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繼教育部選考指引發布之後,天津和北京的教育考試院陸續發佈了在當地招生的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北京方案公佈後,在全國範圍內引起較大反響。

然而,面對如此重要的一份選科文件,卻流傳著不少充滿謬誤的分析和消息,嚴重誤導了新高考試點中的考生和家長!(如某研究院分析報告中,出現2020年擬在京招生的高校數竟多達750所等基礎數據錯誤和分析偏差)。

文件發佈已兩週時間,經仔細分析和研究發現,北京版選考科目要求,與上海2017和浙江2017的選考要求存在明顯不同,比較全面地體現了《教育部指引》的新精神和新要求。

天津考試院也於本月3日發佈的選考科目要求,僅限於坐落於天津市的31所本科院校,尚不包括全國各地在天津招生的其他本科院校的情況,所以受到的關注較小,再次不過多著墨,我們重點討論分析下北京方案。

客觀而言,北京教育考試院在其官網發佈《2020年擬在京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之所以反響較大,不僅僅是因為北京是首都的原因,更為關鍵的是,它發佈於《教育部指引》之後,無論是家長還是即將改革的各省教育主管部門,都在關注或觀望北京方案;看其如何呈現教育部新精神以及怎樣吸取上海與浙江的經驗與教訓。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這份文件涵蓋了全國各地2020年擬在京招生的615所本科院校(軍隊院校除外),共計6117條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應該說,還是比較具體展現了《教育部指引》的具體落實情況。

而且,在教育部指引中明確提出“原則上有關高校在各試點省份的科目要求應一致”,所以,對於去年已經開始改革,但尚未公佈選考科目要求的省份,以及今年即將開始新高考改革的省份來說,這份選考科目要求都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那麼,北京2020高考選科要求中,有哪些新的趨勢和亮點值得關注呢?

01.近半專業不限選考科目、近三成專業規定必考1科——物理;規定兩門或三門必考的專業僅佔4.6%(283個專業)

根據選科要求的嚴厲程度,我們從最寬(不限選考科目)到最嚴(某三門科目均須選考)地計算出了6種選科要求的數量和佔比: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佔比最大的首先是“不限選考科目”(47.7%),其次是“必須選考某一門”(32.2%),二者合計接近80%的佔比。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在規定“必須選考某一門”的1970個專業中,88.0%(1733個專業)都是規定“物理(必須選考)”,即近三成(28.3%)的專業必考物理。

另外,第5和第6種選科要求,是根據《教育部指引》而新設立的,同時也是最嚴的兩種要求,不過佔比較低,僅有4.4%(271個專業)和0.2%(12個專業),合計283個專業(佔總專業數的4.6%)。雖然這兩種要求的佔比不大,但由於是新設立的,關注較多,所以下文將繼續探討它們。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02.規定三門必考的專業,均為“理化生”必考

規定三門必考的專業共12個,且均為:物理、化學、生物,均須選考。令人意外的是,12條中竟有7條都是來自山西醫科大學: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03.規定兩門必考的多為“物理+化學”或“化學+生物”

如果將“某兩門科目必考”看成一個大類的話,那麼理論上六科中任選2科應該有15種組合,但實際上這個大類只由6個子類組成,即有9種組合因為非常不合理而未被高校提出,如“物理+歷史”、“化學+地理”、“思想政治+地理”……

在選科要求中實際出現的6種“某兩門科目必考”: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其中,“物理+化學”和“化學+生物”分別佔48.3%(131個專業)和43.2%(117個專業):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04.單科專業覆蓋率中仍以物理(89.3%)和化學(62.1%)領跑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如上表所示,我們在計算“專業覆蓋率”(該科目對全部專業的覆蓋率)時,其實主要是在計算“該科目覆蓋的專業數”,即選考該科目後,就達到了報考某大學的某一專業的選科要求。

一個科目所覆蓋的專業數,由如下四種形式(以化學為例):

■ 規定了必須選考該科目才能報考的專業,如清華大學的“工科試驗班”規定必須選考化學才能報考;

■ 某兩門科目中提及該科目,且任選一門即可,如香港城市大學的“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生物醫學系)”的要求是“化學/生物(選考其中一門即可)”;

■ 某三門科目中提及該科目,且任選一門即可,如西南大學的“經濟學類(含經濟學、金融學)”的要求是“化學/歷史/地理(選考其中一門即可)”;

