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向海的王春麗——希望實現保護與發展平衡

桃花源向海生態保護中心的28歲姑娘王春麗沒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夠得到馬雲和馬化騰這兩位著名企業家聯合親筆簽名的賀信。

日前,“二馬”以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聯席主席的身份,在信中祝賀她獲得白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三等功,並感謝她和團隊為向海生態保護做出的貢獻。

向海保護區,是第一次由政府把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部分委託給桃花源來管理;王春麗的獎,也是當地首次將此殊榮頒給民間機構成員。

桃花源向海的王春麗——希望實現保護與發展平衡

“我們一直很關注向海保護地的保護工作,因為這是第一次由政府把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部分委託給我們桃花源來管理,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信中寫道,“這份榮譽也代表了政府對我們在地做保護的民間機構的認可,對我們創造的民間公益型保護地模式的認可。”

作為一家關注自然保護地的非營利環境保護機構,桃花源基金會由馬雲和馬化騰擔任聯席主席,致力於用公益的心態、科學的方法、商業的手法保護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地域。

向海自然保護區312平方公里的核心區,有175平方公里由向海生態保護中心管護。王春麗所帶領的巡護隊現有8人,每天在這片區域巡邏。2017年,巡護隊配合主管部門一共查獲600多次違法違規事件。GPS系統顯示,這支只有8個人的巡護隊已經走完了4萬公里的路程。

桃花源向海的王春麗——希望實現保護與發展平衡

儘管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景觀類型,但在這片由沙丘、榆林、草原和湖泊組成的自然保護區裡,盜獵、放牧、捕魚、毒鳥屢見不鮮。十餘個村屯的近兩萬名居民零星分佈在保護區內。同時,保護區的面積巨大,而保護投入不足,向海的保護工作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

目前,中國共有2700多個自然保護區,大約佔國土面積的15%,而在這些保護區中,相當一部分保護區無論是資金、人員,還是管理,都存在欠缺。民間力量的加入,能夠填補目前國家自然保護區體系中存在的空缺。

桃花源基金會除了成立向海生態保護中心之外,還幫助當地發現並建立多元化的生態友好產業。“這兩年向海核心區生態移民工作成績突出,我們將與向海保護區管理局一同堅守住這來之不易的成果。”王春麗和她的巡護隊希望,向海能夠重新成為丹頂鶴等眾多候鳥穩定的繁殖地,同時實現保護與發展平衡。

桃花源向海的王春麗——希望實現保護與發展平衡

王春麗在向海溼地清理漁網

目前,桃花源基金會管理著包括老河溝自然保護區、八月林自然保護區、西草海公益保護地、向海公益保護地、九龍峰自然保護區(含洋湖保護地)在內的5個公益保護地,並希望在未來10年內打造10個精品保護地。

2017年11月,桃花源基金會聯合22家國際、國內環境保護組織,發起社會公益自然保護地聯盟,聚合公益機構力量,推動公益保護地發展,期待能夠幫助國家有效保護1%國土面積。

運營人員:李晨霄


分享到:


相關文章: