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花開中國紅

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

高峽平湖,天下萬州,萬州就有這般海納百川的包容。


平湖花開中國紅​ 圖/常群力

歷史在這裡彙集——

重慶成為中國第四大直轄市後,人們用通常對直轄市的理解,就會忽略萬州這座城中之城,把古老的萬州融入重慶城。事實上,萬州以一種江城的形象早在1800多年以前就在遠距重慶主城327公里的地方矗立,歷史給了這座城曰羊渠,曰南浦,曰魚泉,曰安鄉,曰萬州,曰萬縣直到今天曰萬州的城名。

江水在這裡彙集——

偉大的三峽工程把最闊爽的江面給了萬州,一條又一條長江的支流,跨越時空,奔流不息,匯入高峽平湖。每一條支流都是每一擔水的合計,忙著去三峽趕集到萬州趕集。我們看水,我們聽水,我們聽到是來自鄉村的滴答聲,那是鄉村屋簷的滴答聲,那是父老鄉親血管的滴答聲,那是三峽的滴答聲,匯成這樣一個浩淼大湖,不簡單是水滴的彙集、浪花的彙集、鷗影的彙集,是水的彙集,是大美的彙集,是人心的彙集,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的彙集。傾聽水的呢喃,這裡是我們停泊的港灣,是我們夢的港灣,也是我們啟程的碼頭。
平湖花開中國紅​ 圖/萬本洪

鮮花在這裡彙集——

三生有幸,高峽平湖,不管是奔著幸運幸福的中外遊客,還是土生土長代代有幸的萬州人,大家奔著三峽來,大家奔著平湖來,就為這汪水,就為這汪湖。突然有人眼紅,大喝一聲,萬州紅啦!萬州看花!也許是妙手偶得,也許是驀然回首,大家突然發現萬州海海漫漫的花事,南北濱江路,處處大廣場,高樓屋頂,院落圍牆,家家陽臺,到處是三角梅的奼紫嫣紅——

葉連葉,枝連枝,花連花,紅連紅,水連水,心連心。
平湖花開中國紅​紅紅的三角梅伸向江面,伸向天空,組成花的波浪,瀉成花的瀑布,紅成花的窗口,“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曉看紅溼處,花重萬州城”。給平湖套上紅色的花環,給萬州戴上紅色的項鍊。

從老人那裡問詢,從縣誌那裡查閱,三角梅在萬州並沒有太悠久的栽種歷史,幾十萬株三角梅幾乎都是外地引進。萬州是三峽最大的移民區,從這個思維上看三角梅,今天平湖花開三角梅,三角梅應該也成了萬州最大的移民群。
平湖花開中國紅

一座城市與一種花之間的傾心選擇和接納,是花兒的紅還是城市的紅?

三角梅的樸素、平凡、堅韌,註定了她沒有牡丹的華貴蘭花的高雅,翻閱歷代文人墨客,幾乎很難見到有歌詠她的文字。

印象中詩人舒婷寫過一首《日光巖下的三角梅》——

“是喧鬧的飛瀑/披掛寂寞的石壁/最有限的營養/卻獻出了最豐富的自已//是華貴的亭傘/為野荒遮風蔽雨/越是生冷的地方/越顯得放浪、美麗//不拘牆頭、路旁/無論草坡、石隙/只要陽光長年有/春夏秋冬/都是你的花期……”

三角梅是勤勞奉獻的花。她的花期之長,在花中無出其右。短則半年,氣候溫度適宜,她甚至可以全年開花。她並不苛求土壤,從不奢望肥料,就連最基本的水分她也沒有太多的索取,只要有合適的土壤和陽光,不需要精心打理,她就可以紮根,開放。三角梅就有這樣的奉獻這樣的氣度。

三角梅是團結堅韌的花,即使在貧瘠的土地上、在百花凋零的季節,也能在開放時朵朵向上,爭奇鬥豔,紅紅火火,帶給人們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單獨一朵三角梅並不起眼,抱團結簇的三角梅紅紅火火、璀璨奪目。她們團結合作,協同作戰,可以形成花溪、花徑、花牆、花門、花樹、花亭,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平湖花開中國紅​三角梅是樸素平凡的花,無論大江南北,平原窪谷,丘陵高原,還是繁華都市,富裕農莊,寒居貧宅,隨處可見她的身影。

