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行業信任危機不解,剩者也難爲王

6月份以來,互聯網金融行業新一輪的洗牌潮來臨,諸多不合規的平臺紛紛“爆雷”,一時間讓整個行業風聲鶴唳。

隨著這波“爆雷潮”的不斷演繹,監管部門也在第一時間出手,並明確相關整治工作的時間節點。

一方面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正面臨一場“大清洗”;另一方面,監管不斷升級。

接下來,互聯網金融市場發展會呈現這樣的態勢?面對行業的洗牌大潮,互聯網金融企業又該如何構建自身核心競爭力?

行業頻繁“爆雷

今年以來,互金行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日漸凸顯,多個P2P平臺都陷入危機。如此前並稱為高額返利“四大金剛”的唐小僧、錢寶網、雅堂金融以及聯璧金融全部無一倖免。

隨著行業頻繁“爆雷”,市場恐慌情緒也在不斷蔓延,不少投資者選擇觀望,甚至先退出這一投資領域,資金持續流出,網貸成交量的下滑。

面對用戶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觀望和質疑,愛錢進CEO蔡園竹表示,與許多行業發展的歷程相似,互聯網金融也會經歷一個野蠻生長、監管介入、行業洗牌、穩定發展的過程;而如今的互聯網金融正處在爆發式增長、監管介入之後的洗牌階段。

蔡園竹說,近來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頻頻“爆雷”,已經使得恐慌情緒在投資者群體中蔓延,但投資者還是要理性看待整個P2P行業,認清問題平臺和頭部優質平臺的差異性。“比如,很多問題平臺都涉嫌自融,並非真正意義上的P2P;而那些真正規範經營的頭部優質平臺還是堅持‘小額分散’的原則,切實踐行普惠金融。”

自2012年P2P自產生髮展至今,可以發現,從異軍突起到野蠻生長再到行業洗牌,這一行業已經走過了一個完整的起伏週期。尤其在近兩年以來,包括《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網貸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等在內的一系列監管規範出臺,更是加速了行業的洗牌,加劇了行業的“馬太效應”。

“在某種程度上,近來不合規平臺在馬太效應下退出、清盤,甚至是爆雷,可以看作是行業在‘排毒自清’,並向著規範化的方向發展,長期來看對行業、對平臺、對用戶都是有利的。”蔡園竹告訴記者說。

事實上,近兩年多以來,隨著行業監管政策的陸續落地,互聯網金融行業一直處在去蕪存菁的階段。

2015年作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高峰年,業內一度湧現出超過3400家平臺;截至今年6月底,來自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互聯網金融行業在經過兩年多來的調整後,只剩下大約1800家平臺。這也就意味著有近半數平臺已經被淘汰。而北京、上海、廣東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數量跌破1000家,總計998家。

互金行業信任危機不解,剩者也難為王

愛錢進CEO蔡園竹

什麼樣的P2P平臺算安全?

多家P2P平臺接連“暴雷”,不無讓整個行業感到恐慌,投資者信心受挫的同時,流動性風險甚至在合規平臺間傳導,整個互金行業面臨信任危機。

“當下的輿論環境更多關注問題平臺,而缺乏真正對行業的深度解讀,投資者應該從行業的本質出發,進行理智的投資決策。”蔡園竹呼籲說。

一、 不規範平臺往往讓人防不勝防

蔡園竹表示,普通的投資者在做投資決策時並沒有那麼多的輔助工具,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而且,不少普通投資者更追求高收益,往往沒有進行謹慎的思考。“其實,投資是門技術活,投資者還是要儘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幫助自己進行判斷,遠離危險平臺。”

二、 究竟如何辨別一家P2P平臺是否安全?

蔡園竹建議,投資者要從多個方面去判斷。

首先,平臺否涉嫌自融,許多披著P2P外衣的不合規平臺往往都是假的套殼平臺,而所謂的P2P業務,其實就是給平臺背後的關聯公司融資。

其次,還要看其否透明化運營,包括信息透明和資金透明,也就是說,借款人合同裡要包含詳細的借款人信息,並可以對其進行查驗,以判斷信息是否真實有效。

再者,要看其否觸碰行業紅線,根據監管的要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給P2P行業劃定了13條“紅線”,投資者在選擇平臺時,可以對應相應的監管紅線對平臺進行篩選,比如平臺是否接入了銀行存管。

除此之外,蔡園竹認為,還要看平臺是否堅持小額分散原則,P2P的本質就是小額分散,自然人借款的上限是20萬元。不僅如此,出借人的資金還要儘可能分散給多個借款人的標的,以降低其資金風險。

另外,在判定一個P2P平臺是否安全,來自第三方機構的評價和認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標。

再者,也要看該平臺的風控系統建設情況,對於P2P行業來說,風控是根本所在,這不僅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還需要加大在大數據等新技術方面的佈局,以高效識別風險和欺詐。蔡園竹說,“對於投資者而言,從以上這些層面出發,基本上可以全面考量一個P2P平臺是否優質。”

除了投資者一定要提高警惕、抵制誘惑,互聯網金融企業自律仍為第一要務。

蔡園竹表示,合規和風控是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核心所在,首先一定要堅持合規,很多平臺成立之初也秉承了合規的初心,但在發展過程中往往就變形了,而愛錢進一直堅持合規發展這一準則,此外,愛錢進還主動按照監管和行業自律的要求,規範開展信用信息共享,信息披露,推動合規發展。”

在蔡園竹看來,對於行業頭部優質平臺來說,只有在未來行業日益走向規範的過程中順勢而為、迎頭趕上,最終才能在競爭和規範發展中脫穎而出。

互金行業信任危機不解,剩者也難為王

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

面對洶湧而至的互聯網金融洗牌潮,近日,人民銀行會同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一起,召開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動員會。

會上,央行明確表示,將按照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總體安排,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針對央行此次表態,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黨委書記、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對記者表示,這有利於金融行業的穩定運行。

“在互聯網金融‘暴雷’現象不斷湧現,投資者人心惶惶的時刻,對於問題平臺,央行出重拳開展行政處罰和刑事打擊,力度空前,這表明良幣驅劣幣態勢逐漸加強,定心丸效應顯著。”許澤瑋説。

許澤瑋認為,按照央行的部署,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專項整治,時間界線上的模糊性,給了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釋放一定的空間,風險整治持續進行,無風險退出安全推進。”

小粉有話說:

雖然央行給下一階段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定下了基調,也明確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的時間表。

這輪洗牌會洗掉劣幣平臺,是勿庸置疑的,還有一些風控實力差的平臺會逐漸出局,也是可以預期的。

但對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而言,眼下,如何齊心協力恢復重建行業信心、市場信心,如何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方是當前最為緊迫的任務。否則,即便能夠“剩”到最後,也難為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