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分田到戶」到「三產融合」——三代小崗人談四十年變化

從40年前18位村民按下紅手印“分田”,小崗人就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孜孜以求,不斷以改革贏取一個又一個豐收。

從“分田到戶”到“三產融合”——三代小崗人談四十年變化

土地由“分”到“合”,經營規模由小到大,從一糧獨大到一、二、三產融合,40年來,這裡的農業發展不斷變化提升,它是嚴金昌們的“吃飽飯”,是程夕兵們的“富裕夢”,更是楊偉們的“事業心”……

從“吃飽飯”到“能掙錢”再到“幹事業”,農業對於小崗人的意義在嬗變。務農從被動而為到主動選擇,新一代小崗人回鄉創業,闖蕩現代農業新路子。

嚴金昌:“1979年莊稼大豐收,幹了一年夠吃五年”

夏日的小崗村,麥子開鐮、水稻栽插,田野裡到處是忙碌的人。

“1979年,也是大概這麼個時候,滿地的麥子,連天加夜地搶收。 ”現年75歲的“大包乾”帶頭人之一的嚴金昌,回憶“大包乾”後的第一季收穫,言語裡仍有藏不住的激動:1979年莊稼大豐收,幹了一年夠吃5年。嚴老有7個孩子,除了小女兒嫁到江蘇,其他6個都回到村裡發展。他掰著指頭告訴記者:“老大、老五、老六開飯店,老二開超市、老三開浴室,老四是女兒,現在一家子跟著老五幹。 ”

記者問他,當年為什麼冒著巨大的風險“分地”?

“不分地,吃不飽啊! ”在這位大包乾帶頭人看來,分地是為了解決吃飯問題。當時,小崗村雖然有上千畝土地,但因地理條件差,加之生產隊幹活“大呼隆”,干與不幹一個樣,嚴重挫傷村民勞動積極性,小崗村人生活困難。

“分”,分出了積極性,解放了生產力。

嚴金昌記得,當年自家分到了30多畝地,晝夜幹,忙的時候一天有兩頓飯都在田裡吃。包產到戶把農民勞動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到1980年,隊裡產花生3.5萬斤、油料1萬多斤、稻子19.9萬斤。

但“大包乾”改革紅利慢慢釋放完,各種稅負就顯得越來越重了。 “種個西瓜都要繳特產稅,土地出現了拋荒。 ”嚴金昌很痛心:好不容易分到手的地,不種了?

國家敏銳意識到這個問題,對農業“多予少取”的政策逐步實施。 2004年,我省全面取消農業稅,同時不斷增加各項補貼。 “改革前,農業稅加上‘三提五統’,每畝少的也要上百元。改革後不僅一分錢不交,反過來每畝補貼近百元。這又極大調動了農戶,特別是種糧大戶積極性。 ”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說。

農業迎來新一輪大發展。

然而,這回輪到嚴金昌不種地了。 “最好的年份,水稻每畝1200多斤,小麥900斤,價格就在一塊多,除掉種子、農藥、化肥,能掙幾個錢? ”嚴金昌的幾個孩子上世紀90年代先後去了廣州和江蘇張家港打工,嚴金昌開始謀劃致富新藍圖。

2008年,嚴金昌流轉出去一半的土地,開起了“金昌食府”。 “我把地流轉出去拿租金更划算,而且人還解放出來了。”2015年,嚴金昌將其餘土地也流轉了出去,並將在外面打工的幾個孩子陸續都叫了回來,開飯店、浴室、超市。嚴金昌說,時代變了,土地集中起來讓大戶搞現代農業才是出路。

離開了土地的嚴金昌,開飯店一年能掙20多萬元,自己還擔任土流網小崗村土地流轉中心的總經理,並幫人管理著一片60多畝的石榴園,每年也有一筆額外的收入。 “去年,我在‘互聯網+大包乾’電子商務平臺賣石榴,一斤10塊錢,比市場上高。 ”初涉電商,嚴金昌就嚐到了甜頭。

