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孔门弟子中的异类,但他的一句话却影响了所有读书人的命运

《史记》中记载,孔子一生收徒3000余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这七十二人被后世成为孔门七十二贤。在这七十二名贤者中,有10名特别优秀的,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在这10人中,有的擅长做生意,成为当时首富;有的擅长言辞,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各国之间,有的出将入相,成为一代帝王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一代帝王之师子夏。

他是孔门弟子中的异类,但他的一句话却影响了所有读书人的命运

对儒家而言,子夏可以称的上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类,他不像孔子那样以克己复礼为己任,反而更在乎现实的政治和法治,孔子就曾批评子夏在遵循仁和礼的方面有所“不及”,曾告诫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后来子夏说出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深切的影响了全天下的读书人。这就是那句著名的“学而优则仕”。可以说在子夏没有说出这句话之前,很多人都不愿意将自己的一身所学卖于帝王家,他们更愿意隐居在深山老林中,冷眼旁观这世上发生的一切。比如老子也就周朝守藏室之史,不久便隐居不知所踪;鬼谷子隐居了一辈子,就派出了两个学生来山外。

他是孔门弟子中的异类,但他的一句话却影响了所有读书人的命运

正是这句话直接影响了两千多年来的中国读书人,后来的读书人都说“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甚至可以这样说,正是有了“学而优则仕”这种文化氛围和土壤,才使得科举考试这一选拔人才的制度有了实施的可能。仅仅凭着“学而优则仕”这一句话,子夏就可以稳居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著名人物之列。

我们了解了“学而优则仕”这一句话之后,再来看子夏说的另外一句名言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如果说“学而优则仕”,是影响了中国的读书人、知识阶层,那么“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则可以说影响了全体中国人,尤其是想在世上做一番事业的中国人,在生命的底层中,大多具有类似的思考模式。

他是孔门弟子中的异类,但他的一句话却影响了所有读书人的命运

子夏在整个儒家文化,或者说中国文化的早期形成过程中,有着很特别的地位。在孔子死后的几十年间,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孔子的弟子们在各个国家以不同方式传播践行着孔子的思想。而子夏在这些人中绝对称得上是影响力最大的,尤其是在办学和传播孔子思想的方面。

《礼记》中有一句话,叫作“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这句话就把老师分成了两种,经师和人师。经师是主要传播知识、技术、教授技能的老师,子夏位列孔门四科 “文学”科,他给诗经写序,又把孔子教授的周易、《春秋》的学问、礼的学问,一路相传下去。总之来说,子夏把孔子所传上古的学问,发扬光大,一路传承下来,我们这些后人,才能看得到这些历史上的经典。子夏作为经师的成就已经是常人所不能及,但子夏更难得是作为人师的成就。

他是孔门弟子中的异类,但他的一句话却影响了所有读书人的命运

子夏居西河期间说过这样一句话:“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

这是对自己的才能有绝对的底气和信心才敢说出这种话。子夏在西河河畔开堂讲学,吸引到了很多名士,子夏在魏国教授的学生,上至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魏文侯,下到李悝、田子方、段干木等魏国栋梁之才。如果大家不熟悉田子方、段干木这些战国前期的名士大才,那么说起大军事家吴起,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吴起其实也是子夏的弟子,吴起走到哪,哪个国家就富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正是在这些名臣良将的支持下,帮助魏文侯开创了百年霸业。如果说李悝、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等人是魏文侯霸业的实施者,那么子夏就是魏文侯霸业的战略总设计师。

他是孔门弟子中的异类,但他的一句话却影响了所有读书人的命运

子夏谦德躬行,广布师学,乃文明之砥柱,无愧于孔门大贤也。

更多内容请关注由几道书局出品,凤凰FM、蜻蜓FM、懒人听书的《论语》新解——彭湃讲论语。

彭湃 国学学者与传习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国学会联合创始人兼运营负责人;中欧明德学堂创办人,闻道讲堂创世人,连续举办70多期国学研修讲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