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鄖西:用好「第一種形態」 半年「咬耳扯袖」245人

“我們最近接到群眾舉報,反映你村二季度低保評選工作存在不公正、不到位等問題,今天來主要是瞭解有關情況,希望你正確認識、如實說明。”“感謝組織對我的關心和提醒,這次低保評選因為我們收入測算失誤,造成村民李某的低保金標準降低,對此我有責任,向組織深刻檢討……”

以上是湖北省鄖西縣土門鎮紀委近日到村開展提醒談話的場景。

近年來,鄖西縣紀委認真把握“樹木”與“森林”的關係,注重用準用好“第一種形態”防治“未病”,通過經常性、提醒式、有溫度的“咬耳朵”“扯袖子”,讓有苗頭性傾向性和輕微違紀問題的同志“紅臉出汗”、及時剎車,防止“小毛病”拖成“大問題”,“好同志”變成“階下囚”。

緊盯苗頭“早介入”。從監督檢查、信訪舉報、政治巡察、初核工作和執紀審查等渠道,全方位摸排黨員幹部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堅持抓早抓小,充分運用提醒談話、警示談話、批評教育、誡勉談話和函詢等方式,區別不同情形進行提醒,並要求當事人就相關問題及時整改、作出承諾,實現防“小病”之微,杜“大病”之漸。

教育警醒“動真格”。在對苗頭性問題線索進行認真研判的基礎上,靈活運用“第一種形態”的多種方式,制定“個性化”方案,對症下藥、精準施治,確保直擊要害、觸及靈魂、除弊去痾。建立一人一檔、全程留痕的“數據庫”,做到有據可考、有根可查。

防微杜漸“守初心”。注重做好“後半篇文章”,防止談話一談了之、函詢一詢了之。將受到“第一種形態”處理情況列入黨員幹部個人述職述廉報告內容,並要求其必須在支部組織生活會上予以報告,主動接受監督,使“被動接受教育”轉化成“主動反省自我教育”。同時,適時開展回訪督查,及時跟蹤瞭解處理對象的思想動態和工作狀態,對拒不整改、我行我素的視情節給予嚴肅處理,釋放出違紀必究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

上半年,該縣紀委運用“四種形態”處理382人,其中第一種形態處理245人,達64.1%,收到良好效果。(張俊飛 江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