三角梅是淡薄名利的花,不論荒郊野外,還是城市中央,不論大庭廣眾,還是偏僻角落,默默地開放,靜靜地鮮紅,不爭春光,不為名利,從不與百花爭奇鬥豔,從不與名花國色搶奪名份。

長江從江到湖,江湖之變,萬州水漲城高,花開平湖,我們栽種三角梅,喜愛三角梅,讚美三角梅,因為三角梅的美麗,更因為三角梅崇高而豐富的精神內涵。

她的勤勞,她的頑強,她的奉獻,她的團結,不是給誰看的,她就勤勞她自己的,她就頑強她自己的,她就奉獻她自己的,她就團結她自己的。

她的鮮紅,不是給誰看的。海海漫漫的花紅,海海漫漫的燦爛,海海漫漫的歡笑。
平湖花開中國紅​“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夜光杯,再次從唐詩中捧出來,成了我們觥籌交錯的醉態,高舉酒杯,以古老的江城為背景,以高峽平湖為背景,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盛世為背景,心中一抹紅,萬州一抹紅,華夏一抹紅,我們為平湖花開中國紅陶醉,我們為盛世乾杯。

置身偉大的長江,我們擁有三峽人開拓、闖關、探索的的激情。我們為傳統的三峽精神感動,那是開拓的三峽人與自然、與命運、與意志的抗爭。我們面對天下雄的夔門,面對急流險灘的生死考驗,沒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的封閉與保守,而是舉著篙、扛著帆去衝出夔門天地寬,在鷗影、陽光的指引下,讓長江變成自家屋前的大路,一直走到今天——

今天,當我們築起一道大壩馴服長江,置身茫茫平湖,我們看水,我們看花,在這個歷史上有過18次大移民的三峽,為了那汪世界上最大的水庫,當江水淹沒故園,三峽兒女再次以一個沉甸甸的叫移民的名字告別故土再造家園,創造新的文明幸福時,前面沒有鷗影的啟示,沒有陽光的引路。

佇目大江兩岸高坡上繁榮美麗的新家園,百萬三峽移民扶老攜幼開創新的生活。水在哪裡,路便在哪裡。山在哪裡,身便在哪裡。人在哪裡,情便在哪裡。花在哪裡,紅就在哪裡。
平湖花開中國紅​三峽江湖,山連著山,山連著水,水盛著水,水連著花。

三峽江湖,山是青山,水是清水,地是沃地,花是中國紅。

三峽江湖,這裡的熱鬧叫車如水馬如龍,這裡的哀婉叫清明時節雨紛紛,這裡的豁達叫唯見長江天際流,這裡的歡歌叫太陽出來喜洋洋,這裡的奉獻叫告別故土再造家園,這裡的力量叫不盡長江滾滾來……

偉大的三峽工程已經建成,伴隨著最後一組發電機組全面發電,伴隨著最後一批移民告別故土,我們不再懷疑,華夏神州未來的亮點在長江流域,未來長江流域最美麗的地方一定是重慶這片美麗的城市星空,未來重慶最紅火的山水城市一定一定是這片平湖花開中國紅的萬州……
平湖花開中國紅​ 圖/遊曉銘

“是喧鬧的飛瀑

披掛寂寞的石壁

最有限的營養

卻獻出了最豐富的自已……”

詩人舒婷應該到萬州來……
平湖花開中國紅​ 圖/程禾

作者

文猛,真名文賢猛,男,重慶市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重慶萬州區作家協會主席,《三峽文藝》副主編。已在《人民日報》《散文》《北京文學》《延河》《文學港》等報刊發表小說、散文、報告文學作品500多萬字。著有《山樑上的琴聲》《三峽報告》《遠方》等,現於萬州區財政局任職。)

桃花分割線

朗讀者

於沆鑫:

萬州交通廣播《三峽新聞網》《黃桷樹下》主持人。播名:清風。
平湖花開中國紅平湖花開中國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