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腰椎管狹窄會出現怎樣的症狀?

陳名芳


腰椎部的疾病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腰椎間盤突出症,一種就是腰椎管狹窄症。

所謂腰椎管狹窄症是指各種形式如骨性、纖維性增生等導致的椎管、神經管以及椎間孔的狹窄,及軟組織引起的椎管容積改變及硬膜囊本身的狹窄等引起的一系列腰腿痛及一系列神經系統症狀出現。稱為腰椎管狹窄症。其實從發病機制理解上來看腰椎間盤突出症其實也會導致椎管的相對狹窄。


腰椎管狹窄症的主要症狀如下。

第一,腰部疼痛。各種引起腰椎管狹窄症的腰椎部分的原發病,容易引起腰部本身的疼痛。

第二,腿部痠痛或者麻木。腰椎管狹窄症會導致局部的神經根受壓迫,從而引起下肢痠痛或者麻木。


第三,壓迫馬尾而產生下肢運動、感覺和肛門膀胱的括約肌功能障礙。

第四,間歇性跛行。當站立和行走時,出現腰腿痛或麻木無力,疼痛和跛行,甚至不能繼續行走,休息後症狀好轉。

椎管狹窄症和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兩種獨立的疾病,但是兩者有互為關係,而且經常會兩種疾病同時發生。


骨科袁鋒


本期醫數嘉賓

北京醫科大學骨科、脊柱外科主任 齊強教授

腰椎管狹窄是中老年人特別常見的病,剛才提到腰椎最常見的兩類:一類是腰椎間盤突出,一類是腰椎管狹窄,那麼這兩個病從年齡分佈上有些重疊的部分,但總體在臨床上我們看到的腰椎管狹窄的病人更多見於中老年人,而椎間盤突出可能青年人、中年人更多一些,當然也可能到了老年人因為腰椎間盤突出又發生了椎管狹窄。

腰椎管狹窄症的典型表現我們叫間歇性跛行,什麼叫跛行?就是你走一段路以後你就開始變瘸了,腿上可能就出現坐骨神經痛了,那麼剛才也提到了可能沿著大腿、屁股蛋子放射下來的疼麻酸脹等等,讓你無法繼續走下去,所以往往這一類的中老年人,有的厲害的走個幾十米,可能就要找個地方靠一靠或者蹲一會兒,然後幾分鐘以後,他腿上坐骨神經痛的症狀緩解了,然後他又可以走下一段路,同樣又走了幾十米又不行了,又要坐一會兒。

小結

腰椎管狹窄是中老年人常見疾病,腰椎管狹窄的典型表現為間歇性跛行。

醫數


什麼是腰椎管狹窄症?

腰椎管狹窄症是指由於先天性椎管發育不良或者後天性各種原因引起的椎管容積變小,從而導致脊神經根和(或)馬尾神經受到壓迫從而出現一系列臨床症狀。早在1900年,曾有一名叫Sachs的外國醫生簡單描述過這種疾病,只至1956年,一名叫Dutch的醫生才系統地描述了腰椎管狹窄症的臨床表現。

在發病率方面,男性和女性並無明顯區別,後天因素引起的腰椎管狹窄症更加多見,尤其在60歲以上的人群中。要明白腰椎管狹窄症出現的症狀,我們先要了解一下腰椎管的大體結構。


腰椎的大體結構

腰椎椎管是有骨性結構圍成的一個類似橢圓形的管道,前方的叫椎體,後側方的骨頭有椎弓根、小關節、椎板和棘突,在管道里通過的是一些重要的神經組織,這些神經上連大腦,往下每到一個節段又向兩側的小孔(我們稱為“椎間孔”)分出一些神經再往下走,形成支配雙下肢活動的神經。在這個管道里面,還有一些韌帶組織,比如椎體後方的後縱韌帶,後方的黃韌帶等。任何引起管道里神經受壓的因素只要超過神經耐受的程度就可能出現相應的表現,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腰椎管狹窄症的症狀。

常見的引起狹窄的原因有:(1)先天性狹窄:見於先天性椎弓短小,使得骨性椎管橫截面積減小;(2)椎間盤向後方突出,使得椎管面積變小;(3)後方黃韌帶增生、肥厚、甚至形成骨化的致壓物;(4)小關節增生,使得神經走行的通道變得狹小,神經受到壓迫。

