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霞丨全知全能的中國畫大師

何海霞丨全知全能的中國畫大師

 何海霞(1908—1998),名瀛,字海霞,以字行。北京人,張大千入室弟子。在何海霞的作品中,小青綠、大青綠、金碧、潑彩、潑墨和水墨淺絳,高度嫻熟地融為一體,水乳交融,天衣無縫,而且相得益彰,形成強烈的對比與和諧的統一。這是何海霞用60餘年的時間,對傳統潛心研究,對自然和生活深入體察,通過千錘百煉的藝術實踐,最後達到前無古人的突破和貢獻。它提高了國畫藝術語言的涵泳濃度,開拓了語言體系的視野,增強了國畫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何海霞丨全知全能的中國畫大師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

 20世紀末到至今,學術界已逐漸掀起了一股“何海霞研究熱”,如各種有關他的論文、專著和“何海霞藝術研討會”等。據現有的資料來看,不管是藝術界還是學術界,都對其藝術成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與肯定。

 何海霞習畫很早,事韓功典師時,仿明季四家沈、文、唐、仇之畫法,16歲時就以畫名譽滿京城,二十幾歲便得到張大千的讚賞,併成為其入室弟子,飽覽大千珍藏之八大、石濤、石溪等人的名跡,年紀尚輕就有師古人之機遇。

何海霞丨全知全能的中國畫大師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

 新中國成立後,海霞長期在西安工作,和趙望雲、石魯等畫家一道深入生活,滿懷激情地用畫筆歌頌祖國壯麗江山和社會主義建設。思想的變化帶來了藝術的開拓,他突破了舊傳統的藩籬,進入山水畫創作的新天地。趙望雲的樸實和石魯的曠悍也揉進了他原來的瀟灑典雅的畫風之中,體現了時代精神,成為長安畫派的創立人之一。

 80年代以後的何海霞以“蒼蒼暮年、大有作為”的膽識,把自己的山水畫推向了更高層次,藝術創作進入了一個非常自由的境界,用筆用墨縱橫飛揚,既放得開又收得攏,落筆成形,“咫尺之內有萬里之遙”,呈現出一派氣勢宏闊的新格局。何海霞晚年的山水畫無論是時代氣息還是個人風格,無論是畫法還是意境,都表現出迥異於他以往的畫風。

何海霞丨全知全能的中國畫大師

德風堂考藏何海霞國畫作品欣賞

 王魯湘曾在《何海霞:新廟堂山水的代表性畫家》中提到,何海霞擅長於黃鐘大呂金碧輝煌的山水畫,是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廟堂山水畫家。周韶華先生在《金碧青綠第一人》中寫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壇上的第一人,非何海霞莫屬。”此外,他還認為“何海霞先生對於唐宋院體畫、元明清文人水墨畫,對於小青綠、大青綠、金碧、潑彩、潑墨和水墨淺絳畫法,眾體皆能,可謂是中國畫創作之全能軍。

何海霞丨全知全能的中國畫大師

  德風堂長期購銷于右任、石魯、黃胄、何海霞、劉自櫝等名家書畫作品。名人字畫定製(帶視頻或作者本人與作品的合影),幫您免費鑑定字畫。德風堂畫廊向藏家鄭重承諾:凡在德風堂畫廊購買的書畫作品,均附有德風堂畫廊出具的保真證書,以及部分當代藝術家創作作品時的照片及視頻影像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