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上將根本不存在,爲何趙雲一直是雜號將軍且長期不受重用?

深受《三國演義》小說和影視劇影響的朋友對蜀國的“五虎上將”是再熟悉不過了,也就是關張趙馬黃,即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其實“五虎上將”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有“四虎上將”,趙雲終其一生只是雜號將軍。

五虎上將根本不存在,為何趙雲一直是雜號將軍且長期不受重用?

94版《三國演義》劇照 徐庶城樓指點破八卦陣

所謂“雜號將軍”,是和“名號將軍”相對的。東漢末年群雄迭起,武將職位中除朝廷設置的最高官職大將軍(有時位列三公之上)外,各諸侯大多設置四軍將軍為高級軍事長官,也就是前、左、右、後四大“名號將軍”。公元219年,劉備自立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馬超為左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黃忠為後將軍,趙雲並未上榜,且終其一生無緣名號將軍。

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三點:一、出身不好。趙雲早年由百姓推舉起義兵追隨公孫瓚,本身並不是名門望族,這在當時士族地主階級統治、看中名望的社會中是不討好的,馬超聲望高名氣大,便可一躍為左將軍。劉備封了四大將軍後曾下詔通知鎮守荊州的關羽,當時關羽就蔑視黃忠說大丈夫豈能與一老兵同伍,關羽尚且如此,何況此時已成氣候的劉備呢!

五虎上將根本不存在,為何趙雲一直是雜號將軍且長期不受重用?

94版《三國演義》劇照 趙雲單騎救阿斗

二、缺少獨當一面的能力。趙雲跟隨劉備近三十年,大多數戰役中趙雲只是擔當劉備保安隊長的角色,包括七進七出救阿斗,護送劉備家眷等,個人很勇武,但是鮮有獨立率大軍征戰的記錄,關羽則不然,自從劉備“出道”以來,不分兵則已,一分便自領一支人馬,關羽領一支人馬,並且關羽一個山西大漢,一到南方便能訓練和率領水軍作戰,其率領的一萬水軍還成為赤壁之戰劉備一半的本錢(赤壁之戰劉備手下兩萬人,一半關羽的水軍,另一半劉琦的一萬人),這一點趙雲的能力是不及的,所以長期得不到重用這點也是關鍵因素。

三、性格太耿直。劉備打下益州後,趙雲直諫劉備將所獲房舍和田地分給百姓,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劉備決意發動夷陵之戰時,趙雲又極力反對,說主要敵人是曹魏,不應該打孫吳讓曹魏漁翁得利,惹怒劉備而不得隨軍出征。這些建議現在看來都是對的,但在當時由於趙雲性格太過耿直,不懂得圓滑委婉,加之劉備的明君人設言過其實,可見趙雲不得重用也不算奇怪了。

五虎上將根本不存在,為何趙雲一直是雜號將軍且長期不受重用?

94版《三國演義》劇照 年邁趙雲依舊意氣風發

所以,趙雲無緣名號將軍固然是冤枉的,既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劉備的主觀思想,更是當時特殊歷史時期的社會風氣所使然。但是沒關係,後世對趙雲評價很高啊,誰讓現在的人都偏愛悲情英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