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读大学时,小学不要钱,读小学时,大学不要钱;还没工作时,工作是分配的,可以工作时,要自谋职业;没挣钱时,房子是分配的,能挣钱时,发现根本买不起房子娶不到老婆......这就是80后。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今天不煽情,只回忆......

亲爱的80后,当你为了生活远离家乡,在忙碌的城市中迷茫的挣扎,每天辛苦工作后拖着疲惫着身躯回到自己的小窝,静静地一个人的时候,你是否会细数童年时候玩过的游戏,怀念童年时代吃过的零食,还会不会翻翻自己的箱子抽屉去寻找童年玩过的玩具,再次观看小时候喜欢的动画片,重温童年时代的电影电视剧,听一听童年时喜欢的歌曲,比如小编喜欢的任贤齐......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如今,磁带变为了一种收藏,依旧在市场上活跃。小编有数十盘任贤齐的,邮费自付,文末索取。

亲爱的80后,你是否还记那些陪伴我们儿时的记忆?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随身听录音机,人手一个,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亲爱的80后,今天小编带着你们不煽情,只回忆......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快看,是大大超人”“大大泡泡糖,好吃又好玩”“大大泡泡糖,越吹越大”......真是良心广告啊!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屌丝小时候的记忆——俄罗斯方块机。

如今,早已时过境迁、沧海桑田,80后都已长大成人,当年的小伙伴也都早已没了音讯,但是那份快乐,在内心之处永远都会有一席之地。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儿时玩得最溜的冷兵器。

弹弓一般用树木的枝桠制作,呈“丫”字形,上两头系上皮筋,皮筋中段系上一包裹子弹的皮块,皮块一般从村口垃圾堆的旧皮鞋上割下来。威力视乎皮筋的拉力,皮筋拉力越大,弹弓的威力也越大。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场地上,尘土四起,铁环在快速滚动,孩子们大呼小叫,奔走如飞,场面甚是热闹。

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这就是滚铁环。滚铁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国。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打弹珠,又称“打玻璃珠”、“弹玻璃球”、“弹球儿”、“打弹子”、“弹溜溜”。

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画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在地上挖1个小圆洞,谁先进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男生大多热衷这类纯技术性的游戏,在玩时彼此之间还常互相攀比谁的弹珠较多,对他们来说,那可是一笔值得炫耀的财富。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放牛、骑牛,牛一飞奔,摔河里、摔地上,疼得要命。

有的小伙伴舒适的伏在牛背上休息,有的骑牛驼柴、过河,有的还能在牛背上“竖蜻蜓”玩倒立。不过,小编一般是舍不得骑的,父亲教育过,耕地拉车的牛儿最是艰辛和不易。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云南陀螺是这样的才对!上尖下尖一胖子,脖子上拴根长绳子。

一般常见的传统陀螺,大致是用木头、塑胶或金属制的倒圆锥形状,前端大多为铁制材料,玩者会因不同方式的玩法,将陀螺钉制作成圆柱形、斧头状或尖锐形…,但经时代的演变,科技的改良,大家玩的陀螺花样百出,且玩法创意多变,已有各式各样的材质与形状出现。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黑白电视机,小编家还有一台。即使大笔邮费自付,也不可能文末索取,哈哈!

还记得那时候一到晚上就把电视放到院子里,院子里所有人都在一起观看。那时候电视还靠天线接受信号,换台基本靠抢,修理基本靠拍,看电视前一定要扶天线。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永久”牌自行车是那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老百姓心中衡量生活水平的标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曾经被称作“自行车王国”,自行车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成为街上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那时候的人们对自行车的感情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永久、凤凰是他们至今不能忘却的牌子。自行车,记载了太多的故事,见证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

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长3米左右,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两组比赛,边跳边唱非常有趣。先由俩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长,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大头铅笔,一点都不2B。

80后小时候上学总是充满了乐趣,除了每天老师要抽背指定的课文、默写听写以外,基本上没什么压力。下面来看一看那个时代的东西,回味一下当时单纯美好的小幸福吧。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亲爱的80后,请领取你的课本。

亲爱的80后,我们不煽情,只回忆……

亲爱的80后,请领取你的课本插图。

看着看着,已经泪流满面。

亲爱的80后,你们一边被人注目着,一边被人鄙视着。

亲爱的80后,你们一边任人宠溺着,一边任人声讨着。

轻狂,张扬,离经叛道,都曾是贴在你们身上的标签,“垮掉的一代”在社会上备受争议。

如今,首批80后已迈进30岁门槛,部分人已成为社会的中坚。

孔子说“三十而立”,中国人一直认为30岁的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责任,并已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而立之年,首批80后已经立了起来,他们在现实残酷的情况下,更精心地打造着自己的美好未来。(臭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