■ 不限選考科目的專業,如中央音樂學院的“音樂表演”專業。

對六個科目都進行這樣的統計之後,我們得到了六門科目的專業覆蓋率: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圖中的“基礎覆蓋率”,指的是“不限選考科目”的專業在總專業數中的佔比。

雖然出現了兩門和三門必考的要求以後,單科的專業覆蓋率有所下降,比如物理覆蓋率沒能突破90%,但物理依舊領跑,超出第二名化學近30個百分點,除了物理和化學以外,其他四科覆蓋率均不足60%,文三科基本徘徊在50%附近。

除了總覆蓋率以外,物理和化學的強勢,幾乎體現在了每一種選科要求中:

■ 規定“某三門科目中任選一門”的595個專業中,76.0%的專業(452條)是“物理、化學、生物,選考其中一門即可”;

■ 規定“某兩門科目中任選一門”的370個專業中,68.1%的專業(252條)是“物理、化學,選考其中一門即可”;

■ 規定“必須選考某一門”的1970個專業中,88.0%的專業(1733條)是“物理(必須選考)”,6.0%的專業(119條)是“化學(必須選考)”;

■ 規定“某兩門科目均須選考”的271個專業中,48.3%的專業(131條)是“物理、化學,均須選考”;

■ 規定“某三門科目均須選考”的12個專業中,全為“物理、化學、生物,均須選考”。

05.“物理+化學”覆蓋了94.3%的專業

鑑於實際選考中,部分同學喜歡使用“先定兩門,再定最後一門”的策略,在此特地計算了15種兩科組合的專業覆蓋率: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從六門科目中任選2門,共有15種組合,可以分成四個層次:

第一層:選考物理的組合,覆蓋率均超過了90%,也就是說,雖然物理單科的覆蓋率不足90%,但只要搭配上其他五科的任何一科,就可以超過90%,其中最高的是“物理+化學”,覆蓋了5770個專業,佔總專業數的94.3%;

第二層:不選物理,但是選考化學的組合,覆蓋率在65%左右;

第三層:不選物理和化學,但是選考生物的組合,覆蓋率在59%左右;

第四層:不選理化生的純文科組合,覆蓋率均不足52%,最低的是“歷史+地理”,覆蓋了3155個專業,佔總專業數的51.6%。雖然純文科的組合覆蓋率最低,但由於基礎覆蓋率較高,所以純文科組合也都覆蓋了一半以上的專業。

06.“物理+化學+生物”覆蓋了96.8%的專業

對於已經初步確定了三門選科組合的同學來說,我們特地計算了20種組合的專業覆蓋率,結果仍然和之前的發現是類似的,20種組合可以被分為五個層次:

◇第一層:既選物理又選化學的組合,覆蓋率在95%以上,也就是說,單純的“物理+化學”的覆蓋率是94.3%,但只要再加上剩下四科的任意一科,覆蓋率就可以超過95%,甚至達到最高的96.8%(物理+化學+生物);

◇第二層:選考了物理,但是沒有選考化學的組合,覆蓋率在92%左右;

◇第三層:沒有選考物理,但是選考了化學的組合,覆蓋率在66%左右;

◇第四層:沒有選考物理和化學,但是選考了生物的組合,覆蓋率在60%左右;

◇第五層:純文科的組合,即“思想政治+歷史+地理”,覆蓋率為52.8%。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當然,為防止喜愛文科的同學誤會,我們再次澄清:如果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生涯規劃,對於將來的大學和專業已經有了穩定的目標的話,可以不必考慮專業覆蓋率!因為專業覆蓋率是針對所有專業而言的,而你心目中的那個專業,可能對你來說就已經是100%了。

07.985高校的1057個專業:45.1%必考物理,不限選考科目的僅佔31.8%

之前的分析是針對615所高校的6117個專業進行的,其中發現的趨勢多是整體性的,而對於目標層次較高的同學來說,更關心的應該是211高校和985高校的要求。

2020年擬在京招生的615所高校,涵蓋了116所211高校中的108所(2231個專業)、39所985高校中的38所(1057個專業,不含國防科大),以及全部的C9高校(清華、北大、復旦、上交、哈工大、南大、浙大、中科大、西安交大)。