如今小崗共流轉土地8932.88畝,流轉率近七成。時代的發展,讓農民不再必須依靠農業作為生計。當土地再次“合”起來,致富空間更廣了。

隨著省農墾集團、盼盼食品等企業入駐,小崗5A級景區創建加快推進,以“特色農業為基礎、農產品加工業為核心、旅遊業為重點”,小崗村正全力建設一個一、二、三產業融合,景區、社區、園區融合的改革發展特色小鎮,一個生產、生活、生態融合,創新、創業、創意融合的全域田園綜合體。

現代農業越發展,嚴金昌的飯碗就端得越穩當。

程夕兵:“規模經營,高效農業有奔頭”

最近,程夕兵拿出92畝集中連片的土地,安裝護欄、圍網,投放蝦苗,搞起了稻蝦連作、鴨稻共生。“稻蝦田,每畝年收入起碼5000多元。 ”這個小崗村有名的種糧大戶告訴記者,他已跟安徽科技學院簽訂了有機稻訂購合同,每斤1.8元。

程夕兵今年56歲,中共黨員,現任鳳陽縣小崗村民委員會副主任,是小崗有名的致富帶頭人。其父輩都以務農為生,程夕兵排行老四,兄弟姐妹6人也多在本地務農。程夕兵的愛人也是小崗村農民,三個女兒有的嫁到外村,但戶口都在小崗村。兒子在阜陽上學,今年畢業後打算當兵。談到下一步的發展,程夕兵告訴記者,已經註冊了“小崗村程夕兵大米”商標,正積極尋找大米加工合夥人,爭取實現從糧食種植、烘乾、加工,再到消費者的餐桌一條龍服務。

越來越多人“洗腳上田”,耕地不斷集中,規模經營興起。小崗村也不例外。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出臺後,鳳陽縣被確定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縣,作為試點的一員,“大包乾”發源地小崗村在將土地確權頒證後,積極開展土地流轉,試圖把分散的土地合起來,發揮規模效應。

2014年6月底,之前一直開大貨車運送建材、礦土的程夕兵搖身一變,成了種糧大戶。

“當時村裡搞土地流轉,流轉價格100塊錢一畝,我作為村委會副主任,有責任帶個頭。 ”一開始,程夕兵只是把周圍外出打工的親朋鄰居家閒置的90畝土地流轉過來種,結果,因為過了農時,補種的玉米因為連陰雨爛了種子,年底一算賬虧了3萬元。

開弓沒有回頭箭。程夕兵心想,農民總是要種地的,幾十畝也是種,多一些也是種,大不了農忙時請人幫忙。 2014年年底,程夕兵再次流轉土地260多畝,並投資平整土地。這下,程夕兵的家人不幹了,說你一個農民又沒有多少錢,家中孩子還小,流轉十畝八畝的還可以,一下子搞幾百畝,投資和管理壓力太大,要是賠了,那可不得了!對此,程夕兵沒有退縮,耐心對家人解釋,“想致富還得種地,多種地、種好地才有錢掙。種莊稼關鍵要懂科學種田,我有種地的經驗,只要用心、勤快,肯定能幹好。 ”

就這樣,程夕兵邊幹邊擴大流轉規模,多次走進農戶家中聯繫交換土地,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自己花錢進行平整。而此時,小崗村隨著金小崗、省農墾集團等農業企業的入駐及旅遊業的發展,土地流轉費用也漲至每年400元至600元一畝。

隨著地越種越多,購買機械設備勢在必行。程夕兵通過自籌、優惠貸款購買了耕種、收割設備,又建起了農機大院,和別人一起入股了十幾臺農用機械,成立鳳陽縣小崗村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上了三臺烘乾設備,還準備建一個育秧室和米廠。如今,程夕兵種糧基本實現了機械化。

