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接班不具備「銜接」能力,對孩子新學年學習無益處

時下,對每一位家長來說,“銜接班”這個名詞是再熟悉不過了。

前些年最早出現的銜接班,主要是針結初中升高中的孩子,這種班一經出現,幾乎是一夜爆火,各種培訓機構便開始瘋狂克隆,“小升初”,“幼升小”,後來所有的暑期培訓班,針對每個年級的補課培訓幾乎全部都打上了“銜接牌”。

每種銜接班針對招收對象不同,都有自己獨特的一套宣傳理論。但總起來,是萬變不離其宗,不外是每個年級、每個階段所學知識不同,教育環境不同,學習方法和習慣也就不同,因此,要適應新學年、新學段的學習,孩子就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銜接班就是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提前適應種種變化,以便孩子在新年級、新學段平穩過渡,贏在起跑線前!

單從理論上說,這些說辭,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從事初中教育教學工作多年,每年學校教學工作計劃中,“抓適應”都是新初一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個“適應”其實就是做好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心理、方法、習慣的轉變,使其儘快適應初中學習生活。也就是說,這個“適應”過程就是小學和初中的有效“銜接’,之所以將其列為新初一重點工作,其理由是也銜接班宣傳所說一致的。

銜接班不具備“銜接”能力,對孩子新學年學習無益處

既然銜接班理論上說得沒有錯,那這個班孩子就非上不可了嗎?其實並不盡然。

“銜接”的意思是兩個事物相連接,或者兩個階段相連接。事物的鏈接如人的關節、火車各車廂之間的自動掛鉤、兩個樓屋之間的樓梯等,是都有一個專有結構的;但晝夜交替、四季變換等兩個階段雖有過渡,但卻無專有階段,其銜接是一種自然過渡。

孩子成長有嬰兒、幼兒、兒童、少年、青年、成人等不同階段,但這些階段也是自然過渡的,沒有整出個“嬰幼銜接”或者其他階段過渡的中間專有階段來。

孩子的學習過程也是這樣。現代學制,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高中和大學,都是經過多少代教育專家研究、論證和多少年實踐驗證了的,每個階段的學習內容都是與孩子年齡和成長階段相應的,包括寒暑假設置,都是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服務的(詳情可參見《寒假、補習班與孩子的“三半個成長”》)。

按照國家課程計劃,無論是哪個學段的孩子,在規定的時間裡都是完全可以學得會、學得好的!而對於各個學段、年級的過渡,也應是早在國家研究考慮之列。如果每個學段、年級確需要一個“銜接期”的話,國家早就應該做出相應的安排了。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沒有出現四個相應的“銜接季”一樣,現在,國家沒有對各個學段、年級的中間再安排一個“銜接期”,就絕不是一時的疏忽、疏漏,而是說明這個“銜接期”根本就不需要專門安排!

銜接班不具備“銜接”能力,對孩子新學年學習無益處

如前所述,銜接班宣傳中的理論很有道理,但是這個銜接和適應,確是要放在學校中完成的,就像四季交替時不能截然分開一樣,孩子不同學段、不同年級的銜接和適應也是不可能獨立出來的。

首先,知識只有學習,不需要銜接。毋庸置疑,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知識的量是不斷增多,難度是不斷增大,但這個多和大是和孩子年齡的增長、心理的成熟、知識的積累相適應的,每一種新知識,都是與過去舊知識前後相繼的,就像樓梯一樣,一階一階向上的,只要每一步踩得實,人就不斷向上走。知識的學習也是這樣,一年級有一年級的內容,二年級內容是接著一年級來的,開學後,接著學就可以了,中間是不需要銜接的。

現在銜接班所謂的銜接,並沒有整出一套“銜接教材”“銜接內容”來,不過是在讓孩子提前學習新課罷了。提前學有沒有好處呢?這一點在前面《暑期讓孩子提前“預學”危害大》中我已做過闡述,對大多數孩子來說,百害而無一利。

其次,學習方法、習慣的銜接。應當承認,不同年級、不同學段因為孩子年齡差別,學習知識不同,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當然也有所不同。但這個不同,並非是180度大轉彎,不是今天還是滴水成冰的寒冬,明天就變成了炎熱難耐的酷暑。學習方法的改變、學習習慣的養成非一日之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建立、適應、體系起來的,絕不可能通過短短一個月的暑期銜接班就能湊效的。

而且,暑期銜接班的課程學習節奏、學習模式、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正規學校、正規學習時有著迥然的天壤之別,學生在銜接班裡學到的方法、養成的習慣很多恰恰是與正常教學背道而馳的。

再次,是環境、心理的適應。試問,現在就算條件設施最高級的培訓機構,有哪一個能與學校一模一樣呢?很多銜接班、補習班不過是幾間房子、幾個老師、幾十個孩子罷了;所謂的教學不過是聚在一起講講新課,象徵性地做做作業;一下課背起書包各奔東西,師生在應付,同學沒交流,沒有應有的師生情,同學誼……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對新學期的學習生活能有什麼幫助呢?哪一點能算得上是“銜接”呢?

銜接班不具備“銜接”能力,對孩子新學年學習無益處

孩子進入一個新學段、新學校,升入新年級,學習、方法、習慣、生活、心理、交往等等確實需要銜接、適應,但這個過程是要到新學校、新學段、新年級、進入那個新環境後慢慢體會、逐漸適應的,這個適應過程是一個自然的無極變速過程,不是獨立的,也是不可能單獨提取出來的!如果說,孩子的這個“銜接”的確需要的話,也應是在新環境下,由新學段、新學校、新年級老師來指導完成的。當下的銜接班環境不具備,時間不充分,師資(姑且不論其水平)不充足是難以承當這個重任的,因此,當下,所謂的銜接班,雖然打的是“銜接”的旗號,做得其實根本沒有一點“銜接”之事,不過是在給孩子念一遍新課本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