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籍台胞組團回鄉探親,看看家鄉到底有多美,爲什麼總讓人念念不忘……

鲁籍台胞组团回乡探亲,看看家乡到底有多美,为什么总让人念念不忘……

有 一 種 熱 淚 盈 眶 叫 鄉 愁

返·鄉·記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7個回家故事)

鲁籍台胞组团回乡探亲,看看家乡到底有多美,为什么总让人念念不忘……

家,說起來很暖,但想念的時候很苦……我要回家!

回家嘍。。。

鲁籍台胞组团回乡探亲,看看家乡到底有多美,为什么总让人念念不忘……

7月9日,由臺灣齊魯文經協會理事長孫立群所率領的“魯籍社團負責人山東參訪團”一行27人來到濟南。當天下午,參訪團同濟南市臺屬聯誼會共同舉辦了“兩岸一家親·濟南市臺胞臺屬親情座談會”,以這樣一種暖心的方式,歡迎來自臺灣的山東老鄉們回家~

鲁籍台胞组团回乡探亲,看看家乡到底有多美,为什么总让人念念不忘……

共敘親情

大家圍繞兩岸同胞親情聯繫、合作創業、交流往來,以及民間社團組織的平臺與橋樑作用等議題進行了交流。

是心中最柔軟的詞

回家始終是一種夙願

熟悉的鄉音

濃濃的親情

鲁籍台胞组团回乡探亲,看看家乡到底有多美,为什么总让人念念不忘……

此次參訪團成員

來自於臺灣各地

但他們的祖籍都是同一個地方

— —

山 東

鲁籍台胞组团回乡探亲,看看家乡到底有多美,为什么总让人念念不忘……

管玉成 (祖籍 山東菏澤)

我是山東人,所以講話直爽。剛才聽大家在講,我的太太一直在流淚,我16歲到臺灣,60歲才回到山東老家,想家的時候很痛苦。

家裡,我們是兄弟姐妹七個,我是老大,有三個弟弟和三個妹妹,但就我一個人到了臺灣。並不是我想去臺灣的,當時處在那樣的環境,不知不覺就到了那裡,當時一下船,連東西南北都不知道,一個親戚也沒有,甚至只能流浪街頭。

我今年87歲,已經在臺灣住了70年,想家的痛苦,你們都體會不到,現在說“兩岸一家親”,我覺得還不夠,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所以進一步應該是“兩岸一家人”。

在臺灣的這些年,我們出了不少力,吃了不少苦,才堅持到現在,總之,我們在臺灣也沒有給山東人丟臉。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鲁籍台胞组团回乡探亲,看看家乡到底有多美,为什么总让人念念不忘……
鲁籍台胞组团回乡探亲,看看家乡到底有多美,为什么总让人念念不忘……

任宜菁 (祖籍 山東高密)

我來自花蓮縣,算是山東在臺灣的第二代,爸爸祖籍是在高密,11年前來過一次山東,那時候是全家族過來探親。

這次再來山東,是過來表示感謝的,因為在今年的2月6日臺灣地震過後,我們第一時間就收到了來自臺屬聯誼會的關心。花蓮,地震多,颱風多,天災也多,但大家住久了,都能保持平常心的看待這些,現在一切都恢復平靜了,倒塌的大樓也整理好了,大家不用再擔心那邊鄉親的狀況。

在各地的山東同鄉會中,花蓮縣算是人數最多的,我們的宗旨就是服務長輩。每年會組織學做麵食,活動中,90多歲的爺爺親自擀皮,年輕人在旁邊跟著學,除了讓長輩們聚聚,更主要也是讓第二、三代的年輕人來認識我們山東的飲食文化。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

在分享會現場

還有人沒說幾句話就

已經哽咽

~~~

田在盛、吳昊玲夫婦,來自臺灣澎湖,田在盛的父親直到去世,沒能回山東老家看一眼,他說到“父親”兩個字時已經哽咽,妻子吳昊玲接過話筒說道 — —

我們這次來山東,替老爸來看看他的家鄉到底有多美,為什麼他會那麼念念不忘……

這也道出了很多

在臺灣的山東老鄉的心聲

無論走到多遠

魂牽夢繞的家鄉永遠都是

在這裡!

歡迎老鄉們

鲁籍台胞组团回乡探亲,看看家乡到底有多美,为什么总让人念念不忘……鲁籍台胞组团回乡探亲,看看家乡到底有多美,为什么总让人念念不忘……

常回家看看

臺灣齊魯文經協會理事長孫立群發言時說,兩岸民間組織的交流變得更加重要,這兩年,他們也把重點逐漸放在年輕人身上,“我們帶著年輕的學生回到山東老家,讓他們看看家鄉的發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加強了解。”

鲁籍台胞组团回乡探亲,看看家乡到底有多美,为什么总让人念念不忘……

隨後,臺灣參訪團一行還參觀了濟南市臺屬聯誼會會長所屬企業的建設項目——泉景天沅社區,現場考察、瞭解了濟南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市民現實生活狀態。

文/ 陳心如

鲁籍台胞组团回乡探亲,看看家乡到底有多美,为什么总让人念念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