,不僅僅是義利之間的權衡,更是勇氣和精神的考驗。從開始做社區民警到後來成為鄭州首個社區女警中隊的中隊長,聶紅霞面對了太多難啃的“硬骨頭”,但最終都被她一一化解。

初到社區,有群眾質疑:來了個女警,巡邏防範、打擊犯罪能行嗎?在質疑中,聶紅霞很快進入角色。為了儘快熟悉轄區治安狀況,掌握轄區居民情況,她實施“錯時”工作法:在轄區居民上下班時段,她提前到崗,拿著警民聯誼卡站在社區大門口,一張一張地發,一個居民一個居民地認識。

“轄區老社區較多,住戶比較複雜,只能通過這種笨辦法儘快熟悉,我熟悉大傢伙的同時,他們也記住了我,”聶紅霞說,這時候女警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女同志心細,很快就掌握了轄區治安概況。

在社區摸爬滾打十幾年,聶紅霞對社區警務工作深有體會,她總結了九個字:帶著心、邁開腿、磨破嘴。她說,沒有責任心肯定不行,那些細小的隱患你根本發現不了,發現了也不能及時排除;不深入轄區更不行,連第一手的轄區情況都掌握不了,談何工作;不去一遍一遍地去說、去督促、去管控,很多工作就會拖沓,一拖沓問題就會跟著來。

2015年的上合安保任務,是聶紅霞來到社區工作後面對的一個重大急難險重任務,時間緊,任務重,社區民警的任務更加艱鉅。因為轄區駐會場所多、家屬樓院多、場所特業多“三多”的特點,作為轄區負責人,聶紅霞全面負責基礎排查工作。又因轄區人員複雜、人口基數較大,很多樓院很多住戶需要去多次才能入戶見人,更有個別家庭讓民警往返數十趟才能按規定登記清理完成。任務執行過程中,無論白天或黑夜,下雪或颳風,時刻都能看到聶紅霞的身影。她深知,無論多大的犧牲和奉獻,只要確保上合會議安保任務圓滿完成,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這是事關鄭州公安聲譽和形象的大事。

一個月時間內,聶紅霞不分晝夜地穿梭在每個家屬院內,常常是深更半夜還在辦公室仔細核查一天的數據和信息,然後把第二天中隊的工作計劃再一一列出。正是這樣的使命感和責任心,聶紅霞的轄區做到了“院不漏樓、樓不漏戶、戶不漏人”,她帶領戰友們出色完成了此次安保任務,給上級領導和轄區群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省婦聯還為女警中隊命名為“巾幗先進集體”。在艱辛付出換來的讚譽和榮譽面前,一向愛說笑的聶紅霞卻什麼都沒說,自掏腰包買來一堆水果零食犒勞這幫辛勤付出的姐妹們。

19年來,聶紅霞一直保持著記工作日誌的習慣。她會將當日的工作進展、未完成的工作事項、未來的工作計劃等,事無鉅細地羅列;還會將自己的心得感悟、經驗教訓梳理總結。恆者行遠,思者常新。聶紅霞的默默堅守,是她對本職工作的用心,正是這份執著堅守,換來了轄區老百姓的安心。

——“打”“防”之間,盡職盡責守護平安

在群眾眼裡,衡量社區警務工作的重要指標就是平安,如果連最基本的平安都保證不了,沒人會認可社區民警的工作。

聶紅霞的轄區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7800,流動人口4500,有省人大、政協、公安廳等多家單位,居民樓院68個,公共場所、特種行業200餘家。轄區老社區、大社區、沿街門面較多,中老年居民較多,社區瑣碎事、小糾紛較多……作為中隊長,聶紅霞帶著女警們每天穿梭在社區樓院中打防管控,排查隱患、信息採集、人員管控,在這樣瑣碎的工作中,在辛酸的“打”“防”之中,她們盡職盡責辛勤付出,不僅降低了轄區的發案,守護了轄區的平安,還讓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

