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陷入「信任危機」?這樣的網貸平台快避開!

近期,網貸行業陷入了“信任危機”——暴雷潮不斷、監管延期、投資人失去信心等,甚至不少悲觀論點認為“網貸不行了”。近日,監管發聲,稱將在1到2年內完成互聯網金融整治工作,將化解存量風險,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監管的發生無疑給了行業一針強心劑。大多數業內人士均認為此次行業風險有被誇大之嫌,並倡導投資人分清真偽P2P平臺,為行業正名。

信心不足 網貸成交量、投資人數雙降

僅在7月的第一週,杭州地區就有十餘家網貸平臺被警方經偵立案。根據杭州地區警方通報,惠盈理財涉嫌非法集資、人人愛家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銀票網實控人涉嫌非法集資均已立案。

網貸陷入“信任危機”?這樣的網貸平臺快避開!

不斷有平臺暴雷,投資人對網貸行業的信心也在下降。網貸之家數據顯示, 2018年6月P2P網貸行業的成交量為1757.23億元,環比5月下降3.8%,同比下降了28.42%。此外,6月活躍投資人和借款人數量雙雙下降,分別為408.37萬人、435.2萬人,其中投資人數環比下降1.95%,借款人數下降0.32%。

業內人士表示,去年7月份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就定下了金融工作“迴歸本源、強化監管”的原則和“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兩大任務,強監管和防風險成為今年金融業的主基調。

行業風險被誇大 投資者風險教育正當時

事實上,無論從成交額還是投資人數來看,問題平臺絕非行業主流。據網貸之家統計,截至2018年6月底,問題平臺歷史累計涉及的投資人數約為69.9萬人(不考慮去重情況),佔總投資人數的比例約為3.9%,涉及貸款餘額約為417.5億元,佔2018年6月底行業貸款餘額的比例約為3.2%。

目前,加強網貸投資者風險教育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投資者風險教育,離不開監管、平臺及投資者自身的共同努力。對於平臺來說,首要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方便投資者識別項目的風險;其次要通過投資人見面會、平臺官網、微信群等多渠道宣傳投資風險知識,並在官網顯著位置進行風險警示。最後,在投資人進行投資操作、投資確認時,要進行“風險提示”跳轉,由投資者最後確認,並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意願承擔相應的風險。網貸行業也應該建立合格投資人制度,“由於網貸行業投資門檻較低,投資人年齡、階層跨度大,投資風險的承受能力沒有進一步做篩選和甄別,因此對於行業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極其敏感。”

在整個行業去偽存真的過程中,大量的不合規平臺用一次次的暴雷給廣大投資者上一堂最直接最痛心的“破剛兌”課。P2P行業之所以能在互聯網金融浪潮的推動下獲得如此快速的發展,背後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國大量新興的中產階層,需要一種更好的投資理財方式來幫助自己跑贏通脹。

對於投資人而言,要分清楚成交額和待收金額的概念,成交額指的是平臺所有成交量,待收金額則是指投資人在平臺投資成功後還未收回來的本金和對應的利息。“很多暴雷平臺被報道稱有幾百億,造成了投資人之間的恐慌情緒,實際上目前暴雷的平臺待收多是幾億、十幾億。”

民營系的新平臺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6月份的8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中有70家為民營系平臺,佔比達到87.5%。對此,網貸之家研究員表示,這些民營系平臺實力較弱,運營能力不足,在運營成本和合規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無法繼續運營而慘遭“淘汰”。

此外,2016年8月24日後上線的平臺有37家宣佈停業或出現問題,佔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總數的46.25%。金融業務具有滯後性,新上線平臺往往未經歷一個完整週期,實力待檢。而且57號文已經表示,對於2016年8月24日後新設的網貸平臺,本次網貸整治期間原則上不予備案登記。

合規進程慢、未上存管的平臺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在6月出現停業及問題平臺中,83.75%的平臺未上線銀行存管系統,合規進度慢,並且不少平臺信披狀況普遍較差,特別是項目信息披露極差,無法獲取底層資產情況。但這並不表示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一定安全,投資人需認清銀行存管的本質,不要盲目信奉銀行存管,也要識別“雙系統”。

3 高返平臺及線下理財平臺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2018年6月共有63家問題平臺,其中不少為高返平臺,如唐小僧、聯璧金融等。部分“羊毛”平臺年化收益率高得驚人,如小諸葛網貸年化收益率達到83.52%,而萌芽金服投資10000元,月返現800元,年化收益率更是超100%。

如果平臺長期採用高返活動來提升平臺人氣,則說明平臺運營其實已很不健康,需要依靠羊毛黨支撐,長此以往,平臺很難承受如此高額的成本,資金鍊斷裂是必然事件。曾而新也表示,投資人千萬不要“唯高息論”。選擇平臺時也不要隨意聽從所謂的經驗之談,以免陷入“從眾危機”。

據網貸之家統計6月出現的63家問題平臺中至少3家有線下理財公司。線下理財公司業務隱蔽性較強、信息高度不透明、資金流向不明,很難進行有效監管。

網貸陷入“信任危機”?這樣的網貸平臺快避開!

更多資訊

網貸陷入“信任危機”?這樣的網貸平臺快避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