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之外,華爲如何打造全場景AI硬體

從2017年起,各大手機廠商都在積極圍繞AI進行佈局。蘋果、華為、Vivo、小米、OPPO等佔據國內大市場份額的手機廠商都已經發布了AI旗艦手機。

在AI佈局上,華為又往前走了一步。

在6月22日召開的華為DigiX2018華為終端·全球合作伙伴及開發者大會上,餘承東闡述了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全新戰略:全場景智慧生活生態戰略。全場景智能硬件囊括手機、平板、PC、可穿戴、電視、音箱、車機、以及泛IoT的照明、安防、監控等,構建起汽車、家庭、辦公、運動健身幾大主要場景。

餘承東強調華為打造生態的不二法門:開放,華為將和開發者、合作伙伴一起完成全場景智慧化革命的戰略目標。本次大會上華為全面公開了面向全球的開放能力框架——全面開放芯、端、雲三層能力,為開發者開發智能硬件和內容服務提供底層能力支持。

全場景智慧化革命

手機之外,華為如何打造全場景AI硬件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談到,過去十年是移動智能終端大發展的十年,現在人工智能時代來臨,人工智能和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結合將創造一個全新的全場景智慧化革命體驗。

餘承東介紹到,在去年,華為發貨了1.53億臺智能手機,最近每個月都在一千八百萬臺以上,今年,華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有望達到兩億臺,市場份額接近世界第二。到了後年,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將有望達到3億臺,大概是全球市場規模第一的方向。

除了追求更大的數量之外,餘承東也很重視質量,希望華為在中高端用戶上能夠佔領更大的市場空間。目前,中國高端市場主要有兩個廠家:一個是蘋果,一個是華為。要提升高端市場佔有率,餘承東談到:“我們需要用戶體驗,希望跟各位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全場景的、更加領先的、更優越的智能生活體驗。”

全場景智慧化革命已經是華為消費者業務的整體戰略。

手機之外,華為如何打造全場景AI硬件

在硬件層面上,全場景生態戰略以手機為主入口,平板、PC、可穿戴、電視、音箱、車機等作為輔入口,照明、安防、影音、監控作為泛IoT硬件,構建全連接數字世界。在內容和服務層面,華為將提供快應用、快服務、華為智慧引擎來提供更自然的交互,讓人找服務更便捷,讓服務找人更精準。

手機之外,華為如何打造全場景AI硬件

“華為智選”品牌正式發佈

目前,華為全場景生態戰略主要涉及“家庭、汽車、辦公、運動健康”等幾大主要場景。在家庭場景中,華為推出了開放的智能家居協議HiLink。餘承東介紹到,“國內家電廠家,包括小米,他們都推的是自己的標準,但是華為推的是整個行業標準。未來全球的家電廠家所有的家電設備,都會支持華為的HiLink協議。”華為將基於HiLink提供一個App,可以接入全部的家電App,進行統一的智能管理。

消費者BG智能家庭疆域總經理閃罡重點介紹了華為在智能家居方面的佈局。

華為佈局智能家居的重點是路由器和HiLink,據介紹,2015年以後發佈的所有的華為和榮耀的路由器全面支持HiLink的技術架構體系。由此,華為希望能夠統一管理接入的所有的智能家居設備。

到目前,華為的智能家居整個生態連接進來了150多個品牌,已經上線400多個產品,能夠觸及到4億多的用戶人群。

閃罡談到,HiLink不是智能家居的解決方案,而是智能家居時代的新生態,且這個生態是開放給合作伙伴的。閃罡舉例說,享睡科技有限公司的睡眠產品做得很好,他們目前正在與一些高端酒店合作,但是隻有他們的睡眠產品提供的體驗並不完善,酒店還希望能統一管理房間溫度、光線、溼度等。享睡科技要自己做這些產品難以實現,但是接入HiLink,可以使得直接獲得這些合作伙伴,形成一個生態。

手機之外,華為如何打造全場景AI硬件

基於華為的HiLink生態,華為發佈“華為智選”品牌。閃罡介紹到,華為全參與到“華為智選”產品功能定義、ID設計、質量管控、用戶體驗以及全方面技術的加持。希望消費者能夠在一致體驗的情況下獲得眾多的品牌和產品的選擇,能獲得最專業的質量、售後、服務的支撐。合作方接入華為智選需要的時間是18天,今年年底華為將挑戰一個生態產品的接入時間是1天。

在會上,閃罡發佈了華為智選的首批產品——與上海三思合作的照明系列。緊接下來,華為還會與歐普照明合作做護眼檯燈和床頭燈。

雷鋒網瞭解到,上個月,華為在中國山西太原開了首家智能生活館,佔地面積600多平米。今年,華為計劃要開1000家智能家居的線下體驗店。

芯端雲開放平臺,賦能合作伙伴

所謂生態,有開放的,也有封閉的。餘承東強調華為要打造的全場景智慧生活生態是一個開放的生態。面向整個生態,華為HiAI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將提供芯、端、雲三個層面的技術開放,賦能全球的合作伙伴。

