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学明诗歌巜一盏孤独的路灯》

《一盏孤独的路灯》

诗/龚学明 朗读/坐看浮云

今天是情人节

天多黑,楼下一盏亮着的路灯

它的光是白的,黑色在围逼

它一定很冷,四周没有一个人

现在,我的父亲很像这盏孤独的路灯

他忘记白天,与熟悉的过去一一分手

父亲的光只照着自己

并且在快速趋暗,夜晚在收拢他

我的母亲是他的另一盏路灯,她是

他唯一的情人:如今隔着一条河

作于2016年2月15日

选自龚学明最新诗集《白的鸟 紫的花》第56页)

龚学明诗歌巜一盏孤独的路灯》

朗诵:

坐看浮云:本名,赵红梅。中学教师,喜爱朗读与写作。偶有作品在电台播出、报刋发表。

龚学明诗歌巜一盏孤独的路灯》

7位文坛名家撰序写评隆重推荐

1,龚学明诗集《白的鸟紫的花》介绍

诗集《白的鸟 紫的花》,分上中下三辑,共辑入作者近几年所写的188首诗作。厚达352页。

上辑112首,围绕着其父亲病情的进展,抒写焦虑、担忧、无奈、离别的悲恸、忧伤和深切的怀念,以诗记录一段特别的生命,关注、体悟生命和生存。

中辑30首,全部是写给花儿们的。父亲走后,作者孤独和伤痛难忍,常到水边行走,常能看到各色的花。诗中写到,这些花善解人意,帮助作者走出绝望,重获生的信心。

下辑46首,写作者进入城市后的欢喜、伤感和无奈,写青春期的彷徨和年过半百后的忧患。这些诗大都以地点为诗题,如江宁、东山、汉口路、糖坊桥、雨花台、大中桥等,它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些地点都承载了作者生命的重量,或者说,消磨了其人生的时光。它们以碎片的形式,构建了一个生命的部分内容。

2,冯亦同写序言,吴投文撰长篇评论

原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冯亦同作序,标题:“真诚的力量”,“我相信,这份当代诗歌百花园中独特又可喜的新收获,也是一种真诚的力量,来自他始终不渝的对于美的追寻、对于善的坚守:一个纯粹的诗人的宿命。”

诗评家、教授、著名诗人吴投文评述称本书是对——“生命存在的诗性哲学表达”,“死亡是哲学和诗歌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诗歌走向深刻的起点,在龚学明的诗中,似乎可以发现存在主义的哲学背景和哲学影响。他写父亲从生病到去世的那些诗,就具有相当浓厚的哲学意味,在诗人的日常叙事中,既有父子情深的场景呈现,也包含着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即使他写花的那些诗歌,实际上写的还是人和生命,他所揭示的是生命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不过其中的人生感喟隐藏得更深而已。龚学明的诗在艺术形式上有自己的匠心,他似乎与当前的诗歌潮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有利于他进行独立的探索。”

龚学明诗歌巜一盏孤独的路灯》

3,叶延滨、范小青、赵丽宏、杨克、梁平联袂推荐

龚学明的诗集让我感动。诗人以善良真诚的态度,面对世界和亲人。

在这个什么都不缺少的时代,龚学明坚守了诗歌的本源,那就是以人性的光,照亮这个世界,以真诚与爱,点燃世道人心。

在物质空前泛滥而心灵日渐荒漠化的今天,可怕的冷酷之一,就是某些写诗者居然以展示黑暗、贪欲和残忍而谋取虚名。而龚学明像一个燃灯者,以自己的心点燃他人的心,让这个世界多一点善,多一点真,多一点美好与希望,如精卫填海。

这恰恰是从古至今诗人存在的价值。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原《诗刊》主编 叶延滨

龚学明的诗,立足于现实,从父亲、家庭、花朵,到城市生活的碎片,是基于多种生活感受而生发出的对生命和生存的审视。

他试图从生活和生命之痛中,进一步表现哲学和宗教意味,表现人的生存的危机感和扭曲感,寻求将现代诗歌艺术和现代思想加以贯通。在表现手法上,对传统与现代诗歌艺术都有所传承和弘扬,在诗歌的读得懂和陌生化之间“穿梭”,有自己的独特探索和追求。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江苏省作协主席 范小青

这是从诗人的灵魂里开出的奇美之花,一朵千瓣白莲。其中有儿子对父亲的思念,生命和亲情,凝聚在岁月的光影里。

诗人笔下的花和鸟,在沉静的文字优雅绽放,自由翔舞,生命的秘密,隐藏在五光十色的意象中,让人猜,让人寻,让人沉思。也有留在故乡的屐痕,每一步都传出悠远的回声。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上海市作协副主席 赵丽宏

冷静,似波澜不惊,如平缓的河面,底下的潜流透出彻骨的寒意;可溅起的水花,反射出七彩阳光的明亮与温暖,这就是龚学明的诗。

特别是在父亲病痛和去世时写下的112首,是新诗中的独有文本,哀恸与绝望挟裹炽热的人子之情喷涌。紫的花亦呈现了一以贯之的忧郁情愫。城市碎片,拼接了江南故都新邑的前世今生。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作协副主席 杨克

龚学明诗集《白的鸟 紫的花》,以透明,清晰的真性情与现代诗歌艺术的有效结合,构成了当下诗歌现场的一道优美的风景。白鸟、 紫花,忧伤、幽微而不失高洁。亲情、乡情、爱情随手拈来,与生死纠缠,既是小题材,又有大视野。

龚学明是一名成熟的诗人,在创作中不追风,不逢迎,不自恋,抒情尺度始终不温不火,拿捏得当。这对于一个优秀诗人恪守自己的写作向度,实属难得。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协副主席 梁平

4,著名诗人龚学明简介

龚学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扬子晚报《诗风》周刊主编。 上世纪80年代求学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至江苏新华日报社。长期致力于新闻和文学的写作。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资深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 大学时始文学创作,并陆续在《诗刊》《钟山》《星星》《诗选刊》《诗林》《诗歌报》《飞天》《雨花》《扬子江诗刊》《上海诗人》《上海文学》《秋水》(台湾)《延河》《海燕》《诗歌月刊》《大公报》(香港)等多家报刊发表诗作、散文诗、散文近千首(篇)。作品入选多种选集。有作品获奖和译介海外。出版有个人诗集《河水及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冰痕》(江苏文艺出版社,2017)和《白的鸟 紫的花》(南京出版社,2018),散文集《艺术创造人生》(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随笔集《上海有梦》(珠海出版社,2010),纪实文学集《收藏之路》(南京出版社,1991)。执行主编《2016江苏新诗年选》《2017江苏新诗年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