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賞花開又見杏黃 與你分享我的「杏」福


在北方,杏花比梨花、桃花開得都早,是最早向我們傳達春意的使者。

早上還是花苞待放,中午回來但見陽光惠澤的地方已然綻放,下午下班便是杏花芬芳香滿園了。我的花園小區,各種果木花草盡然,每個季節展現不同的景色,我家樓下是一片杏林,如圖所示。

前些天只看樓下一片綠,不經意見便有星星點點的黃色露出。時間過的飛快,昨日才欣賞花開,今天又見杏黃。北方長大的孩子,沒有嘗過梅子的酸味,杏的味道卻是非常清楚的。

在杏即將成熟的時節只需看一眼那壓彎枝條的杏,或者僅僅是誰提了一句“我看這幾天可以吃杏了呀!”口水便會湧出來。杏的味道是酸、是甜、是香。愛吃酸的人撿著微硬一點的吃,一口啃下去,那種酸簡直讓人爽到天;怕酸的人撿著軟軟的吃,輕輕掰成兩半,啃著果肉吃香甜香甜,大膽一點可以連皮一起吃,香甜中冒出一些酸酸的味道很是刺激;老人也愛吃,老人撿著特別軟的吃,哪怕已經沒了牙齒,吧唧吧唧,杏香也充滿了口腔。

杏,在北方算是相對成熟較早的水果。前一年的蘋果採摘後人們在很長的日子裡沒有見過新鮮的水果了,所以在杏成熟的季節即使得到了碩果累累,將每一顆杏捧在手中依舊是非常寶貴、非常珍惜的感覺。


今天,是一個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四季水果,各地水果,基本上都是掏錢可得,人們少了不同季節對不同水果的期待,也少了水果稀有時期對水果的珍惜;甚至在龐雜的味道中,人們也失去了對味道的感知與嚮往。而杏,因為時令性,今天即使身在北方,一口好杏也是非常難得。大規模杏園的杏,針對的往往是外地的水果市場,為了提早上市賣個好價錢,為了長途運輸減少損壞,常常是成熟前採摘使用大量的催熟劑。

曾經的人們習慣性的珍惜每一份食物,更何況這寓意美好的水果呢!“杏”與“幸”同音,我們經常也會用杏來表示好的期待與祝福。那麼,如何才能吃到一口安心的杏?其實不管是杏,還是其他水果,最基本而又通用的經驗有:1、什麼季節吃什麼東西,少食用非當季的水果。2、關注食物的生產過程,選擇過程明瞭,生 產可追溯,品質可靠的水果。3、選擇產地離自己較近的水果。 朋友們,今年你享受到“杏”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