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小滿溫和夏意濃,健康養生重在「滋」

小滿(grainbuds)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每年5月21日或22日視太陽到達黃徑60°時為小滿。

節氣|小滿溫和夏意濃,健康養生重在“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

小滿三候

我國古代將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

節氣|小滿溫和夏意濃,健康養生重在“滋”

節氣|小滿溫和夏意濃,健康養生重在“滋”

夏季是陽氣最盛的時期,小滿作為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從這時候起就要調整我們的日常飲食起居,才能平安的度過炎熱的夏季。

勿貪涼臥睡

節氣|小滿溫和夏意濃,健康養生重在“滋”

小滿節氣正值五月下旬,氣溫明顯增高,雨量增多,下雨後,氣溫會急劇下降,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不要著涼受風而患感冒。小滿時節,天氣悶熱潮溼,正是皮膚病高發期。《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篇》中說:“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這裡說的就是“風疹”病。可見古代醫學家對此已有所認識。“風疹”的病因病機不外乎三點:

一,溼鬱肌膚,復感風熱或風寒,與溼相博,鬱於肌膚皮毛腠理之間而發病;

二,由於腸胃積熱,復感風邪,內不得疏洩,外不得透達,鬱於皮毛腠理之間而來;

三,與身體素質有關,吃魚、蝦、蟹等食物過敏導致脾胃不和,蘊溼生熱,鬱於肌膚髮為本病。

小滿養生重在“滋”

節氣|小滿溫和夏意濃,健康養生重在“滋”

小滿

小滿時節的飲食重點在於“滋”,以保持人體水分充足、代謝良好。

食鮮

節氣|小滿溫和夏意濃,健康養生重在“滋”

小滿前後,各地多炎熱天氣,人體水分消耗較多,多種微量元素也隨汗水排出,單純靠喝水不足以彌補機體需要,因此要選擇多元的補水方法。

俗語說“小滿見三鮮”,三鮮指“黃瓜、蒜薹、櫻桃”。應季果蔬富含維生素和礦物元素,不僅能補充人體水分,還可以補充微量元素。需要注意的是,果蔬一定要“鮮”,久放則營養流失大半。

吃苦

節氣|小滿溫和夏意濃,健康養生重在“滋”

平時胃腸有積熱,比如經常便秘、反覆口腔潰瘍的人群,水分消耗更多,小滿時節更容易疲勞甚至加重舊疾。要想減少水分消耗,就得吃些“苦”。

適量吃些有清熱、通便、開胃作用的苦味蔬菜,如苦菜、苦瓜等。三候之一的“小滿時節苦菜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防溼

節氣|小滿溫和夏意濃,健康養生重在“滋”

小滿前後天氣炎熱、溼氣漸重,脾胃虛寒的人群耐不住炎而貪涼食冷,就容易出現暑溼外感。

中醫認為生薑能溫中散寒祛溼,建議這類人在飲食中注意適當吃些生薑。

其次,常按揉足三里穴(小腿外側,膝蓋骨的斜下方)與豐隆穴(小腿前外側,距脛骨前緣二橫指處),也有利於人體水分的運行和排洩。

另外要勤換衣物,穿著要儘量寬鬆舒適、吸汗透氣,以免溼氣鬱積在皮膚,誘發溼疹、痱子等皮膚病。

情志養生

節氣|小滿溫和夏意濃,健康養生重在“滋”

小滿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後引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病。此時可多參與一些戶外活動如下棋、書法、釣魚等怡養性情,同時也可在清晨參加體育鍛煉,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為宜,不宜做過於劇烈的運動,避免大汗淋漓,傷陰也傷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