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零丁洋》讓文天祥家喻戶曉,但他身上的故事遠不止這一點

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北五坡嶺被元軍俘獲,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範將其押赴厓山,要他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就寫了《過零丁洋》以明志。

《過零丁洋》讓文天祥家喻戶曉,但他身上的故事遠不止這一點

“辛苦遭逢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個人,詩寫成這樣,人絕對中正,要他叛國是不可能的。

後人通過這首詩,看到文天祥的剛直,也通過這首詩,一抒自己的愛國情懷。其實,這隻表現了他的詩才,作為一朝宰相,他身上的故事還有很多。

《過零丁洋》讓文天祥家喻戶曉,但他身上的故事遠不止這一點

首先是中狀元。二十歲考取進士,在集英殿答對論策時,一萬字的文章不打草稿,一氣呵成,把理宗皇帝都驚呆了,親自選拔他為第一名,你說這個人牛不牛?!

其次是八天不吃飯。文天祥被張弘範送往京師途中,有八天時間沒吃飯,但也並沒有被餓死。你說他是鋼鑄鐵打的也罷,你說他意志頑強也罷,總歸一般人根本做不到。

《過零丁洋》讓文天祥家喻戶曉,但他身上的故事遠不止這一點

再次是忽必烈佩服他。在燕京的三年裡,忽必烈為其忠貞不屈所感動,同宰相商議放了他,後因有人反對而作罷。後來,又問他有什麼願望?他說願賜一死就滿足。忽必烈還不忍心,揮手要他退去,最後也是在忐忑中處死了他。

《過零丁洋》讓文天祥家喻戶曉,但他身上的故事遠不止這一點

精忠報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但文天祥做到了,他的名留青史絕不是偶然的,他的錚錚鐵骨與他的詩歌一樣為後人樹立了永遠閃光的標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