對比不同層次高校提出的選科要求,可以發現兩個明顯的趨勢: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 隨著高校層次的上升,不限選考科目的專業比例不斷下降:全部高校專業中有47.4%的專業不限選考科目,211高校專業中這一比例下降到33.9%,985高校專業中這一比例繼續下降,為31.8%。這反映出了高水平大學更加強調高中選科與大學專業的關聯度,提示廣大考生應及早進行生涯規劃,高一選科時就應對自己的大學專業(甚至包括未來職業)有明確的認識。

■ 隨著高校層次的上升,必考物理的專業(即:必考1科、2科和3科中提及物理的所有專業)比例不斷上升,全部高校專業中有30.8%的專業必考物理,211高校專業中這一比例增加到38.7%,985高校專業中這一比例繼續上升,為45.1%,C9高校專業中這一比例接上升到49.0%。

■ 數據不僅反映出了物理與高水平大學專業的關聯度很高,也反映出了高水平大學對考生基本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很高,不太歡迎那些有意避開物理的考生,所以,如何提升自己的物理競爭力?這要求廣大考生及早進行學業規劃,對於重點科目制定有針對性的提高方案,並將自己的學習計劃堅持到每一天的學習中,使自己的高中三年高效而充實地度過,最終才有可能達到高水平大學的報考和錄取要求。

08.985高校中的單科覆蓋率:物理覆蓋率上升,其餘五科全下降

之前展示的單科覆蓋率是在615所高校的6117個專業中計算的,而隨著高校層次的上升,單科覆蓋率也在發生變化: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如上圖所示,隨著高校層次的上升,物理覆蓋率也小幅上升:從全部專業的89.3%,到985高校專業的91.8%,

在C9高校專業中,物理覆蓋率甚至達到94.3%;而其餘五科,隨著基礎覆蓋率的下降,單科覆蓋率也不斷下降。

09.985高校中的三科組合覆蓋率:“理化生”跌至第三,第一為“理化史”(98.3%)、第二為“理化政”(97.4%)

前面的分析中,我們發現“理化生”的專業覆蓋率是最高的,在6117個專業中覆蓋了5919個專業,覆蓋率為96.8%;然而,在985高校的1057個專業中,“理化生”覆蓋率97.2%只能排第三,第一名是“物理+化學+歷史”,覆蓋了1039個專業,覆蓋率為98.3%,第二名是“物理+化學+政治”,覆蓋率為97.4%。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礙於篇幅所限,211高校和985高校中的兩科組合覆蓋率就不在此呈現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本號中回覆“兩科覆蓋率”查看。

小結

客觀而言,在《教育部指引》下達後,也出現一些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各高校的選科要求漸趨規範,學生報考和高校招生中存在的功利性和投機性應該會逐步趨向理性。

如果高中科目與大學專業之間的內在聯繫得到了充分重視,對於學生高中學習和本科學習的一致性和連貫性,以及高校達成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學生的成才,應該是有利的!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考生和家長應該也必須樹立明確的學業規劃和生涯規劃意識,以清晰的目標和有效的方法指導自己的學習和選科。

新高考改革,“北京2020年高考選科要求”

只知低頭學習,而不懂抬頭遠眺的學生,在目前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將越來越處於劣勢,政策上的一個輕微變動就可能讓他們手足無措。

比如高考總分還不錯,但因選考科目不合要求,而與自己心儀的大學和專業失之交臂;又比如,雖然充分利用自己的考分和招生政策,考上了眾人口中的“熱門專業”,但入學沒多久便發現與自己的興趣不符,等等 ……

結合十多年的招生經驗及對部分同學的長期觀察來說,無論是高中生還是大學生,能考得好並後來發展也好的同學,幾乎都得益於一份清晰的學業規劃。

同時還發現,志願填得好的同學,除了對招考政策有較好的理解以外,幾乎都是“生涯意識”比較強的同學,很早就開始了自己的生涯探索和規劃,所以入學以後的滿意度也比較高,本科畢業之後繼續讀研或出國深造的比例也相對突出。

當然,在此也向各位考生和家長重申一點:本分析中公佈的“覆蓋率”、“提及率”、“總專業佔比”等數字都是針對大量的專業進行統計後得到的,對於考生個人的發展和規劃來說,只是僅供參考,如果考生已經有了明確的高校和專業作為自己的目標,那麼只要符合那個專業的選科要求及其他報考要求即可,不必太拘泥於專業覆蓋率等數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