2015年3月份, 女警社區中隊轄區一樓院內一夜之間有4家居民地下室被盜,損失物品嚴重,居民反映強烈。一向治安良好的社區一下子被盜這麼多戶,讓聶紅霞很震驚,在查看完現場後,她又去查看社區監控,看了一遍後大夥沒發現什麼線索,但聶紅霞馬上讓再回放一遍,還真讓她看到了線索。

“春節前,小區新招一個保安,幹3天就回家過年不幹了,不過我對他的體貌特徵有印象,從監控中居然發現他的身影,他已不幹了還來社區幹什麼呢?”聶紅霞馬上調取小區保安部門的材料,找到了這名形跡可疑的前保安張某的信息。後經民警調查後證實,實施盜竊的嫌疑人正是在小區做過3天保安的張某,案件迅速告破,丟失物品也全部被追回。

在社區,打擊固然重要,但防範更有效,除了打擊犯罪,聶紅霞將更多經歷放到防範工作上。近幾年來,在全市社會管理創新網格化管理體系建設中,聶紅霞帶領女警社區中隊以轄區穩定、治安防控為主線,以“網格化管理”、“ 一格(村)‘1+N’”警務模式為抓手,有力維護了轄區治安持續穩定。

在安保任務結束後,因工作出色聶紅霞榮立個人三等功。“這個榮譽屬於大家,每個人都很辛苦,但這就是我們的職責!”聶紅霞說,這麼多年堅守社區,她還是挺喜歡這個職業和這個崗位的,說起自己19年社區民警的“職業生涯”,最讓聶紅霞欣慰和驕傲的地方,就是通過自己和戰友們的努力,轄區的治安環境大大好轉,過去經常發生的盜竊等案件和糾紛警情現在基本上沒有了,常常是零發案、零投訴,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日益提升。

——“公”“私”之間,秉公無私真心為民

打防犯罪和服務群眾是公安機關的兩大主要職能。作為一名一線的社區中隊中隊長,聶紅霞除了做好巡邏防範、打擊犯罪、收集信息外,日常更多的工作是各種“接地氣”的為民服務,比如聽民聲、訪民意、調解糾紛、化解矛盾……對聶紅霞來說,只要接到群眾電話,只有群眾有訴求,她從沒有“不在工作範圍內”的推脫,全部“負責”到底。

  “很多案件都是一些很小的矛盾糾紛引起的,作為社區民警每天在社區裡,對各種矛盾糾紛掌握的最及時最準確,因此第一時間解決處理好群眾矛盾糾紛不僅能和諧社區居民關係,還能預防和降低發案。”聶紅霞處理和化解矛盾糾紛本著一個特原則,那就是秉承公心,讓雙方都擺一擺公道,誰是誰非便清楚了。“做事情就怕有私心,一方有私心肯定損壞對方利益,矛盾就出來了,人心自有公道,拿出公道問題就解決了。”對群眾如此,對同事也是如此,作為中隊長也是老大姐,聶紅霞在工作中從不計較得失,無私無怨,任勞任怨,只要能把中隊工作幹好,其他的事都無所謂。

現在在社區女警中隊,大家都喜歡叫聶隊長為“聶姐”,無論公事私事,聶姐就像姐姐一樣去幫助大家。“工作中是同事,私下就是一群姐妹,誰家沒個事啊!只要不影響工作,誰家的事咱都全力以赴去幫助,這樣我們才像一個真正的大家庭啊!”

在聶紅霞的信念中,用真心、誠心、公心去面對群眾、面對同事,最終一定會贏的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所有的難題都迎刃而解。正是這樣的信念讓她從敲開群眾的家門到走進群眾的心門,讓社區民警深深紮根於轄區群眾的心田。她每次從治安大隊開完會回到警務室,都會有一群人等著她。為群眾辦的身份證、戶口本、居住證等等證件,她都會替大傢伙捎回來,省得大家再去跑腿了。今年元月份,聶紅霞轄區的幾家商戶和物業鬧矛盾,準備大打出手,可一見到她到現場立馬冷靜下來,“聶隊長給咱們辦那麼多事,將心比心,咱也不能給她添麻煩,我們就認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