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關聯企業「查無此人」,逾19億元交易對象成謎

本文引用的查詢信息,僅採自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天眼查、啟信寶、企查查,以及證監會指定信息披露網站巨潮資訊,最終查詢時間為7月2日上午9:30。

求是汽車未對被報道企業及子公司、關聯企業進行任何主觀臆斷。本文作者、求是汽車採編團隊及直系親屬,在發稿期間,均不持有比亞迪在A股及H股發行的股票。

*****以下正文*****

比亞迪關聯企業“查無此人”,逾19億元交易對象成謎

比亞迪、證監會、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多家第三方工商信息數據平臺,一定有人出了紕漏。

在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計劃中,動力電池版塊或許才是汽車零部件分拆項目的核心。未料,一個用以試水的汽車座椅分拆項目,卻引來一堆麻煩。

找不到的公司

6月30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以下簡稱比亞迪)發佈了四條公告。其中的一條,引起了求是汽車的注意。

比亞迪關聯企業“查無此人”,逾19億元交易對象成謎

比亞迪《關於增加2018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的公告》

比亞迪在這條名為《關於增加2018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的公告》中稱,比亞迪將向關聯方深圳佛吉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採購各種原材料,2018年預計採購金額為17.8878億元。同時,比亞迪將向該公司銷售各種產品、商品1.3889億元,並向該企業提供勞務(包含技術開發)2987萬元,以及銷售固定資產728萬元。

這則在證監會指定信息披露網站披露的公告內容,在看似平淡無奇的文字下,卻有著各種謎團。

比亞迪關聯企業“查無此人”,逾19億元交易對象成謎

近一年於廣東地區註冊成立的企業,沒有“深圳佛吉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求是汽車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查詢不到深圳佛吉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的任何信息。在天眼查、啟信寶、企查查等多家工商信息數據平臺的系統中,均顯示不存在此公司。

有關這家在官方、第三方工商信息數據平臺上均“查無此人”的企業,求是汽車不敢妄下斷言,該公司是否存在,是否為虛構出來的“影子公司”。畢竟,在比亞迪的公告中,這是一家無比真實、且有著穩定業務的企業。

深圳沒有佛吉亞

比亞迪在其發佈的公告中稱:“深圳佛吉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2月26日,註冊資本人民幣20,000萬元,公司住所位於深圳市坪山區馬巒街道江嶺社區橫坪公路3001、3007號,法定代表人為Francois TARDIF”

比亞迪關聯企業“查無此人”,逾19億元交易對象成謎

Francois TARDIF擔任法人及高管的相關企業

求是汽車查詢得知,Francois TARDIF(中文名為“唐德福”)在國內擔任法人代表的企業僅有2家,分別是佛吉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佛吉亞中國)和佛吉亞日發(襄陽)汽車座椅有限公司。前者是法國零部件巨頭佛吉亞在中國設立的運營主體,後者是前者與日發投資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控股子公司。

除這2家公司之外,Francois TARDIF還在佛吉亞參與投資的其他8家企業擔任高管身份,但這些公司沒有任何一家位於深圳。

比亞迪在公告中稱,“公司總會計師周亞琳女士擔任深圳佛吉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董事之職。”但截至發稿,在工商系統中,查詢不到周亞琳擔任董事的企業中,有任何一家與“佛吉亞”相關。

“註冊資本”大幅縮水

事實上,2017年10月31日,深圳佛吉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就曾出現在比亞迪的公告中。

當日晚間,比亞迪發佈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工業”)擬出資人民幣2.28億元與佛吉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資設立深圳佛吉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該合資公司的註冊資本暫定為人民幣7.6億元,其中,比亞迪工業應以現金方式投入人民幣2.28億元,佔註冊資本的30%,佛吉亞中國應以現金方式投入人民幣5.32億元,佔註冊資本的70%。

按照比亞迪最新發布的公告,雖然雙方持股比例未發生變化,但該合資公司由暫定註冊資本的7.6億元,縮水為“實際註冊資本”2億元。

按2017年10月底比亞迪發佈的公告,該合資公司成立後,擬收購比亞迪工業原有的汽車座椅業務。比亞迪將實現汽車座椅業務的剝離,也是比亞迪對汽車零部件業務進行分拆整合的首次嘗試。

沒人知道比亞迪的首次嘗試,是否成功。在官方、第三方工商信息數據平臺上均不存在的深圳佛吉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在比亞迪的公告中卻顯得生機勃勃。

公告稱,“截止2018年5月31日,深圳佛吉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總資產為人民幣165,542千元、淨資產為人民幣-44千元(註冊資本實繳已於2018年6月完成)、2018年1-5月主營業務收入為人民幣23,374千元、淨利潤為人民幣-44千元。(數據未經審計)”

分拆之艱難

按照比亞迪此前公佈的規劃,未來幾年內,比亞迪將通過裁撤、合併事業部等方式,將建立超過20年的行業垂直整合體系逐步拆解,放棄“縱向一體化”戰略。

2017年3月底曾有消息稱,比亞迪的汽車電子事業部將被分拆出去,為所有的汽車製造商供貨。比亞迪汽車業務已決定,除保留整車四大工藝之外,所有的零部件業務將全部分拆,進行市場化運營。

此前,比亞迪的汽車業務,除了輪胎不自己生產,絕大多數的零部件都內部供應,甚至連生產零部件的設備都自己製造。

比亞迪關聯企業“查無此人”,逾19億元交易對象成謎

相比這些不起眼的零部件價格,真正讓王傳福痛下決心分拆零部件業務的,或許是因為動力電池。

2016年,比亞迪曾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製造商。在動力電池領域,比亞迪的出貨量也僅次於松下,位列全球第二,中國第一。

然而,動力電池自產自銷的閉環策略,讓比亞迪痛失好局。2016年10月,寧德時代宣佈以800億元的投後估值募資80億元。2017年3月,王傳福的宿敵,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牽手寧德時代,投資10億元現金。6月27日,登陸A股市場9天后,寧德時代的市值一舉超越了比亞迪。最新數據顯示,寧德時代的市值達1563億元,整個比亞迪的市值為1300億元。

分拆動力電池業務,實現市場化運營,比亞迪針對這個既定策略的執行效率,並不如外界所預期。

2017年,比亞迪通過了《關於調整公司內部組織架構的議案》。其中一點就是成立電池事業群,將第二事業部劃入電池事業群。此舉被外界視為比亞迪分拆動力電池業務的第一步。

比亞迪關聯企業“查無此人”,逾19億元交易對象成謎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

3月28日,在比亞迪股份(01211.HK)及比亞迪電子(00285.HK)於香港舉行的全年業績記者招待會上,王傳福表示,比亞迪從2017年開始實行公司各個零部件產業的市場化,但各個零部件分拆上市的計劃,目前只是在醞釀中。

三天後,在2018珠三角未來汽車供應鏈創新論壇上,比亞迪鋰電事業部副總經理沈晞透露了更為明確的規劃。他表示,比亞迪正在做動力電池的業務剝離工作,預計2018年底或2019年初會分拆完畢。2022-2023年,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公司會獨立上市。

目前尚不得知,分拆出來的比亞迪動力電池,將會以怎樣的股權結構進行運營並實現上市。同樣不得知的是,這間公司的名稱,是否也會“大隱於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