腰椎管狹窄症的症狀

  • 間歇性跛行:表現為行走一段距離後出現一側或雙側腰痠、腿痛、麻木、無力,需要蹲下或者坐下休息一段時間後方能繼續行走,因存在“走走停停”的特點,所以稱為“間歇性跛行”。其主要是由於行走時椎管內的神經表面血管會充血擴張,使得椎管容積相對變小,加上椎管本身存在狹窄,導致神經缺血缺氧,從而出現上述的症狀;在蹲下休息後,神經充血消失,使得椎管容積相對擴大,症狀隨之消失。
  • 描述的症狀和醫生檢查發現不符合:主要表現為患者描述的症狀重,而醫生給患者做體檢時卻發現不了明顯的陽性體徵,這也跟上文說述神經間歇性充血擴張有關。只有在合併腰椎間盤突出等其他情況,造成神經根持續受壓時才可能出現明顯的陽性的表現。
  • 腰部後伸時疼痛加劇:腰部後伸會導致椎管內空間變小,加劇神經受壓的症狀,從而出現下肢麻木、疼痛加重。(這也間接提示我們,我們常用的腰椎鍛鍊方法,如小燕飛、四點支撐等,可能並不適合於腰椎管狹窄症的患者)。

除上述三個特徵性表現外,還存在以下可能表現:
  • 腰部症狀:主要表現為無力、痠痛、容易疲勞。
  • 下肢疼痛症狀:這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相似,尤以步行時加重。
  • 下肢感覺、肌肉力量的變化:部分患者可出現下肢力量減弱,出現感覺功能障礙,如麻木、感覺減退或過敏等。


總結



脊樑修理工


腰椎間盤突出繼發椎管狹窄

間歇性跛行

最常見的腰椎管狹窄是腰椎間盤突出繼發引起的椎管狹窄,也可不導致症狀。如果有症狀最典型的表現為間歇性跛行,也就是在患者走路的時候,隨著走路越來越遠,會產生腰痛或者患腿疼痛、麻木加重,蹲下或者躺下後症狀減輕或消失。有的人側隱窩狹窄,同會出現間歇性跛行,這是狹窄發生在側椎管導致的。

為什麼會間歇性跛行?

導致間歇性跛行的原因是因為在行走的時候,椎管內受阻的椎靜脈叢逐漸充血,加重神經根的充血程度,或者脊髓血管擴張,加重對神經根的壓迫,從而引起了症狀加重。這種椎管狹窄症多可在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腿痛解除後,症狀可以解除。

先天椎管狹窄

椎管狹窄≠椎管狹窄症,很多人先天椎管直徑就低於正常範圍,也不造成症狀,在做CT或者MRI的時候可見到存在椎管狹窄不必理會。

退變引起椎管狹窄

腰椎滑脫、強直性脊柱炎、氟骨症、腫瘤、外傷等其他因素也可導致椎管狹窄不一一講述。


健康新語


腰椎管狹窄症是一種因側隱窩、腰椎椎管以及椎間孔減小而引起的腰椎疾病。

病因主要有 2 種

(1)先天發育腰椎管狹窄症,這主要是腰椎在成長中發育不良造成的,所佔比例不大,只有1%~2%。

(2)後天性獲得腰椎管狹窄症,這種後天性獲得腰椎管狹窄症極為普遍,它主要是由腰椎退行性變引起的。

得了腰椎管狹窄會出現怎樣的症狀?

腰椎管狹窄症一般會引起腰痛或腿痛,造成患者生活不便,它的高發段是老年群體,但有不斷年輕化的傾向。

臨床特點主要有

(1)神經性間歇性跛行,腿部、腰部的無力或麻木,慢性或長期腰部疼痛;

(2)鞍區感覺異常和大小便功能異常。




健康答疑


腰椎管狹窄最常見,最典型的症狀是間歇性跛行,人在行走的時候會導致臀部和下肢的疼痛,下蹲或者彎腰休息的時候,症狀會明顯減輕,甚至消失。然後繼續行走一段距離,再次出現這種狀況,再次蹲下休息,週而復始。

下蹲、前傾身體和彎腰可以緩解症狀,這也是腰椎管狹窄,最典型的表現之一。

右上角關注“骨科姚大夫” 問病情留言或私信

與醫生交朋友,讓大家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



腰椎管狹窄也會有踩棉花感,人走路的時候會像踩在棉花團上或者沙地上感覺輕飄飄的。

不要這麼狹窄的疼痛範圍,一般為腰部臀部以及下肢。但是麻木區域可能出現在上述部位,以及會陰區,甚至會導致大小便的明顯改變,以及某功能的障礙。

懷疑腰椎管狹窄的病人,應儘早完成ct檢查,ct可以很好的從空間立體結構當中顯示椎管狹窄的程度以及壓迫的區域,對是否需要手術的判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骨科姚大夫



骨筋中外




腰椎管狹窄初期也是腰肌勞損或者腰間盤突出,急性腰扭傷等發展而來。

老年人因為各關節組織退行性改變,關節發生增生,肥厚,鈣化等,使腰椎管周圍間隙變小,稱之為腰椎管狹窄。



主要症狀有,間歇性破行,下墜感,腿痛麻木。其中間歇性破行為主要症狀,嚴重著,走四五米就要坐下或蹲下休息。



下墜感指的是,隨時都有大便的感覺但是上廁所卻又沒有,這也是很多椎管狹窄的一個症狀。然後就是下肢的酸,麻,沉,脹,累,痛等症狀。


笑出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