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洋人,掌握中國海關近50年,想做中國海軍總司令,死後封一品官

1835年,在英國一個沒落的酒廠主家庭,一位名叫羅伯特·赫德的嬰兒出生了。1853年,赫德畢業於貝爾法斯特之王后學院。1854年春天,英國外交部調派赫德去英國駐寧波領事館擔任見習翻譯,赫德到達香港後,僅用了3個月就學會了中文和廣東話。次年2月,赫德升任二等助理。

1859年,赫德辭去廣州領事館的職務,參加中國海關工作,任廣州粵海關副稅務司。其實在赫德加入的時候,中國海關最紅的人物是英國人李泰國,他比赫德大2歲,但已經當了好幾年的江海關稅務司。

一洋人,掌握中國海關近50年,想做中國海軍總司令,死後封一品官

1861年3月,總理衙門正式任命李泰國為大清帝國海關總稅務司,並邀請他北上議事。傲慢的李泰國懼怕太平軍,不願與可能會覆滅的王朝保持緊密的聯繫,於是請假回國休養,臨行前,他指定赫德前往北京,代向恭親王奕訢述職。

與老一輩西方冒險家不同,年輕的赫德不願把自己侷限在洋人的小圈子裡,他全面接觸、融入中國,深諳中國人情世故,被譽為“中國通”。在北上的路途中,赫德寫下這樣一篇日記:“我必須時刻牢記,海關是中國衙門,而非外國機關。既然如此,每個工作人員都必須圍繞中國的利益開展工作,避免得罪中國,或引起中國人的反感”。

一洋人,掌握中國海關近50年,想做中國海軍總司令,死後封一品官

當赫德見到了奕訢的頭號親信、總理大臣文祥時,相比較李泰國的頤指氣使,赫德的謙恭而禮讓,並且漢語流利、學識淵博、業務熟練得到了文祥的大為讚賞。幾天後,赫德又征服了矜持的恭親王奕訢,奕訢對外人稱呼他為“我們的赫德”。

1861年6月30日,赫德被正式任命為代理總稅務司,7月9日,赫德在日記中記載,清朝政府給他漲了一倍的薪水,月俸800兩白銀。1863年5月,李泰國見局勢穩定,休假完畢返回上海,赫德結束了代理總稅務司的職務。

一洋人,掌握中國海關近50年,想做中國海軍總司令,死後封一品官

但在總理衙門大臣的心目中,赫德的分量已經超過了李泰國。總理衙門為了削弱李泰國的權力,想方設法抬舉赫德,任命他為江海關稅務司兼負責長江各口關務。誰知,李泰國這時自己又作死,借替清政府在英國購船募員之際,意圖控制大清海軍。清政府對此極為不滿,以“辦事刁詐,實難姑容” 為由將李泰國革職。

1863年11月,清政府正式命赫德接替擔任海關總稅務司。1864年,赫德加按察使銜,成為清朝的正三品大員。新上任的赫德開始了他的宏圖霸業,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一洋人,掌握中國海關近50年,想做中國海軍總司令,死後封一品官

赫德先是把所以大權集中到自己手裡,命各級地方政府不準插手海關事務;然後堅決實行按章徵稅、按律執法,改變了以往的隨意性;最後要求各口稅務司簡化海關辦事程序,順暢海關和商人的交流。

赫德還實行高薪養廉,為海關職員提供優厚的薪俸,最多的能拿到9000兩的年薪,是其他國家同等職位的兩倍。每兩三年晉升或加薪一次,年資等級越高,待遇越好。此外,赫德首創養老儲金制度,海關職員退休後可獲得一筆可觀的退休金。服務年限越長,養老儲金積累越大。

一洋人,掌握中國海關近50年,想做中國海軍總司令,死後封一品官

而且海關職員幹滿一定年限,還有一筆相當於年薪的酬勞金。此外,退休金、回籍旅費、帶薪年假一應俱全。甚至還有未婚人員撫卹金、因工緻殘撫卹金、喪葬費、醫藥費、來華探親家屬旅費。如此高的養廉成本再加上各種監督制度,使海關成了大清國唯最清廉的部門。

1861年,清朝海關稅收為496萬兩,在赫德的打理下,到1890年,海關稅收達到3000萬兩,,佔清廷財政收入的0%。關稅因此成了清廷最穩定、最可靠的財源,赫德也成了大清國的“財神爺”。在國庫空虛、開銷浩大的歲月裡,海關稅收成為清廷財政的主心骨。說赫德掌控晚清的經濟命脈,一點也不為過。

一洋人,掌握中國海關近50年,想做中國海軍總司令,死後封一品官

隨著赫德事情辦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好,他對中國內政的影響就越深。當野心勃勃的赫德手越伸越長、打起海軍的主意時,終於引起了一些中國人的高度警惕。1879年,他向總理衙門提交了一份詳細的海防章程,建議增設總海防司署,由他擔任總海防司(相當於海軍總司令),其弟赫政接任總稅務司。同時,他指示在倫敦的親信金登幹物色各類海軍人才。

赫德此舉立馬被清廷拒絕,赫德的海軍夢就此破滅。中法戰爭期間,他對於法國的侵略表示強烈憤慨,還寫信給金登幹, 批評法國人的行為是“ 一連串惡毒的、不必要的、不公正的、毒辣的屠殺”! 他希望“ 老天將給他們報應”,並義正嚴詞地說,“ 如果我是一箇中國人,我也是要打的” 。

一洋人,掌握中國海關近50年,想做中國海軍總司令,死後封一品官

因此,中法戰爭期間,赫德是一個主戰派,他曾對總理衙門的大臣們說:“如果你們有把握能一致決心戰鬥到底,我勸你們打,因為正義是在你們這邊,而法國勞師遠征是必會疲憊的。”後來,英國外交部任命赫德為大英帝國駐華公使,但赫德隨後就辭職了,繼續擔任清朝的海關總稅務司。

1908年,在中國生活了54年,掌握中國海關近50年的赫德在病重寫下這樣一句話:“你嬉戲已足,你吃飽喝足,該是你離去的時候了。”4月13日,辭職了的赫德決定回國休養。在北京前門車站,十幾個西方國家的駐華使節、清朝官員及各界人士上千人為他送行。

一洋人,掌握中國海關近50年,想做中國海軍總司令,死後封一品官

當時,赫德神情落寞,短大衣沒扣鈕釦,有些皺巴,步履疲憊蹣跚,他低著禿頂的頭,與送行的人們一一道別,灰色的目光中滿是失意。隨著列車駛離北京,送行的人們紛紛散去,總稅務司署的職員們回到衙門,看見赫德辦公桌上釘著一張便條,上寫:“1908年4月13日上午7時,羅伯特·赫德走了。”

1911年9月20日,赫德在英國病逝,享年76歲,清政府追封他為太子太保,官居一品。就在赫德死後20天,武昌起義爆發。次年,赫德為之效力近半個世紀的大清王朝滅亡了。(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