“過去種地是為生計,現在種幾百畝是致富門道。”如今,55歲的程夕兵已走到現代農業致富夢的關鍵路口。作為傳統的中國農民,他有著勤勞的品性,經常起早貪黑,天不亮就到田裡勞作,然後再到村裡上班,下班後又跑到田裡看莊稼長勢,看看缺不缺水、生沒生蟲、要不要施肥。

“國家對農業會越來越重視,投入也會越來越多。帶頭分田到戶的小崗,搞現代農業同樣不會落後! ”程夕兵說,他相信,沿著高效農業的路子走下去,農業就能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楊偉:“及時對接市場需求,農業是值得一生奮鬥的事業”

在新一代小崗人的眼裡,小崗村是一個名村,一個創業的舞臺。在這裡創業,似乎與在北上廣深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不同的只是在摩天大樓裡擁有一間公寓,還是在廣袤田野裡擁有一片土地。

2004年12月,高中還沒有讀完的楊偉就報名參了軍,遠赴福建,一去就是8年。 8年裡,每次休假回家,楊偉都能感受到小崗村的變化。 2012年,楊偉轉業回鄉自己搞農業,流轉土地搞草莓種植和旅遊,經營一個可供採摘、遊玩的家庭農場。他的祖輩、父輩都以務農為生,一個哥哥、一個妹妹戶口雖然都在小崗村,但哥哥和嫂子在小溪河鎮做生意,妹妹嫁到鳳陽縣臨淮關鎮,開小店做生意。

“以前回來還能看到村民收完稻子就運到曬場上打場,後來幾年就發現曬場用不上了,收割機幾天就收割、脫粒結束了,即使潮溼也可以直接拉去烘乾。 ”楊偉感到小崗村基礎設施越來越好,遊客越來越多,特色農業產業和工業企業也慢慢發展起來了,回小崗創業的想法不斷在腦海裡浮現。

2012年12月,服役8年的楊偉從部隊退伍。他放棄了留在部隊工作,以及去大城市上班的機會,選擇回到家鄉創業。 2013年,楊偉流轉了村裡20畝空閒土地,開始搞了幾個大棚種西瓜和蔬菜,結果因為技術和經驗缺乏,沒賣上好價格,銷售也遇到困難。

“搞農業必須要考慮市場需求、消費者心理,品種很重要。 ”楊偉通過外出學習,並在網絡上查詢信息和技術,最終決定種植便於遊客採摘、效益又高的草莓。一開始搞了4個大棚,後來逐步發展到12個,草莓價格也賣到零售20元至25元一斤,採摘30元一斤,他還通過網絡和微信朋友圈銷售。去年12月到目前,他的草莓儘管受春節大雪影響,銷售收入仍近18萬元,利潤達10萬元。

“下一步我想把種植規模擴大到100多畝,搞草莓、葡萄種植以及稻蝦混養有機水稻,生產綠色有機大米,通過電商擴大銷售,再發展農業採摘園、觀光園、農家樂餐館,真正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在剛滿31歲的楊偉的規劃中,農業是值得他一生奮鬥的事業。

記者瞭解到,目前小崗村正全力建設小崗農產品加工園,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去年,盼盼等知名食品加工企業簽約落地。

新產業的增收潛力凸顯。大包乾紀念館新館、沈浩同志先進事蹟陳列館相繼開放,遊客中心全面啟用,獨特的紅色旅遊資源點燃了村民辦農家樂的熱情,去年全年小崗接待遊客74.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2億元,帶動農民增收230萬元。

“我常琢磨為啥同樣的地當年養不活人,今天為什麼普通糧食賣不上好價錢?現代農業該怎麼幹? ”楊偉說,老一代小崗人敢闖敢幹,改變了歷史進程。今天的小崗人要繼承這種精神,努力闖出一條現代農業新路子。 (安徽日報特別報道組 記者 羅寶、史力)

來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作者:羅寶 史力 安徽日報特別報道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