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低迷多家房企回購護盤 年內不足一成房企A股股價上漲

在棚改和海外融資雙雙收緊的背景下,上市房企的股價在近期承受了較大的壓力。以A股130家上市房企為例,年初至今,股價實現上漲的僅有12家,不足一成。港股方面情況略好,但相比去年龍頭房企們數倍的股價漲幅,今年的表現則是大相徑庭。

而面對不利的局面,房企們也紛紛採取了股票回購措施,以提振市場信心,維持股價穩定。

7月11日,恆大公告稱,其當日於香港交易所回購1283.9萬股,耗資27207.42萬港元,回購均價為21.1912港元,最高回購價21.6港元,最低迴購價20.6港元。而這也已經是7月份以來,恆大第六次回購公司股票。整個2018年,恆大累計購回股數為12310.5萬股,佔普通決議案通過時已發行股本的0.934%。

從實際效果看,恆大頻繁的回購對股價也確實起到了一定支撐作用。在6月份公司股價下跌超過二成的情況下,隨著7月初的一波回購操作,恆大的股價已較低點反彈超過10%。

除了恆大外,另一家房企龍頭碧桂園也在6月底完成了連續的股票回購。6月27日至6月29日,碧桂園共計回購5300萬股,耗資6.97億港元。並在6月29日當天實現了11.29%的漲幅。

而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6月下旬以來,世茂房地產、融信中國、旭輝集團、禹洲地產、中國奧園、龍光地產紛紛進行了股份回購,加之近兩日大盤走勢趨穩,多數進行回購的地產股也實現了股價的反彈。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近期選擇回購的房企,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業績表現都還是不錯的,拿出部分資金為市值護盤,也有助於未來的融資。

此外,華泰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從回購股份比例分佈看,回購股份佔總股本比重越高,上市公司股價表現越好:以2012年至2017年公佈股票回購預案的上市公司為例,擬回購股份佔總股本比重小於1%。、1%。—10%。、10%。—50%。、大於等於50%。的上市公司股票回購計劃(預案)公佈首日及7天內平均漲幅呈逐級遞增格局。從股票回購目的分佈看,以市值管理、股權激勵為股票回購目的的上市公司,其公佈回購預案後股價表現明顯好於以盈利補償、股權激勵註銷等為回購目的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回購外,部分公司則選擇通過大股東或管理層增持的手段提振市場信心。

7月3日,旭輝集團公告稱,5月28日至7月3日,公司控股股東增持了2581.29萬股公司股份,總代價約為1.54億港元。此外,中國金茂、佳兆業、泛海控股、新鴻基地產、中駿置業、京投發展、藍光發展、新城控股、中糧地產、龍湖地產也進行了數百萬元至數億元的大股東或管理層增持。

不過,由於受大環境影響,市場人士普遍預計,房企的回購和增持計劃雖然在短期內對股價有到一定支撐作用,但年內的整體走勢恐怕仍難以樂觀,加之去年房企曾迎來一波估值重估潮,今年本來也面臨一定回調的壓力,一些高比例質押的大股東,或面臨一定的質押危機。

股价低迷多家房企回购护盘 年内不足一成房企A股股价上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