手機之外,華為如何打造全場景AI硬件

華為消費者BG雲服務總裁張平安詳細解釋了華為如何開放芯、端、雲能力。

手機之外,華為如何打造全場景AI硬件

在芯片側,華為將通過HiAI移動計算平臺、影音工具、遊戲助手等打造流暢的操作體驗;在終端側,華為通過智慧硬件、HiAI平臺、AR/VR等設備來構築全連接服務和全場景應用,提供一系列智能感知和交互能力;在雲側則通過華為移動服務(HMS)、AppGallery等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使用需求。

芯片是人工智能的基礎架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基本技術對算力有極高的要求,需要特殊的芯片支持。英偉達、谷歌、英特爾都在研發全新的計算芯片,蘋果也推出了專為AI打造的A11仿生芯片。2017年9月,華為發佈了世界首款手機AI芯片麒麟970,添加神經網絡處理單元NPU,與CPU相比,計算速度提升25倍,能耗效率提高50倍。華為Mate 10和Mate 10 Pro和榮耀V10都搭載了麒麟970芯片。

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數據,以及基於大量數據的計算能力,雲計算能幫助解決本地計算能力不足的問題。目前亞馬遜、微軟都公司也都將雲作為構建人工智能的基礎。17年3月華為成立雲BU,宣佈將大力進軍公有云,目前,華為雲服務全球註冊用戶超過4億,覆蓋了170多個國家。

手機之外,華為如何打造全場景AI硬件

在雲端側,華為目前最新的進展主要有快應用、快服務等。2018年3月,包括華為、小米、Vivo、OPPO在內的數十個手機廠商一起發佈了“快應用”標準。所謂的快應用,即用戶無需下載 App,應用服務都在雲端,用戶在手機上只需要創建一個雲服務的入口,就可以通過網絡連接雲端的 App 來使用,這樣就減少了下載安裝的過程,在手機系統裡實現“即用即走”,目前在華為應用市場上架的快應用已超過200款。

張平安介紹到,作為快應用標準的發起方,積極完善了快應用的開發、構建、調試、測試、發佈流程,最快3天即可完成開發上線。

手機之外,華為如何打造全場景AI硬件

雷鋒網曾報道,為了能夠讓手機更懂用戶需求,亞馬遜推出了skill,Google推出了action,蘋果推出了Shortcuts,將應用內的服務和功能開放給終端的人工智能助手或者是通知欄,讓用戶能更加容易獲得需要的服務。

鑑於此,華為推出了華為快服務智慧平臺(HUAWEI Ability Gallery),快服務提倡將應用內的服務原子化,直接暴露給終端,可以通過智能助手、手機通知欄在應用外使用應用中的服務。

華為的快服務強調了三個特色,首先是智慧分發,基於AI實現精準引流,提升業務的轉化率,其次是自然交互,支持語音、視覺等自然交互,打造口碑體驗。最後是多種形態,低門檻快速接入,支持多級形態(卡片、圖標、鏈接等)。

方舟、耀星扶持開發者

除了向開發者提供HiAI開放平臺外,雷鋒網注意到,華為還推出了各項計劃來激勵開發者與華為共同打造全場景智慧生活生態。

當前,圍繞芯端雲開放平臺資源,華為推出了針對全球泛IoT硬件開發者的“方舟計劃”,給合作伙伴提供便捷聯調、全場景定義的智能家居開放環境。華為還首次公佈了其全球DigiX創新工作室部署,將與合作伙伴攜手打造遊戲應用、教育應用、兒童應用、金融以及安全等領域的創新工作室。

手機之外,華為如何打造全場景AI硬件

同時,華為終端雲服務面向全球超過45萬的開發者,全面推行“耀星計劃” ,圍繞AI、AR/VR、IoT、服務直達等領域,提供人才培養、開發支持、創新支持、營銷資源輔助、雲基礎設施資源優惠等諸多舉措多維度激勵和扶持開發者,支持創新應用的落地。張平安告訴雷鋒網,耀星計劃的目的是加速各個行業通過智能終端提供數字化服務的進程。

據餘承東介紹,過去十年,華為在研發方面累計投入3940億人民幣。過去一年,華為的研發費用達到了897億人民幣,佔華為營收的14.9%,在全球大公司裡排名第六位。餘承東說,華為每年的研發費用保持超過20%以上的增長率,按照這樣的速度,今後三到五年內華為的研發費用可能會排到全球第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